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想说却说不出口,不得不说的新加坡华族文化

组织策划了几次国大建筑系学生的闽南侨乡考察,得到南安会馆与前辈们的支持,在凤山寺办了展览,帮林路家族出了本纪念册。长辈觉得在肯特岗隐匿多年的我,如同从石缝里蹦跶出来的,或许是可造之材,让我为会馆做点事,出点主意,看看如何吸引年轻人走近华族文化。

学生以“集美与南洋”为主题制作的海报,也是我最感动的作品之一,南洋与闽南曾经如此亲近

学生在集美陈六使纪念馆的留言,很意外,很感动。

不曾想过一门课、一场闽南侨乡行,能让狮城90后有如此感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作为依然迷茫的中年阿姨,不得不回想来时路,究竟自己对华族文化有多少认知,为什么狮城年轻人对华族文化会有距离感?众责当然是华语地位缺失所造成的文化传承问题,没有语言作为载体,何以谈文化?有理。

2017年2月,第一次带着国大学生到闽南侨乡考察,在当地友人的支持下,与厦门大学师生一起登上鼓浪屿林文庆博士宅邸,在平台上与新加坡驻厦门领事合影。

2017年3月12日,在《联合早报》刊发闽南侨乡行系列之一:从南洋到闽南,走在侨乡的路上。

2017年9月3日,在《联合早报》刊登闽南侨乡行系列之二。

然而,得益于这些年来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政策,不少华族学生华语说的还不错,甚至还能读写。他们直白地告诉我:“老师,我们是会华语,可是没文化!”为什么我们的双语精英自觉“没文化”?矛头纷纷指向教育的功利性。当然有理。

第二次带国大建筑系学生到闽南考察,2017年9月24日在南靖塔下村怀远堂前合影。

为了带学生去闽南考察,问他们:“去过福建吗?”除了个别福建新移民子女,其余皆摇头。“去过中国吗?”“去过北京上海。”再问:“去过日本吗?”欢声笑语一片,答案是“去过”、“准备(再)去!”为什么福建距离狮城年轻人这么遥远?为什么不会日语的他们,对日本却是心之向往?

尝试将教学成果以公开展览的方式呈现,只要有心指导,学生创意无限。

2017年10月30日至11月5日,在国大中央图书馆举办小规模展览,有了走出校园的能力。

年轻人是坦率的。我们原本是要扮演华族文化传承的角色,却忙着考问历史,追溯传统,忘却他们已是飞奔向前的千禧世代,华族文化对于他们来说,成了阿公阿嫲的文化,虽然不能说是化石,至少也是上世纪的古董,如何能吸引他们回归族群文化,并为之感到骄傲?

2018年初得到南安会馆的支持,《联合早报》做出专题采访,这是迈出校园的重要一步。

2018年5月5日,新加坡南安会馆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签署三年合作协议,资助学生考察闽南侨乡,《联合早报》做了报道。

生平第一次参加会馆组会,任务是策划文化活动,会后请求会馆赠阅近年来出版物,翻了几公斤重的书,提出方案一二三。“福建,你和我(Hokkien, You and Me)”是方案二,希望以贴近生活的景观与物产为契合点,比照新加坡与福建的对应风物,呈现福建文化的与时俱进。

凤山寺展览的标题是“闽南侨乡行:吾乡吾厝”,团队制作的海报,以中英文双语推介华族文化活动。

第一次组织公开展览花费很多心血,收获良多,进一步检讨学制所带来的限制,提升下一场闽南侨乡考察。

担心观点表达不清,认真写下打印出来,准备给大家看看,可是开会的时候有点怂,讲完之后也没好意思拿出来。因为大家对方案一更感兴趣,那个更本土化,我欣然接受,因为那更接近于我的专业。

2018年5月5日在凤山寺举办了第一次校外课程展览,嘉宾云集,新加坡文化、社区及青年部兼通讯及新闻部高级政务部长沈颖女士出席了开幕式。

在论及新加坡华族文化时,绕不过本土化的议题,与祖籍地的关联是要斟酌再三。虽然游走于南洋与闽南之间,自己对两地的福建文化还在学习中。但我知道,先辈南来之后,因为特定的区域文化与生活习俗,发展出具有福建特征的景观与物产,逐渐在地化,衍生出具有南洋特征的福建文化,也逐渐将南洋化的福建文化带回祖籍地,造就独特的侨乡文化。

ON-LABO出版的第一本书,初步记述南安林路大厝所展示的南洋文化影响。

福建,你和我,绕不开共同的源头,在漫长岁月与不同生存环境中演化出各自的文化特征,也在彼此的交流中学习成长。在同源的场景中进行比较,借助广域内文化发展的活力,或许能让年轻人感受到文化的生命力,建立起文化自信心,当他们愿意去听、去看、去思考,华族文化的新陈代谢或许就顺畅多了。

惠安崇武海边“问海”所见,南洋的我们如何感受闽南侨乡的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