X

当“新加坡华裔”遇见“新加坡华人”

在移民与族群研究者看来,新加坡也许保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华人离散群体(diaspora)。虽然不同地域的华人在文化上有相通之处,但新加坡是一个尤为独特的环境:以华人为主体的移民社会通过族群混居政策,已经构建出新的国家认同。

跨族群的聚居是一把双刃剑。它促进了不同群体间的频繁交往,但也很可能因为接触频繁而产生更多隔膜。新加坡的情况甚至更复杂一些:九十年代以来,有数十万(纽约时报亦曾报道一百万)中国新移民来到新加坡定居,成为这个国家五百万人口结构中举足轻重的部分。

新加坡人是怎样看待这些新移民的?这些新移民又如何影响着新加坡原有的族群关系呢?

以传统中国社会关系的视角来看,南洋相逢自然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刻板印象里,占当地人口四分之三的离散华裔居民会积极欢迎新来的华人(而且老移民中相当一部分是重视传统家庭的潮汕、客家移民)。可近二十年来,随着华人新移民不断涌入新加坡,本地排外情绪亦随之高涨。有趣的是,同为华裔的马来西亚华人却免于类似的排外敌意,而被新加坡华人视为“弟兄”一般的群体。

南洋理工大学的刘宏教授在《族群与种族研究》上发表文章,通过访谈以及对新加坡社交媒体的分析,梳理出“新加坡华裔”对“新加坡华人”的三种主流叙述。这些叙述(discourses)策略性地把“新加坡人”与新移民区分开来,并且已经成为本地身份政治的一部分。

叙述之一:社会文化差异巨大。“虽然我们长得像,但社会文化背景不一样。”

叙述之二:稀缺资源争夺激烈。“中国移民来新加坡,掠夺本地机会和资源。”

叙述之三:新移民缺乏国家忠诚。“中国移民虽入籍新加坡,但依旧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前两种叙述在其他大陆移民涌入的区域(诸如香港与台湾)并不罕见。第三种叙述则常见于新加坡互联网。在2011年雅虎的网络问卷调查里,30,000样本中有41%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新移民到新加坡仅为短期利益,并最终会离开。与之相印证的是2009年张元元的例子:彼时张女士已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却仍积极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阅兵,并在采访中表达对“祖国”中国的忠心。这一消息在新加坡激起轩然大波。

移民的涌入也戏剧性地增强了新加坡本地的跨种族团结。移民潮揭露出的华裔族群内部的巨大差异,反使因国籍和地缘联系起来的不同族群走得更近,巩固了国家/地区认同。新加坡国立大学政策研究院在调查5000户家庭后指出,93.8%的非华裔新加坡人愿意受雇于新加坡华裔、和他们共事、或做他们的邻居。被问到受雇于新移民、与他们共事或成为邻居时,这一比例则显著下降。不过,这种差异并非完全因“中国”导致。非马来裔的新加坡人中,有92.7%愿意与新加坡本地出生的马来裔为邻,可面对“新马来移民”时,这一数据也骤跌了5.9%.

研究者指出,新加坡当局已然认识到与移民问题相伴相生的不满情绪,并且一面控制移民数量,一面采取积极行动帮助新移民融入当地社会。但宏观看来,全球化带来的矛盾,即国家、公民社会、个人三者在塑造身份认同时的冲突,并没有得到解决。从国家角度来看,低生育率、少劳动力、资源稀缺的地方需要调动移民来维持国际竞争力,并主动通过政策同化和吸收新移民。但在个人层面,再宏观的经济好处都敌不过家园逐渐陌生的日常生活体验啊。

本文来源于政见 CNPolitic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