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香港的三次经济转型:这次看粤港澳大桥

作者:陈籽健

来源:疯牛视角

十八年前,香港终于从席卷亚洲的经济危机中,恢复了往日生机,只是筋骨已伤,元气必然大不如前。那时的香港,无论是大力发展当地房地产,还是积极融入国内经济,出发点都很简单,那就是要恢复往日的繁荣。为此,香港人可谓费尽心思。

又过了些年……

2003年,机会终于降临香港,那就是举三地之力打造一座港珠澳大桥。这个长5664米,专利技术达400多项的大桥,从一出生便不止承载着国家使命,还寄托着香港人无限的希望……

轻工业崛起

第一次经济转型

1847年,英国租借香港初期,走私鸦片与贩卖奴隶是当时香港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但第一桶金到手,繁荣景象初现。

远洋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转口贸易的崛起,同时,随着《南京条约》的签订,香港正式成为英国在远东的一大据点,进一步确立了作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的地位。单是1931年,香港进出口贸易总额便达到了12.8亿港元。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军侵略并封锁住了香港及其港口,香港经济遭遇致命打击。所幸1945年日本战败,英国重新接过香港,开始新一轮经济建设。

恰逢当时,工业化国家开始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往东亚与东南亚国家进行大转移,彼时中国内地正高喊“肥猪赛大象”。于是大量的移民、资本与先进技术,开始往香港聚集。

香港的经济结构开始由以转口贸易为主,转变为以轻工业为主。

1954年,香港,弥敦道

上个世纪50年代起,香港开始承接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包括纺织、服装、电子和玩具等轻工业,同时,内地通过“三趟快车”与东深引水工程,解决了香港民众基本的生活需求。短时间内,香港经济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香港也从贸易自由港转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座工业化城市。1970年,香港制造业占GDP的比例高达30.9%

香港经济的第一次转型,使香港一跃成为上世纪7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之一。

然而,轻工业并不能够让一座城市持续繁荣,尤其是对于人口已经严重饱和的香港。繁荣意味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意味着人力成本的不断增加,日渐稀缺的廉价劳动力为香港轻工业判了死缓。

1953年,香港,旺角

金融大时代

第二次经济转型

上世纪80年代,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增加,香港制造业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经济发展的势头开始掉头向下。

此时,释放了内地大量廉价劳动力的改革开放,成功提振香港经济。在改革开放至香港回归的不到10年间,港商便在内地达成了14万家企业、800亿美元投资和500万雇员的成就,仅在珠三角地区,就建立了超过10万家企业与加工厂。“前店后厂”是这一时期最典型的生产销售模式。

1980年,香港制造业GDP占比为23%,位居第一;1990年,香港制造业GDP占比下滑至17%,位居第三。截至香港回归,80%以上的制造业被港商转移到了内地。2013年,香港制造业GDP占比为1%,没有名次。

短短二十年,香港便完成了制造业的转移。而金融业顺势成为香港的主要经济支柱,让香港稳坐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的位置。

1969年12月17日,由华商李福兆领头创建的远东交易所(远东会)正式开始营业。这家以华人为唯一对象的证券交易所,打破了外资垄断香港证券市场的格局,从三分天下进入四方会谈:金银会(金银证券交易所)、九龙会(九龙证券交易所)、香港会(香港证券交易所)和远东会。

同时,香港政府开始实施十年建屋计划与居住有其屋计划,房地产开始走进香港经济,40年后更是成为香港经济的命脉。

金融业与房地产业的纠缠,推动着香港经济从制造业向金融服务业转型。

1975年10月,英女王首次访港

七十年代,全球资本市场的一体化,使得兴起的金融管制自由化进入香港。1973年至1982年间,香港逐一解除外汇管制和黄金市场等,彻底实现资本的进出自由,成了名副其实的自由港,再加上当年还算扎实的工业贸易基础,香港终于登上国际舞台。

恰逢内地改革开放,香港成为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内地的桥梁,各大全球性企业与金融集团开始在香港设立总部。

香港在亚太地区的风头,一时无二。

1986年,香港证券市场的交易总额达到1231.28亿港元,四大交易所也正式合并,成为香港唯一的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联交所),并全部使用电脑进行股票交易,使香港证券市场的交易透明度大大提升、监管难度大大降低,进一步推动了香港金融体系的国际化。

1986年9月22日,香港联合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的正式成员,世界三大金融中心(纽约、伦敦、香港)也就此诞生。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已奠定,经济再次腾飞,第二次转型就此成功实现。

然而,香港虽然有旅游业、贸易物流、专业服务和金融服务这四大金刚为之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但依然会遇到经济发展的瓶颈。

1986年,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开业当天

房地产之劫

如今香港繁华依旧,却怎么也挡不住珠光宝气下,日渐浓郁的老人味。1998年与2008年的两次经济危机,更是引发了香港严重的经济衰退。

近五年间,香港实际GDP增速再未重现上世纪80年代巅峰时刻的情景。

2018年2月2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统计处网站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香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626.37亿港元,按照28日港元兑人民币中间价计算,折合人民币约21529.55亿元;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GDP为28000.4亿元,上海GDP为30133.86亿元,广州GDP为21503.15亿元,深圳GDP为22438.39亿元。

创造过东亚奇迹的香港,已从神坛跌落。房地产是香港经济快速下滑最大的幕后推手。

在香港第二次经济转型之中,随着金融业的蓬勃发展,房地产业成为香港经济来源中的一霸。

第三产业是香港经济的主要构成元素,而香港的第三产业主要由房地产、金融服务业、进出口贸易和旅游业构成,如天之四灵,支撑着香港GDP的半壁江山。其中,香港的经济和政府收入严重依赖于房地产行业。

