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共享④| 新加坡:从可食花园到食物银行

如何让食物得到应有的尊重并物尽其用?食物共享,强调共有食物、共同开展食物生产,以及共饮共餐。所共享之物,既包括原材料,也包括产品;既包括服务,也包括能力以及空间。本系列文章基于SHARECITY项目的编译和整理,对全球8个城市的食物共享行动加以推介。本篇将介绍新加坡的两个案例。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城邦国家,由新加坡岛和另外62个小岛组成,土地总面积为710.2平方公里,主岛人口为575万。在2018全球城市指数排名中,新加坡名列第7。这一指数涵盖五个维度,即商业活动、人力资本、信息交换、文化体验和政治参与。

新加坡的环境政策是一切公共政策之基石,其环保政策及“花园之城”的愿景令人瞩目。作为一个多种族和多宗教社会,亚洲和欧洲文化在此交融。新加坡失业率极低,2015年为1.9%。

尽管新加坡在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排名中位居第11,但也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工作时长、收入不均以及生活成本可负担性等诸多方面也有待提升。此外,无家可归问题依然存在,大部分无家可归者是50多岁的男性。

新加坡仅有1%的土地用于农业,因此90%以上的食物需进口。2008年出现的食物危机,激发了新加坡市民对城市农业的兴趣,此后渐渐兴起在屋顶、人行道旁和空地上种植食物的潮流。即便食物依靠进口,新加坡却在2015年获评世界第二食物安全的国家。

在SHARECITY100数据库中,新加坡已有55项城市食物共享行动,其中 80%分享的是多种事物(multiple things,既包括食物和工具,也包含知识与技能),其中知识和技能分享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同餐与共食,再次是堆肥、设备与种子分享。本文将对新加坡两项食物共享行动加以介绍,分别是可食花园城市公司的努力,以及新加坡食物银行的行动。

可食花园城市:一个私营公司的努力

可食花园城市(Edible Garden City)是一个私营公司,起步于新加坡,引领全球城市“为自己种植食物的运动”。公司团队成员来自不同领域,他们的共同爱好是种植,并要为新加坡的食品安全和废弃物管理寻找解决方案。业务范围如下所列:

1)建造:食物地景

在热带城市新加坡设计、建造和维护食物花园。这些食物花园分布于餐馆、酒店、学校乃至住宅区。在过去7年里,他们完成了新加坡200个食物花园项目,很多都位于醒目而重要的位置。他们把装饰性花园转变成丰产的蔬果园,把普通草坪转变成丰饶的食物森林,把裸露的屋顶转变为茂盛的药草和蔬菜农场。

可食花园城市公司为学校建成的食物花园(来自:https://www.ediblegardencity.com/)

2)种植:食物生产

随着越来越多的餐厅希望与食物生产者之间建立更密切的联系,可食花园城市公司顺应了这个趋势,他们采用都市农园的农业模式,由当地务农者组成社区,他们运营的市民农园,通过“市民蔬果箱”(Citizen Box)计划向餐饮店及家庭供应药草、花卉和蔬菜。“种植本地新鲜蔬果,促进社会健康生长”(Growing Local Fresh and Social)正是其宗旨。

目前该公司与新加坡40余家餐厅和酒吧合作,帮它们建造自己的食物花园,或为它们提供市民农园出产的蔬果。此外,“市民蔬果箱”也接受家庭预订,可自行到农园采摘,也可每周为客户送至家中。市民农园出产的蔬果也会在新加坡多个地点定期设置的农夫市集上出售。

3)教育:传授

为自己种植食物,不仅是一种可帮助人们渡过危机的实用技能,还是一种治愈身心的活动。当人们与所吃食物产生更多关联,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和思考方式。可食花园城市公司正在推动复归种植的传统。

如果居民不知如何养护和种植食物,那么要食物花园做什么?于是,他们在机构所在地点为公司和学校设计和组织农业工作坊,也在学校中开设务农课程,为教育者和学生提供服务。希望通过分享知识和热情,让栽种食物的兴趣在更多人心中生根。

