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家己人”吵架了,华社怎么吸引后生仔?

昨天(22日)的《早报星期天》第十页刊登一张“潮人一家亲”大合照,格外引人瞩目。

报道说,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和义安公司的领导,连同到访的佘氏国内外宗亲访问团的大合照,是在登路97号潮州大厦中央入口处拍摄的。前不久,潮州八邑会馆和义安公司这两大潮人机构才闹矛盾,所以“家己人”真的是嫌隙尽释了吗?

两大潮人机构矛盾公开化

两大潮人机构关系不和谐的导火线,据说是义安公司以翻新与扩建潮州大厦为由,要求潮州八邑会馆在明年6月底前,搬离登路潮州大厦。潮州八邑会馆不同意,并希望义安公司给个说法,一旦搬离之后,什么时候搬回去。这是继2012年,义安公司推动成立“潮州总会”引发时任潮州八邑会馆会长吴南祥和时任义安公司总理张昌隆隔空喊话之后,两大潮人机构之间的矛盾再次公开化。

义安公司在1845年由当时新加坡侨领、出身澄海官宦世家的佘有进创办,最初是作为潮州人会社而成立。但从1845年到1930年的80年间,它的管理权一直由佘有进后人掌控。当时,以林义顺为首的一批潮州商人因为不满家族式管理公产的方式,而向作为信托人的佘家提出责问,联名要求当时义安公司总理佘应忠(佘有进的第三代)归产于公,交出公司资产管理权,改由德高望重的侨领共同管理。

由于双方谈不拢,林义顺、李伟南和杨缵文等人在1929年经殖民地政府批准豁免注册,正式成立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继续和佘家交涉。双方最终达成和解,结束由一个家族长期垄断帮权的局面。

多年来,义安公司和潮州八邑会馆的董事会基本是同一个班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义安公司就像个“管钱”的掌柜,这个慈善基金会的主要收入源于乌节路义安城的股息,潮州八邑会馆则是“出力”搞活动的总务。有了掌柜的财力支持,总务才可以专注于扶贫济困、宣扬潮州文化、开拓国际潮人关系网、推展教育等等文教活动。不过,2009年之后,两大机构的领导闹意见,“总务”再也得不到“掌柜”的财务资助,一套班子、两个招牌的运作模式宣告落幕。

海南人和客家人社群也爆发内讧

除了潮州社群,本地海南人和客家人社群也发生过内讧。海南会馆理事会和琼州天后宫董事会的选举经常生风波,甚至还传出因为选票造假而导致商业事务局介入调查。不同派别人马之间也发生过打人、罢免会长、闹上法庭等等事件。

2006年底,时任国家发展部长马宝山还特地邀请海南三杰即总检察长赵锡燊、经济学家林崇椰及退休常任秘书严崇涛出面协调,以解决争端。结果,争议双方同意化解纷争与歧见,并签署了和解协议。可是,风平浪静不到四年,风波又起。

客家人的茶阳(大埔)会馆在2012年12月举行董事会选举,前会长和第一副会长出现分歧,两派人马各领导队伍展开激烈选战。董事会选举结束后,风波继续延烧,最终牵扯出一场诽谤官司。据媒体当时报道,茶阳(大埔)基金会的董事不满第一副会长的支持者说基金会是让钱流入外人手,发律师信要求登报道歉。

在本地五大华族主要籍贯当中,海南、潮州和客家社团都闹过内讧,福建帮和广东帮暂无事。有一种说法是,福建帮一直有强势领导人,过去是黄祖耀,现在是蔡天宝,所以能够镇得住大局;广东帮则长期以来就少人挺身担重责,所以也就没有人要争些什么。

会馆逐渐式微 政府鼓励年轻化

100多年前华人南来新加坡,按照血缘、地缘或业缘成立社团组织互援互助,催生了本地许多宗乡会馆。据《联合早报》报道,目前本地注册的会馆有超过300所。这个数目不算少,但踏入21世纪,好些会馆已逐渐式微,它们早期为移民提供帮助的角色早已淡化,而且领导层逐渐老化,年轻一代又不愿加入,使得会馆后继无人。一些会馆为了代代延续,开放门户接受新移民成为会员。

为了推动我国华族文化的发扬与传承,政府一直鼓励华社宗乡会馆年轻化。今年5月,李显龙总理在广东会馆80周年庆典午宴上致词时,就敦促宗乡会馆在数码科技时代,借科技之力,透过社交媒体吸引更多年轻人,也更有效地推广会馆的活动。

年轻化,说容易,做很难。广东会馆会长何国才就坦言,会馆会员主要以商人为主,要吸引年轻人的确有挑战,须多办活动。

不同籍贯的会馆轮番内讧 年轻人还敢参加吗?

事实上,多办活动也未必有效。

睁大眼睛看看,现实情况是,不同籍贯的华社宗乡会馆三天两头就轮番闹内讧。海南人打完到客家人闹,接着是潮州人吵架,一群中年大叔甚至老伯就这么轮番吵吵闹闹,甚至动粗打人,能给年轻人留下好印象吗?

华社会馆本来就给人老态龙钟的印象,说到会馆,有人就会想到是老人家打麻将、唱歌的地方。这下可好了,不同籍贯的中年大叔接棒吵闹之后,人们说到会馆,肯定会联想到那是中老男人打擂台的地方,斯斯文文的年轻人还敢参加吗?

虽然说,利用微信、WhatsApp、网站等新科技开拓沟通平台,以及通过多媒体保留文化遗产,能使会务以崭新面貌呈现在众人面前,有助于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会馆。但这些毕竟只是手段,重要的还是内容,还是会馆整体予人的印象最重要。

这里说的还不是如何创新,如何赋予传统文化新包装、新诠释,或者是什么开拓进取精神。在大谈这些老调之前,是不是更应该先提醒中年大叔和老伯们降降火气,把私人恩怨放一边,大公无私地为社群利益而保持团结?至少要给会馆打造一些积极正面的形象,否则一面搞新沟通平台或选美赛等等“反传统”活动,一面是老面孔继续吵翻天的“老传统”,这么一加分一减分,搞了老半天,整体效果还不是等于零?

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今年9月底在庆祝88周年庆的千人晚宴上,首次举行潮州美姐选美赛。得奖者左起季军鲍晨薇、冠军曾沛宁、亚军陈锦慧,以及友谊小姐沈彤。

刮刮痧排排毒 团结一致最重要

不管是领导人之间性格冲突,还是利益冲突,不管是争口气,还是争利益,最终都该放眼大局才能促成共赢。一些宗乡会馆有登高一呼、众山响应的强人领导传统,但如果长期“人治”大于“法治”,估计也难以长久维持和谐局面。

如果是章程规定太落伍或语义不明,留下太多诠释空间,以致“人治”大于“法治”,那感觉自己吃亏的那一方肯定要闹,更改章程势必又将改变现有利益格局,也就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动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这估计就是会馆易闹内讧的症结。

所以说,要吸引年轻人参加会馆,单靠表面的包装工作洗去“老气”还不够,还得要彻底刮刮痧、排排毒,让中老年人好好约束自己的言谈举止,大家团结一致将会馆里里外外,从包装到内涵都整新一番才行。这样能让传统与现代擦出不一样的火花,才能吸引年轻人加入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