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家中有一台黑胶唱片机,就是非常了不起值得炫富的事。自日本索尼公司出了walkman后,音乐卡带步入了极为风光的全盛期,但很快就被薄薄一片的闪亮CD无情取代。如今科技发达,音乐早已数码化,质量也丝毫不输给CD和黑胶唱片。
当唱片机老旧得唱不动歌,黑胶唱片、卡带甚至是CD早已不再是可以向同学和朋友们炫耀的“战利品”时,坐落于牛车水的富良唱片,这个半世纪来承载着无数青春记忆的老摊位,也不得不在本月底,被迫正式走入新加坡人的集体回忆里。
富良唱片结业的消息上周传出后,摊位过去几天迎来不少人潮。
他们当中有不少人都是富良唱片全盛期时经常去光顾的老顾客。他们这回是专门“登门造访”老摊主兼创办人黄银娣(79岁),看看她顺便道道别。
就连带团途径牛车水的导游也特地停下脚步,为旅行团的客人们介绍本地这个既珍贵又有特殊情感意义的老唱片摊位。
刀子嘴豆腐心的老摊主
54年前,新加坡的生活相对简单,即使想打工也没有太多行业可选择。
女老板黄银娣当时决定售卖唱片后,就一头栽入这个行业,勤勤恳恳地经营着小摊位,慢慢地从一间小店变成两个店面,超过半世纪的岁月与心血都奉献给富良唱片。
开店最关键的是必须能挣钱,女老板尽管嘴上如此说着也深谙其中的道理,过去三年来,店铺却不断在亏钱。但她依旧咬紧牙根,连嫁妆都赔进去了还是不肯停业。只因为“富良”是以她儿子的名字所取名,感情上就像她的另一名孩子那般,不能随便抛弃。
黄银娣日前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曾用广东话说:“我撑到面青口唇白,真的是没那么多钱继续撑下去了。”
经营“富良唱片”,女老板赚的可不只是物质上的回报,还收获了无数名“顾客粉”。
贴心服务,拉近距离
拥有大批的“顾客粉”,女老板肯定有她独特的魅力。
其实这份魅力源自于富有人情味的服务,其中一项就是可以让顾客“定制”自己想要的唱片,等到货源抵达时再过去取,省得白跑一趟。这看似平平无奇的服务,放在当年可是特别贴心且吸引顾客的卖点。
这项贴心服务也将新老顾客都“宠坏”了,时至今日还改不了向女老板订CD唱片的习惯。如今女老板选择结业,有顾客上门想要订唱片时,她会耐心叮嘱对方,自己不再提供订唱片的服务了。
此外,在以前CD唱片还盛行的时代,不少顾客都想抢在别人之前得到自己心仪偶像新鲜出炉的新唱片。当年,一些与老板特别熟络的老顾客都会很聪明地播打“直通电话”到店里打听消息,获得唱片到货的第一手资讯,再也不会扑一个空。
小小唱片摊,见证了无数顾客的成长岁月
老顾客赵先生和赵太太从十几岁起就光顾富良唱片并成为忠实顾客,转眼两人都已是五十多岁的中年人了。
赵太太透露,她一开始来到这个唱片店,是赵先生骑着摩托车带着她过去的,那时候两人还只是情侣关系,富良唱片是他们约会行程的亮点之一。
那时候的富良唱片是家喻户晓的唱片店,价格便宜特别受当时学生的青睐,人气高到必须两间店面结合在一起。虽然店铺面积更大了,但人流却远远比现在还要多出好几倍,就连买张唱片都必须“投身”人海当中,人挤人还要眼明手快才能买到心仪的卡带或CD唱片。
赵先生和太太以前看见女老板就是一口一个亲切的“安娣”。由于他俩都能说一口流利的广东话,能够与女老板毫无障碍的轻松交流,所以女老板也经常会与他们搭话。在夫妇俩的印象中,女老板是个非常健谈的人,并且亲切友善。
在以前唱片流行的年代,唱片摊位和店铺不胜枚举。赵太太也曾经逛过其他唱片摊位。她与红蚂蚁分享了富良唱片在众多唱片店之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一般的唱片店老板会因为顾客没买唱片而对他们臭着一张脸,但在富良唱片绝对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现在,夫妇俩会一个月抽空来光顾店铺一次,他们家中收藏了无数的唱片,店铺里有售卖的唱片基本上他们都有了。他们探访富良唱片最主要的目的不是搜罗新唱片,而是去与女老板叙叙旧、嘘寒问暖。不过他们每次都会买几张唱片以示支持。
时光荏苒,富良唱片对他俩而言,就像是一名“最熟悉的陌生人”,见证了他们人生的各种变化,从情侣变成夫妻,到如今育有儿女。夫妇俩对富良唱片有着无数美好的回忆,而它也最终将成为他们与许许多多其他光顾过富良的新加坡人的永恒回忆。
对于店铺的结业,赵先生与太太都深感惋惜,但只能笑笑无奈地说:“以后要买CD,就不能再找安娣了。”
这一次的光顾,或许将成为他们与富良唱片相见的“绝唱”。不过,属于他们那一代人的青春回忆,却始终会怀揣于心,长长久久地唱下去。
播放着《富良唱片》的黑胶唱片机,唱针在进行最后的狂欢,为逝去的青春高唱一支闭幕曲。
曲目终,人尽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