除此之外,亲子活动和旧物回用手工坊等,也会在市民农园中定期开展。

可食花园城市公司组织的种植工作坊(来自:https://www.ediblegardencity.com/)

可食花园城市公司组织的旧衣制作座垫工作坊海报(来自:https://www.ediblegardencity.com/)

可食花园城市公司致力于为社区和世界创建一个更好的未来,从一片叶子开始做起。这并非易事,对于从空间紧张的新加坡起步的公司而言,需要获得大量支持。可食花园城市公司2017年获得星展基金会资助。星展基金会是星展银行设立的亚洲唯一以推动社会企业发展为目标的基金会。

得益于这项资助,可食花园城市公司开展了采用循环灌溉的崭新水培系统的创新,使农业种植耗水量降低90%,栽培基质需求量降低了50%。而且对具有特殊需要的农场员工(特别招募的障碍人士)而言,这种技术更易于学习和使用。

可食花园城市公司招募各种背景的人员加入,包括社会弱势群体。市民农园经过一些特殊设计,当前正在与自闭症资源中心(Autism Resource Centre)合作,为智障人士提供就业机会。

公司招募全职人员、兼职人员,也招募志愿者和实习生。市民农园每周二和周四上午9点到12点,会安排志愿者参与农园劳动,主要是蔬果采摘和修剪、锄草等农园维护活动。可通过网页登记的方式申请参与志愿者劳动。

新加坡食物银行

新加坡食物银行(The Food Bank Singapore)是注册于2012年的一家慈善机构,是为直面两个重大问题而创建。

其一,全球每天有三分之一的食物被浪费,与此同时,有8亿多人口因缺乏食物而长期营养不良,浪费的食物量达到供应这些人所需食物的三倍之多。

其二,就新加坡而言,食物和餐饮开支平均占家庭支出的25%,然而2018年全年浪费食物就达约80万吨,相当于每年每人浪费140公斤食物。

食物浪费的势头有增不减,过去十年,浪费程度增长了50%。而浪费的食物中,仅有13%通过堆肥、动物饲养、生物能源等方式被回收利用。与此同时,目前每十个新加坡人中就有一个在挨饿。

食物银行的运行模式(来自于:https://www.foodbank.sg/)

全球首个食物银行于1967年创立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其创立者在社区食堂参加志愿劳动时,偶然听闻百货商店会把包装受损或临期食物加以处置,因此他开始集中收集并寻找有需求的机构捐赠。食物银行在美国快速发展,并向全球延伸,串联成网。目前有20多个国家拥有食物银行组织,它们共同构成全球食物银行网络(The Global Foodbanking Network)。新加坡食物银行正是其成员之一。

食物银行的运作流程如下:

1)生产制造商、零售商和经销商们为新加坡食物银行捐赠冗余的食物。这些食物是安全且可供食用的,但却因为临期、标签/包装错误、条码不完整、囤积过多或细微的问题导致失去了商业价值。

2)新加坡食物银行为这些食物赋予了新生命。在库房中,对食物进行分类和存放,随后配送交付给130余家受赠机构,由这些机构把食物发放到有需求的人手中。

3)食物捐赠者可在仓库和设置于四个不同地点的食物收集箱捐赠食物。

食物银行还接受捐款,捐款会用于购买食物和发放。有兴趣的志愿者登记之后,每周会收到志愿者活动招募信息,有时间即可申请加入。

此外,新加坡食物银行新发起一项“食物挽救计划”(The Food Rescue Programme),着眼于从餐饮机构挽救冗余的熟食。食物银行还拟在此计划之下设立一个中心厨房,用以烹饪、重新加热和在餐盒中打包食物,随后趁热由受赠机构分发到需要的人手中。

新加坡食物银行还与一名食品卫生顾问和一个实验室合作,开展一系列检测,确保食物质量满足分发所需的要求。

参考文献:

Davies et al (2017) Singapore SHARECITY Profile, Trinity College Dublin, Ireland

Davies, A. et al. (2018) SHARECITY Briefing Note 3: Goals & Impacts, Trinity College Dublin, Ireland. ERC Grant No: 646883

https://www.ediblegardencity.com/

https://www.foodbank.sg/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