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相隔万里,新加坡老人流淌冰城血液,他在异国获重生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身边人在突发状况时能搭把手,真的是一件幸运的事。有一位外国老人,真可以说不远万里来到冰城哈尔滨,本来旅游是件开开心心的事,但没想到一场意外降临了。

“寒冷的哈尔滨,与炎热的新加坡相遇,擦出了人世间最温暖的情谊!事发至今已经约9个月,我家翁71高龄,目前在家休养,他终于能在辅助下站立。”最近,一封来自新加坡的感谢信,越过山水之隔传递到了哈尔滨。

新加坡人 林有荣

趁这个机会向哈尔滨医院的那些医生、护士和那些主任们致敬。

林有荣一家是新加坡人,去年8月,林有荣71岁的父亲林亚财从国外飞到哈尔滨旅游,不想在旅途中突发疾病。

林亚财的儿媳

好像有休克,那时候我们都不在哈尔滨。

事发后,身边人赶紧把林亚财送往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医生判断,患者的情况非常不妙。

哈工大附属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急诊科

重症监护室主治医师 曹笑

经历了四次还是五次的气管插管,我已经记不太清了,最后在我们医院一共治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他病情变化非常复杂,我们当时开玩笑地说,这个老人治疗下来,可以足够写一本书了。

当时,只有林亚财的妻子陪在他身边,语言不通、环境不熟,这给治疗工作都带来了困难。感染性休克、消化道大出血、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哪一项病症都能要人命。

林亚财的儿媳

他消化道出血,那时候几乎每天都要输血。

哈工大附属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急诊科

重症监护室主治医师 曹笑

输了一万多毫升的血液,一个人正常大概这个体重的人,体内的循环血量也就是在五千到六千毫升,相当于把他身上的血液换了两遍到三遍了,开玩笑地讲,你已经算是一个中国人了。

去年9月,医院联系了国际医护救援团队,林亚财被转运回了新加坡。又经过了漫长的治疗,直到目前林亚财的状况才逐渐平稳。

林亚财的儿媳

其实根本不认识我们,他们却第一时间地伸出了他们的援手。

哈尔滨与新加坡相隔万里,但距离并没阻隔温暖与关爱。林亚财获得重生,他身体中流淌的冰城血液。

新加坡人 林有荣

就是想对他们感谢,他们都在最紧要的时间,把爸爸的命保住了。

哈工大附属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急诊科

重症监护室主治医师 曹笑

重症病人来讲,可能要输上万毫升的血,甚至两万毫升、三万毫升的血,很多重病的情况下,血源是非常紧张,很多人献才能救治一个病人。

当无偿献血成为一种习惯

医生把血液比喻成机枪里的子弹,当医生像战士一样冲锋陷阵抢救患者时,只有弹药充足,才能打一个漂亮仗。如果血液是子弹,那么无偿献血者就是最美的后勤补给员,他们不计报酬、无私无悔,用自己的热血去支援一线的医护工作。

看,这个人是不是有点儿眼熟?这就是上个月夜航记者采访过的无偿献血者孙罡。17日,他又来献血了。

哈尔滨无偿献血者 孙罡

我最熟悉的就是这么几个地方,家里、上班(单位)、献血中心,献血是我的生活习惯了。

黑龙江省血液中心数据库显示,孙罡累计献血115次,折合献血量171400毫升。人体血液量大约有5000毫升,孙罡献出的血液相当于34个人加在一起的血液总和。换算下来,献血总重量超过了两名成年男子的体重。(折合180千克)

哈尔滨无偿献血者 孙罡

这是我最早的一张献血证,2011年献的400毫升,献全血半年能献一次,后来我发现献血小板可以献得更多,半个月献一次。

在哈尔滨无偿献血者队伍中,孙罡的献血总量只能说是中上等,还排不上前几名。

哈尔滨无偿献血者 张魁文

从1997年第一次献血,献了200多次,近20万毫升吧,将近40人的(血液总量)。

这满桌子的无偿献血证明、献血获奖证书只是20多年来张魁文获得的一部分,还有很多他都没能带来。定期献血也成了张魁文的生活习惯。

哈尔滨无偿献血者 张魁文

走到哪儿,献到哪儿,北京、杭州、南昌、深圳、合肥,赶到哪儿就献到哪儿,到那儿第一个任务就是可以说是一个习惯,就是找血站。

既不损害健康又能帮助他人,这是很多无偿献血者坚持常年献血的信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血液中心机采科

护士长 王莉莉

血液都是可以再生的,正常的话全血捐献是3个月才能完全恢复,血小板(捐献)恢复期是7到10天,所以说对于身体来说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多年来,风雨无阻定期前来献血的人不在少数,他们虽然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岗位,但只要问到为什么始终坚持,他们的回答都如出一辙。

哈尔滨无偿献血者 牟喜凤

就是想用自己微薄力量去拯救别人。

哈尔滨无偿献血者 孙罡

为社会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情。

哈尔滨无偿献血者 张魁文

尤其是接触那些白血病小孩的时候,到医院看到那些孩子很无助的时候,就想做点儿什么。

夜航向暖,血脉相连。夜航献血公益行活动已走过一个多月,一滴滴血液的汇聚,温暖了你我、温暖了城市,让彼此血脉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