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捐400新元抛砖引玉 这名印度外劳愿当传说中的小松鼠

来自印度的阿尼尔(右一)在客工宿舍当义工时,负责分配每日三餐,确保每名客工领取的数量和食物种类正确。(联合晚报)

作者 祥子

古代一位国王出动一支军队,采用大石头在一条河上建一座桥,有一天,有人惊奇地发现一只小松鼠也在河岸忙它的,出力搬运沙粒填河。

一只小松鼠也在河岸出力搬运沙粒填河。(互联网)

来自印度的一位外劳阿尼尔(Mundla Anil Kumar)想必从小听过这则传说,而终身不忘,因为他明白其中蕴含的做人道理: 一个人无论身份多么卑微,也可以尽一己之力做好事。

在疫情期间,他在自己居住的淡宾尼宿舍当义工,负责分发一日三餐,确保房间内外的卫生,还扮演“大使”角色,为外劳工友们传达防范病毒传染的信息。 他的工作获得400新元的酬劳,但他却把这笔额外收入捐献出来支持新加坡的抗疫工作。

阿尼尔(左)在淡滨尼宿舍内把匿名善心人士的捐款支票交给外籍劳工中心主席杨木光。(联合早报)

他静悄悄的捐献,被跨部门前线保障支援小组一名队长在面簿上加以表扬。

这则现代版松鼠搬沙粒的真人真事,感动了不少人,包括一位不愿公开身份的某“政要”(吃瓜群众不妨猜测是谁)以阿尼尔的名义捐出8000元给外籍劳工中心。

400新元在我们看来也许是“湿湿碎“,但对于一般每个月仅能汇两三百新元回老家的外劳来说,却是一件让人钦佩的大事。

阿尼尔在新加坡已经工作12年,在这里贡献了他人生中最有生产力的岁月。我们不知道他家乡的情况,一个长期离乡背井用劳力维持自己和家庭生计的人,让我们看到他平常人身上具有的非常人的生活毅力。

(Alex Chua面簿)

过去几个月来,我国政府努力抢救客工宿舍的疫情,给他们作出临时的安排,单是每天供应几十万名客工的三餐便是一项大工程。他们也明白,即使在他们的国家也得不到这样的照顾,一个多月前,便有孟加拉客工在面簿上公开留言感激我国政府。

尽管如此,还是不断有人批评客工宿舍疫情的暴发是政府抗疫工作的败笔,客工宿舍生活环境欠佳,政府难辞其咎。这些都为疫情之后的检讨埋下了伏笔,这是后话。

4月间,政府向雇主发放第一部分的工资补贴,总值超过70亿元,却有32家企业雇主主动退还,总值达3500万元,另外29家则表示不再接受工作补贴。退还补贴的有跨国企业、金融机构和本地企业。

跨国企业中包括一家德国药剂公司,它将50万元补贴转赠给员工投选出来的五个慈善团体。另一家是英资银行,它说协助当地社群和利益相关者是它的“全球政策”。这些企业机构立下好榜样,值得点赞。

疫情期间,社会上也有不少好人好事。如有生意人每天在牛车水佛牙寺前为贫穷老人发放饭盒,每天200份。

有人自掏腰包,购买大批口罩供疫情严重的客工群体应急。本地老牌制衣店CYC捐献布料以制作50万个口罩,从而带动了几个慈善组织动员义工参与缝制口罩行动。

疫情期间,无人入住的滨海湾金沙在窗口亮起“SG Love,新加坡有爱”的标志,鼓励国人团结抗疫。(法新社)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一些负面现象,如在政府经济援助配套下,让一些房地产业主获得房地产税回扣,希望他们能把这些利益分享下去,让租户也能解燃眉之急,但不少租户投诉他们无法分到一杯羹。

政府于是诉诸立法,规定业主不能把税务回扣全放到自己的口袋里,而必须让租户分享。这类把好处自己独吞的业主应该是相当普遍,才会惊动政府临时立法。

行善的精神在于“莫因善小而不为”,印度外劳“人穷志高”的小小善举发挥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某政要的8000元捐献也可以连环激发更热烈的捐献之风。

此时此刻,也正是富豪们出手,为社会大众尽一点“绵力”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