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首家外资独资券商即将“报到”小摩将全资控股摩根大通证券

本报记者 周尚伃

外资机构布局中国资本市场又有新动向,首家外资独资券商即将诞生。

在“大摩”(摩根士丹利)持有国内合资券商90%股权后,“小摩”(摩根大通)宣布已完成备案,将全资控股旗下合资券商。

对此,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资机构加速入华,国内券商将面临更加激烈的业务竞争,尤其是在海外券商比较擅长的资产管理、投行业务等领域,这会倒逼国内中介机构进一步加强沟通学习,我国金融市场也将更加国际化和多元化。”

摩根大通

全资控股旗下合资券商

千呼万唤始出来。8月6日,摩根大通宣布,中国证监会已对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摩根大通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受让5家内资股东所持股权,成为摩根大通证券(中国)唯一股东的事项准予备案。至此,中国首家外资全资控股的券商将花落摩根大通证券(中国)。

天眼查App信息显示,摩根大通证券(中国)的5家内资股东合计持股49%,分别为外高桥集团持股20%、迈兰德基金持股14.3%、中卫股权投资持股4.9%、朗信投资持股4.9%、宾阖信息科技持股4.9%。

对于此次全资控股旗下合资券商,摩根大通亚太区主席及首席执行官郭利博表示:“能够在中国设立并运营一家全资证券公司,是我们在这一关键市场达成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我们相信,在中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客户需求不断多元化的背景下,此举将进一步强化摩根大通在中国的业务平台与实力。”

从小摩在国内证券业的布局时间线来看,2019年12月18日,摩根大通证券(中国)获得中国证监会颁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许可业务范围包括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2020年3月份,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正式开业。

摩根大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JamieDimon表示:“对摩根大通和我们的众多客户而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机会之一。我们的公司规模和全球实力意味着我们具备独特的优势,能够帮助中国公司实现全球增长并助力国际投资者进入中国日益成熟的资本市场。”

不过,《证券日报》记者获取的2021年上半年139家证券公司经营业绩排名显示,摩根大通证券(中国)实现营业收入2.03亿元,净利润亏损4306万元,两项数据在139家证券公司中分别排在第114位、第136位。

对此,粤开证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梦洁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整体来看,目前外资控股券商处于发展初期,尚未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当前,外资券商发展受限主要是由于资本规模、业务牌照、网点较少和缺乏业务协同等原因。”

目前摩根大通证券(中国)在国内仅有1家营业部,截至2020年12月31日,员工160人,其中投行部员工占比最高,达28.7%。

外资“鲶鱼”

加速在华布局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不断推进,目前,证券、基金、期货三大机构的外资股比限制全面放开,外资全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公司顺利落地。

以摩根大通的在华布局来看,不仅仅局限于独资证券公司。2020年6月18日,摩根大通宣布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将其在摩根大通期货中的持股比例由49%增至100%。至此,摩根大通期货正式成为中国境内首家外资独资的期货公司。

2020年4月3日,摩根资产管理宣布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旗下控股公司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初步达成一项商业共识,将拟收购取得合资企业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权至100%。若该事项进展顺利,则摩根大通将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证券、期货、基金公司三大金融机构独资控股的外资机构。

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外资机构准入大幅放宽的背景下,外资“鲶鱼”年内动作频频。

6月份,日资控股证券公司大和证券(中国)以及来自新加坡的合资券商星展证券,均获得中国证监会颁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瑞信方正证券于近日更名为“瑞信证券(中国)有限公司”;7月份,摩根士丹利持有摩根士丹利证券(中国)的股权比例提高至90%;前不久,高盛高华在获批财富管理及自营业务资格,增加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证券自营、代销金融产品业务后,中国证监会又核准高盛高华通过子公司从事科创板、创业板跟投。

此外,4月27日,中国证监会接收法国巴黎银行的证券公司设立审批材料。7月27日,日本三井住友金融集团向中国证监会提出了设立证券公司的申请。目前,共有20家证券公司正排队申请设立,超九成券商拥有外资背景。同时,为了取得更多的业务资格,申港证券、东亚前海证券以及摩根士丹利证券(中国)均向证监会申请变更业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