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新加坡实时疫情今日疫情快报截至今天(9月22日)中午12点新增1457起新冠病例累计病例数达到81356例
关于更多新加坡疫情详情
戳下方小程序查看👇
新加坡昨天的新增病例比前一天多了200例!
疫情进入“突飞猛击”的阶段,曲线持续攀升暂时还看不到峰值在哪,让人瑟瑟发抖。
病毒威胁着医院,从9月24日起四周,新加坡所有医院将原则上禁止探病。
面对病床紧张、卫生部人手疑似不足等问题,王乙康部长和李显龙总理都相继表态~
王乙康吐露心里话:低估了德尔塔,封城是最后一招
对于很多人来说,新加坡进入了一个黑暗的时刻。
昨天住院患者继续激增至1109人,其中147人需要吸氧、17人在ICU。
ICU的人少了一个,因为一天之内通报有三位老人因新冠并发症死亡,令人悲伤。
在这样的情况下,处于风口浪尖的卫生部长王乙康接受了本地华文媒体《早报》专访,
直面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敞开心扉聊一聊,发表了几个重要观点👇
1)封城是最后的解决方法(Last resort)
王乙康说要不要再收紧,看这些方面
1,ICU承受得了吗?2,病床足够吗?
“如果这两者不紧张,我们依然可以继续小心翼翼经过这个风波。”
要是医疗系统不能承受了,他表示一定会坦白地跟人民说,封城将是最后一招(last resort)。
2)说冠病会成为地方性流行病,言之过早
这次王乙康也同意梁玉心教授说的,冠病会不会成为地方性流行病,现在还不好说。
“但是共存的意思不是说我们要怕它(病毒),因为害怕而封锁起来,等于被它打败了;
但是共存也不是完全开放,完全放肆也是不对的。”
王乙康称新加坡走的是中间路,尝试获得一种新的平衡。
3)确实低估了德尔塔的威力
记者抛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以前您说日增200例不足为奇,现在病例已经远超200您怎么看?我们是不是低估了德尔塔、高估了疫苗的效果?”
王乙康回答说现在新加坡政策还是相对保守,很多防疫条例在执行。
本来现在是一个“准备期”,想着等病例恢复到每日100多例的时候,慢慢开放,但是德尔塔没等你准备好,就来攻击了。
王乙康承认确实低估了德尔塔的威力。
除了以上,王乙康还回答了几个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包括自家情况👇
问:为啥巴士地铁挤这么多人?答:没有证据显示公共交通有病毒传播,戴好口罩搭车还是安全的。
问:为啥打追加剂(第三针)还要预约?很多老人不会用手机答:一开始是为了分散人群,降低聚集的危险,以后可能改为直接走进来打。
问:打完追加剂,老人就可以“放飞”了吗?答:生活还是要有一些改变,口罩要戴好、自我约束要有。
问:您怎么照顾家中老人?答:我父母已经去世了,现在在家也“唠叨”岳父岳母,劝他们打疫苗(已经打了),少出去打麻将。
最后,王乙康总结说,很多人不明白政府的一些措施,为什么这样做那样做。
但他希望大家理解,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只是“在忙于打仗没有什么时间好好地解释。”
李显龙走访卫生部“希望大家理解他们工作繁重”
今天李显龙总理晒出他走访卫生部的照片,身体力行表示对该部门工作的支持。
让我们一起看看卫生部的其中一个部门长什么样。
李显龙在Facebook里介绍和肯定了卫生部的辛苦工作,他这样写道:
昨天我访问了新加坡卫生部新冠病例管理工作组(CMTG)运营办公室。他们管理着新冠患者从发现到康复的整个过程。
这包括将病人分配到适当的护理设施,安排交通,并向他们介绍需要做的事情,特别是那些选择家庭康复的病人。
我们现在鼓励完全接种疫苗的病人尽可能在家里康复。
这对他们的影响较小,尤其是在他们的症状较轻的情况下。这也将减少对医院床位的需求,从而使重病患者能够得到他们需要的治疗。
我知道对于那些有家庭成员患有COVID-19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压力很大的时刻。你们中的一些人写信给我,表达了你们的挫折感,或者质疑为什么卫生部在你们或你们的亲人检测出阳性后需要这么长时间来联系。
CMTG的任务非常繁重,他们在快速变化的情况下全天候工作。
病例数量仍在增长,我们正在尽最大努力扩大我们的业务,并确保所有病人得到良好的照顾。
我想感谢CMTG的奉献精神和不懈努力。
如果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接种疫苗,正确佩戴口罩,我们就能减缓目前的浪潮,安全渡过而不会使我们的医院不堪重负或遭受不必要的伤亡。—— 李显龙
看来李显龙总理也密切关注着病例情况。
他也提到有网友向他反映卫生部对确诊患者安排不及时,但这都是因为工作过于繁重。
病例激增,卫生部人手紧张确诊6天得不到安排?
