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回忆母校——好莱坞的育英

引言:开学啰!你的学校有发生什么变化吗?从2019年起,14所小学将合并为七所、六所中学合并为三所。合并的七对小学和三对中学,原有校名约一半将走入历史。教育政策随时代和时局变化而改变,学校也因收生人数的减少而消失或转型。本地传统华校和华文教育尤其经历巨大转变。在巅峰时期,本地共有349所华校,但因独立后教育导向转到英文教育而逐渐没落,最后一所华校在1986年停办。在华校生看来,这些已消失或转型的华校是国家永远的资产,它们在过去100多年为新加坡培养众多杰出人才,创造了新加坡今天的繁荣昌盛。红蚂蚁在新的一年,找来本地传统华校的校友和老师,带大家一起穿越时间长廊,重拾当年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

已经离开母校40年,回忆都快积累成茧了!

如果你没有听说过老华校育英中学,至少应该听说过加东路上的好莱坞戏院,母校旧址就坐落在好莱坞戏院隔壁。

本地第一家冷气戏院好莱坞戏院1958年开幕,就开在育英中学隔壁。后来因为有了电视、录像带后,电影院开始式微,好莱坞戏院1968年后关门。(档案照)

呵呵……当年,我们爱秦汉和林青霞比爱念书多,爱上好莱坞戏院比爱上图书馆多;当年学业成绩不好,部分原因就是好莱坞戏院啦。旧母校其实就是现在的华社办事处。育英中学现在已经成为后港邻里学校,脱离旧母校那种老华校的形象太远了。

偶尔,路过加东母校,还特地到校园里转一圈,人事已非呵!

我的母校,她左边有座钟楼,钟楼上面那个钟,不晓得什么时候开始一直是指着三点钟。我愿意相信她是因为等待某个事件的发生,又或者纪念某个事件的发生,因为这样的念想会让回忆更别具意义,也能让我的母校在我的心中显得格外特别,像是小王子的玫瑰。

钟楼前面的篮球场,是每天升降旗礼全校集合的地方,最触目惊心的是周会时刻训育主任在台上用藤条体罚迟被记过的同学,如今学校应该没有体罚这事儿了吧?

老华校嘛,校服就像白色的军服,上衣应该有7颗铁钮,每一颗钮都要用个小铁环个别扣起来;每一次换洗校服的时候,都让人崩溃。

育英中学当年的校服。(南洋商报)

最近老同学聚餐时,还有男同学谈起永远无法忘记当年,自己也不晓得犯了什么错误,老师直接用手指往他胸前口袋的铁钮上大力按压,刚好触及敏感部位,疼得他至今仍耿耿于怀……大家都笑翻了说: 老师现在老了,走不动了,你快去报一钮之仇吧!

总会绕到后头看看一点也不大的食堂,记忆中从前下课以后总是不回家,食堂就是我们的集中地,体育室就在不远处,为了打篮球,我们一伙人绝对是废寝忘食,两肋插刀的。每天下课头顶着大太阳跑步,也不怕中暑。

比赛的期间,总有一群拉拉队,现在又称粉丝跟着在场鼓掌递水的,当年也栽培了不少国家队选手。唉,当初要是有个老师好言相劝,把这股动力转移到书本上,也许今时就不同往日啦。

那个时候,中学生流行谈恋爱,大伙每天混在一块儿讨论的不是作业,而是谁喜欢谁,谁又在追谁……周末总有男生请女生看电影,像我们几个经常和校花一块儿的女生总能捡到些许便宜。

好莱坞戏院第一部放映的电影是李丽华、严俊演的《天作之合》,结果一炮而红,生意非常好。(档案照)

多年以后的今天,一些男生回忆校园只记得:“育英校园里最多的是柱子和木麻黄树,我们以前很害羞,都躲在后面偷看你们女生……” 眼前的木麻黄依然风情不减,当年是哪位爱慕自己的男生会在那里偷窥?想时心里是甜蜜的,因为少年怀情总是诗呀!

其实,在70年代以后,很少人会自豪的说他是育英毕业的。这可是不什中听的实话,虽然在五六十年代,她也在学潮的运动中脱颖而出,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久违的礼堂,别来无恙。仿佛看见当年热爱弹吉他的自己站在台上唱着陈美龄的歌。哦,还有为好声音——阿福伴奏,唱“闪亮的日子”。真怀念我们那个刘文正风靡全亚洲的时代……

育英中学当年欢庆教师节。(作者提供)

在育英念书四年的日子,没什么苦读的记忆,只有许多玩乐日子。我常常庆幸自己没有辜负青春年华。你若问我哪里毕业,我可是会自豪的大声告诉你:就是好莱坞隔壁那间,常常有学生逃学去看电影的育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