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阻断措施实施期限延长
从4月8日至5月4日
新加坡中小学、初级学院、高等学府和特别学校都将关闭,
进行全面居家学习 。
但是!
李显龙总理今天宣布将把阻断措施实行期延长四个星期,
直到6月1日。
“我们将实行这些更严格的阻断措施,
直到5月 4日,但从目前的疫情来看,
我们不可能在现阶段完全解除所有阻断措施,
让一切恢复正常因此,
我们将把阻断措施实行期延长四个星期,
直到6月1日。”
疫情期间更多孩童青年寻求心理辅导
新加坡所有学前教育中心
和学生托管中心也将暂停提供基本服务,
私立学府则需推行居家学习或暂时停课。
阻断措施打乱了新加坡民众平日的生活习惯,
包括孩童和青少年。
在停课期间,部分学生会因为不用上学而感到沉闷,
或因压力骤减而感到放松,或受家长影响,出现烦躁、焦虑、惊恐的情绪。
受负面情绪影响,孩子或会有失眠等焦虑反应。
新加坡儿童会发现,更多孩童和青少年通过辅导热线和网络交谈服务,向辅导员求助,倾诉心声。儿童会的热线和网络交谈数量,比之前多出了多达三成。
新加坡专门为7到12岁孩童而设的全国儿童热线《叮铃朋友》,自阻断措施以来,接到了更多来电和网络交谈,比1月至3月份多出了20-30%。《叮铃朋友》也通过网站刊登资料,以轻松易读的方式,让孩童了解冠状病毒。
新加坡儿童会表示,许多孩童在这段期间向辅导员倾诉对学习和家庭上的焦虑和不安。
新加坡儿童会学生服务中心总监翁慧萍表示:“在这期间,我们也接听到一些孩子的来电,诉说了家庭成员因为病毒而失去了工作,谈了谈他们对家庭的经济状况和担忧。有些孩子也因无法适应在家中学习而感到非常不高兴 。”
新加坡飞跃社区服务以往每月平均进行40个青少年网络辅导交谈,但在上个月就有多达85个。心理学家指出,为维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让他们保持跟外界的接触是非常重要的。
新加坡心理学协会博士说:
“
其实青少年们呢,他们都是非常有创意的,有些他们已经开始就是,一面开始跟朋友用视频电话,一面跟同学做功课啊,一面跟他们聊天。我倒认为这样是一个非常好的一种机会,就是让他们继续保持联络。
“
孩子长期居家对心理健康会产生不良影响
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3月3日在线发表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江帆教授
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张军教授团队的文章
《降低疫情期间居家学习对儿童健康的影响》也指出,
由于疫情无法上学而长期居家,
可能会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文章称,假期延长对疫情的担心,沮丧无聊,信息不完全,缺乏与同学、朋友和老师的面对面接触,缺少个人空间,以及家庭经济损失等一系列应激情况,都会对儿童青少年产生显著和持续的影响。
居家限制引起的生活方式变化和心理压力相互作用,可能会加剧对儿童身心健康的损害,形成恶性循环。另外,已有研究发现,因为疫情被隔离的儿童创伤后应激得分是未隔离儿童的4倍。
缓解孩子心理压力的方法
专家建议,首先可以通过facebook、微信等社交媒体帮助孩子和同伴建立联系,通过网络让孩子们定期在线上聚会,让孩子在居家的日子里依然能享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其次,家长们也要反思自己对孩子学习、生活的安排和规划是否合理,要给孩子更多主动选择的机会。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自我管理的能力,也能够提高孩子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家长们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个特殊的假期,学习与孩子沟通,调整好亲子关系,让家庭关系变得亲密,让亲子沟通变得顺畅。健康的亲子关系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江帆教授团队文章认为,家长是儿童居家限制时最亲近也是最好的支持者,儿童可以从家长那里获得最好的帮助。家长保持与儿童密切、开放的沟通交流,是识别儿童身心健康问题并为长时间居家限制的孩子提供心理安抚支持的关键。家长自身也应该为儿童树立健康居家生活好榜样。家长良好的养育方式在居家限制期间变得尤为重要。
除了督促孩子的表现和行为,父母还需要尊重孩子的认同感和需求,帮助孩子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疫情期间,儿童会接受大量疫情相关信息,家长应该以正确的方式与儿童直接交流疫情,有助于儿童青少年缓解焦虑,避免恐慌。
另一方面,居家限制可能反而成为加强亲子交流的良好机会,可以通过让儿童积极参与家务劳动,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父母良好的养育方式可以加强家庭纽带,使儿童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在这里,
新加坡亲子网亲子专家小组一名博士
提供关于亲子学习互动的建议,
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读者
鼓励孩子运用学校所学的知识,自制成防疫海报;
把家务变成游戏,如一起整理书架上的书籍,以颜色来归类;
和孩子一同画孩子喜欢的卡通人物,或填色,借机与孩子聊天;
让孩子画指画(用手指作画)或玩黏土,通过感官体验发挥艺术才能、锻炼孩子创意思维;
家长可以身作则,关心较年长的邻居是否需要协助购买日常用品,让孩子学习到自己小小的善举,可影响他人的生活,借此机会向孩子传达重要价值观,如学习感恩;
对于年纪较大的孩子可让他们用电子产品,但是家长应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和所看的题材有所限制;
建议家长鼓励孩子观看内容充实的视频,然后与孩子一起进行讨论;
在家办公的家长,或许可鼓励孩子帮自己搜集资料或做一些课题研究。
除了孩童之外,
老人的心理健康也时时刻刻需要公众的关注。
老年人,尤其是处于隔离中及患有认知能力衰退、痴呆的老年人,可能会在疫情隔离期间变得更加焦虑、愤怒、 有压力、不安、丧失信心或多疑。
家人可以通过非正式沟通网络和心理健康专业人士提供情感支持。分享有关当前形势的简单事实,以患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均可理解的语言告知有关如何降低感染风险的清晰信息。必要时重复该信息。
老年人由于其信息渠道有限、身体免疫 系统更加脆弱以及较高的老年人新冠肺炎死亡率,而在新冠肺炎面前显得尤其脆弱。对于患轻度认知障碍或早期痴呆的人员,家人应以其能理解的方式告知当前的形势并提供相应支持,缓解他们的担忧和压力。对于患中期和晚期痴呆的人员,家人应在隔离期间满足其医疗和日常生活需求。
结合老人的性格和身体条件,帮助他们培养个人兴趣爱好,丰富精神生活,转移对疫情的注意力。例如,看书、练书法、绘画、养花、听音乐等,帮助他们充实生活,提高内心幸福感。这些爱好也可以让习惯了每天散步或跳广场舞的老人,暂时有个精神寄托。
老人的饮食和睡眠对于保持身心健康十分重要。在疫情期间,要督促老人按照平时的饮食习惯规律进食,并保持规律作息,慢病老人还要规律服药。稳定的生活状态可以保持头脑的清醒和精力的旺盛,有利于消减疫情对老年人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