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掩耳盗铃的双语家庭比率增加

朋友圈中有一些所谓特选中学或语特毕业生,其中更有结为夫妇的,两公婆的母语虽然不同,但是在职场以外的社交场合,都还是习惯在用华语交谈。

当中的好几对在为人父母后,却没有延续这个习惯,而是把孩子当洋人一般对他们说英语。这大概也不是什么再值得大惊小怪或嗤之以鼻的事情了,毕竟谁不望子成龙呢?他们的孩子在进入教育系统后,也就顺理成章使用这个“母语”和老师同学互动,在跟我们这些叔叔阿姨长辈被迫讲华语时就结结巴巴,词不达意。

看到5月28日《联合早报》的新闻报道说,教育部对小一新生入学时进行的调查显示,同时使用英语和母语作为沟通语的家庭,从1997年的83%,提升至去年的90%。报道于是得出结论说:“过去20年来,使用双语的本地家庭有增加趋势。”

我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影像就是这些不跟孩子讲华语的朋友。他们必然也属于调查所以为的那90%双语家庭吧。

这个由第四代领导班子成员、教育部长王乙康透露的调查报告,延续了建国以来对于华文教育的态度。当年本地华教同左派学生运动、马来亚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千丝万缕的纠葛,使得华文教育成为了高度政治化的敏感课题,政府和社会从来都没有机会,好好地、理性地、专业地辩论它。尽管当事人陆续作古,课题的敏感性余威仍在。但是,再不走出这个阴影,结束毫无作为的现状,代价是会越来越高而且难以承受的。

2017年8月19日在新达城举行的母语学习论坛上,学前刊物《小小拇指》和香港设计及文化研究工作室合作举办了两场“个个都好有趣”亲子工作坊,跟小朋友介绍竹子的妙用与趣事,通过游戏互动的方式让孩童学习中华文化。(联合早报)

我这里无意自己去戴上“华文沙文主义”的高帽,只是想请问教育部,关于双语教育的种种政策假设,是否立足于严谨的科学研究?教育部对于当前的华文华语教育成果(考试拿A但是生活里无法表达自如)满意吗?那种误以为人脑犹如电脑,装了华文就没位子装英文的无知,是否还继续主导我们的政策讨论?学术界最新的关于幼儿语言学习的研究发现,有多少被拿来作为决策根据?

华语不如人 连英语也可能被赶超

“中国崛起”这个意象已经有点成为失去意义的口头禅了,大家平日念念有词,行动上却继续我行我素。我们的下一代恐怕将在这样的蹉跎中丧失日后跟中国同一辈人一较长短的能力。他们的华文华语能力自不必说,渐渐地连英文英语能力也有后来居上之势。而我们还在为新式英语是否是值得自傲的本土文化争辩不休,个别到中国市场碰钉子而开眼界后苦学华文的孤例,还是没能唤醒朝野的集体迷思。再不从双文化精英的幻想里苏醒,我们所剩无多的国际竞争力将温水煮青蛙般死去。

虽说“名不正则言不顺”,但辩论华语是不是母语不是我这里要讨论的重点(华语当然不是主要从闽粤琼地区南来的先辈的母语,只能说是独立后的今天的新加坡华人应有的共同语言),但一个只是在课堂上单独教导的语言,怎么可能会是一个活的语言?且别说走出教室就毫无用武之地,连教室内也没有太多机会使用。

教育部必须认真思考,除了华文一科,其他的人文科目,如中国文学或新华文学、历史、地理等人文科目,应该也用华文作为教学媒介语。唯有这样,才可能扩大学生的华文词汇、使用机会,进而提高他们的程度。

舍此不为,而去做什么双语家庭比率增加的调查,只能让有识之士看笑话。这件皇帝的新衣披太久了,还是裸身面对现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