现在随着病例激增,确实有许多问题随之而来,或者说浮现出来。
在上述李显龙总理的贴文下面,还有不少抱怨和反映情况的网友:
热线很难接通、找不到对接的人等等
一家7口,其中一人确诊
我已经给卫生部打了很多次电话,但直到现在还没有得到适当的回复。
我家里有7个人,其中一个在上周五检测出阳性,我们中的5个人在周六早上收到了HRW(健康警告信息)。
在通过卫生部网站提交了家庭成员的详细资料后,其中3个人收到了QO,另外3个人直到今天才收到。
我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决定只给我的3个家庭成员发送3条QO短信,而不是向我们6个人发送。
第二次核酸检测迟迟没来
热线电话很难接通。我们不知道当我们因检测阳性被发隔离令(IO)的时候可以找谁获得建议。自从她被检测为阳性的第一天起,就没有进行过PCR(核酸检测),也没有人向她提供适当的建议。
我知道这种情况在不断增加,但不应该都作为紧急事件来处理吗?
电话接不通、邮件还没回复
在过去的几天里,我一直在给卫生部热线打电话,但总是无法接通。给他们留言让他们回电话也没有用。写信给他们也没有收到回复。
我可以理解他们的工作量,但先生,请从其他部委或机构调派更多的工作人员来帮助他们。他们根本无法处理目前的工作量。
除了这些网友投诉,还有人投稿媒体:
等六天没入院,同居女友被传染
一名前线的工作人员感染后,检测病毒载量高(不符合居家康复的条件),但竟然得不到及时入院安排。
他向媒体曝料,最后同居女友也遭殃。
女孩本来检测阴性没事,不得不跟他呆在一起6天后也确诊了。
居家康复是为了分散医院的压力,但是安排居家康复也需要大量人手进行安排。
随着病例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多需要居家康复的人,能感觉到卫生部的人手紧张。
一天之内报三例死亡专家建议强制打疫苗
比起轻症患者居家遭遇的不便,新加坡老年的人处境更加危险。
目前新加坡164个重症者(包括需要吸氧和ICU的)中,有135人是年过60岁的病患。
相等于大约82%的重症者都是老人。
如果回顾几个月的疫情,老年人的数据尤其令人震惊。
在新加坡5月1日至9月16日期间感染病毒的疫苗接种者中,只有0.09%的人进入重症监护室或死亡。
在80岁或以上的未接种疫苗的感染者中,却有15%的人进入重症监护室治疗或死亡。在该年龄组中,有1.79%的疫苗接种者需要重症监护或死亡。
昨天也一下子通报三例老人的死亡,使得新加坡累计死亡达到65例。
第63例死亡
62岁新加坡籍女子,没有接种疫苗。7月23日确诊,第二天被送往邱德拔医院,9月20日因新冠并发症而逝世,有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病史。
第64例死亡
74岁新加坡籍男子,未完成接种疫苗。今年8月31日因其他病症被送入陈笃生医院,入院时接受冠病检测时呈阴性,后来在9月9日进行另一轮检测时呈阳性反应。9月19日因新冠并发症逝世、有慢性肾病、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病史。
第65例死亡
83岁的新加籍男子,已接种疫苗。9月15日出现症状被送往黄廷方综合医院,同天确诊,9月20日因冠病并发症去世。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复发性吸入性肺炎、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病史
因为老人感染的情况,一些跟老人有关的设施和地点,或者出现确诊的地点都关闭了:
-
宏茂桥的太和观医院从明天(22日)起暂停访客探病一个月,直至下个月21日。
-
全岛乐龄活动中心和活跃乐龄中心从即日起至本月30日暂停所有小组活动。
-
马西岭巷第20和21座的巴刹和熟食中心因为出现确诊,今天下午起关闭三天。
另外,前几天还有很多类似的地点关闭通知,但是一些地点都没有出现在当局公布的感染群中。(现在仅公布大感染群)
例如,新闻中提到裕廊坊Fairprice Extra关闭清洁,却未提有人确诊,引发人们纷纷猜测……
今天下午,卫生部更是紧急通知:
从9月24日起,所有公共、社区和私人医院的病房将禁止探病长达四个星期,直到10月23日。
只有情况危急的病人、儿童病患、待产或产后妇女以及需要看护的病人可以通融。
这说明现在医院也受到到病毒的威胁……
而病例和死亡增加,让很多专家仍把希望寄托于疫苗。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的传染病专家Dale Fisher就建议全民强制接种:
“我很想看到在60岁以上的人中强制接种疫苗,他们是最有可能死亡的群体。”
新加坡国立大学传染病模型专家Alex Cook教授说:
“接种疫苗比我们现有的其他措施更具保护性,而且经济和社会损害较小。”
现在新加坡仍有约有87,000名老年人未接种疫苗,当局正在“想方设法”让他们接种。
包括为那些出行不便的老人上门接种、鼓励子女带老人去打疫苗等等。
上门给老人打疫苗
(图源:王乙康FB)
专家预计,如果最后9万名老年人接种疫苗,将拯救数百条生命。
///
由此看来,疫苗虽然现在已经不能解决病毒传播问题,但是还是对挽救生命,尤其是老人的生命有意义。
你觉得疫苗是关键问题所在吗?留言聊一聊吧
#关注我们#狮城椰子视频号
狮城椰子带你了解新加坡大小新鲜事大家赶紧先关注起来~
在新加坡感染新冠病毒要怎么办?进入公众号输入关键字【在家】查看👇
爆料|准证|玩乐|遛娃|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