单看2014年,香港GDP中21%来自与房地产行业相关的投资与消费,其中房地产相关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达45%;在香港政府的收入当中,近44%来源于房地产和土地交易。

然而,房地产业对于香港来说,早已不是金蛋,而是炸弹。房地产占香港GDP的比重连年下降,目前已不足5%,对GDP的拉动力不及以往,甚至不及平均水平,但住房花销却消耗了香港居民收入的30%以上。

香港不是没有试过,将房地产从经济的血管中抽离出来。1997年,时任香港特首的董建华发动“八万五建屋计划”,即每年由政府供应不少于8.5万个住宅单位,以期在10年之内,让全香港70%以上的家庭拥有自己的住房。然而该计划生不逢时,1998年,索罗斯带着猎枪在亚洲狩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得益于强大的政府在背后支持,香港经济并未崩溃,但伤害在所难免,房地产就是受伤最重的部位之一,许多中产阶级瞬间成为负资产阶级,“八万五计划”无疾而终。

2018年,刘德华为香港政府站台,全力支持“东大与人工岛方案”,该方案预计释放1700公顷的土地,修建26~40万个住宅单位,能够解决全香港70万至110万居民的居住需求,能够从根本上降低香港的房价,也能顺便解决许多社会问题。然而,香港大大小小的财团、房地产商、拥有自购住房的中产阶级,和其他居心叵测的既得利益者,却对刘德华口诛笔伐,以期香港的房价能继续繁荣高涨,坚决不能让社会底层凭空瓜分他们的利益。

动不动就10万/平方米和20万/平方米起步的香港房地产,像一台永动抽血机。纵使香港依然是国际金融中心又如何?这样的社会现状,谈何消费力与创造力?经济发展的活力又将从何而来?

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和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香港金融业规模的相对增速开始逐渐放缓,贸易中心的竞争力与地位,也正在不断被消解。此时的香港经济,亟需一个突破发展瓶颈的方法——科技创新。

科创新纪元

第三次经济转型

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分为生产要素导向、投资导向、创新导向和富裕导向共四个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为国家竞争优势的主要力量,能够带来经济的繁荣与昌盛。

波特模型,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总结各国发展历史得出,在许多经济体上也得到过验证。

香港正处于该模型的第二阶段(投资导向阶段),要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迈向第三阶段(创新导向阶段)。简单来说,就是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和新技术的应用,来推动各行各业向高增值和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也曾以美英两国的经济发展史为分析对象,证明只有科技创新,才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

曾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的董建华,当然明白其中道理,早在20年前就推动成立创新科技委员会、推行“数码二十一新纪元”资讯科技策略、兴建“数码港”和科技园、制定明确的法律架构、推出公共服务电子化计划、设立数码政府合署等,然而时运不济,走在世界最前沿的项目无不进展缓慢或被搁置。

直到近些年,世界的脚步开始跟上香港经济发展的步伐:

2012年,美国推出《美国先进制造页国家战略计划》,并于次年推出《制造业创新国家网络》;

2013年,德国正式提出工业4.0概念,并与中国共同提出即将开展工业生产的数字化合作;

2014年12月,“中国制造2025”这一概念被首次提出。

三个制造业大国对先进制造业的青睐,凸显了科技创新与高端制造对于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然而,由于香港早在第二次经济转型时期,将制造业全部转移到了内地与东南亚地区,丧失了发展工业4.0的基础。

但这并不代表香港的第三次经济转型就此止步。香港一直默默准备着,在科研项目上投入大量资金,也储备了大量科技创新型高端人才。

2009年开始,尤其是2012年梁振英上台后,科技创新发展重新得到大力推动,香港特区政府开始放弃自由放任、积极不干预的政策,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创新科技发展,并取得不少成效。

同时,香港中学科学教育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在经合组织三年一次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中,香港学生的数学能力一直位于世界前三。

香港公立高校多个学系研究水平也位居世界前列。在2016年QS大学排名中,香港有5所个别学系位列世界高校前100名以内,其中香港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数学系、化学系、电子工程学系高居全球高校前50名。

在2005年~2013年间,香港6所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先后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与内地合作成立16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

香港本地研发开支占GDP的比重也在不断增长,近些年的增长率远远高于新加坡和以色列。

然而,香港本地市场规模太小和缺乏相关产业支持却是个不争的事实。如何解决?答案很简单,伸手找内地!

第一,中国内地拥有14亿消费人口,市场规模的问题很容易解决;

第二,内地是除了美国之外,唯一拥有最完整产业链的地方。

但是在偌大的内地,能够提供相关产业支持,且离香港近的城市有哪些呢?港珠澳大桥给出了最明确的答案。

港珠澳大桥将香港、珠海与澳门三地紧密相连,其中珠海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试点示范城市,以高栏港经济区带领航空产业园和富山工业园,形成了“海陆空+智能制造”的特色全产业链,足以为香港提供充分的产业支持。

2018年,港珠澳大桥

香港在短短一百多年间,历经两次经济转型,就从一个边陲小镇成为了一座世界闻名的国际大都。如今香港再次面临经济发展的瓶颈,亟需第三次经济转型来突破,而政府斥资千亿造的港珠澳大桥又是否能帮助香港“渡劫”?

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香港的故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