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面对一大袋白银不为所动的郑运锦,迎来人生重大转机,在闽台富甲一方

拾金不昧巧遇贵人,台湾经商富甲一方,衣锦还乡兴建古大厝,郑运锦用八字祖训规范后人—— 朝夕克勤 不随风尚

中宪第航拍图

“泉州府,南门外,四十三都第一厝。”始建于清朝雍正年间的南安中宪第古厝,迄今已有280多年历史,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历经岁月洗礼,中宪第虽几经修缮,仍存在屋面漏雨、木构件糟朽严重、墙体局部倾斜等问题,部分建筑几度面临坍塌。

可喜的是,作为海峡两岸文化和情感交流的重要载体,中宪第再次迎来大修。近日,记者探访中宪第,工人们正忙着做最后的修补工作,五一节有望重新对外开放。

矗立在大宅门口的石碑,向往来游客讲述古民居得名的由来:清雍正年间(公元1723-1735年),往台湾经商致富的商人郑运锦始建,因其子郑汝成诰封中宪大夫,故称“中宪第”。

工人从房屋的角落挖出的石碑

工人从房屋的角落挖出的石碑

而就在记者探访中宪第的前几日,工人从房屋的角落挖出两块石碑,石碑上刻着“汝成立”字样。中宪第管委会副主任、郑运锦后人郑伯从说,这个石碑是牌坊的一部分,牌坊为郑汝成为其奶奶所立,相传立于海边。而从石碑上刻着的“泉州府知府、南安县知县”等字眼,可以窥探出中宪第家族的兴旺程度。

诚实守信,意外航行成人生转折点

郑运锦肖像

南安石井延平东路,一排相连的闽南红砖古厝格外显眼,这就是南安中宪第。

这座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宫殿式建筑,在闽南颇有名气。关于建筑者郑运锦如何发家,石井营前小学校长、郑运锦后人郑家添了然于心。

“郑运锦从小父母早逝,家境贫寒,无依无靠,他只好靠捡粪、打杂工和讨饭度日。为了讨生活,从小在海边长大的郑运锦熟悉水性,他便前往厦门,开始了以摇渡船为生的日子,赚点苦力钱。”郑家添介绍,一日,在送完一批客人后,郑运锦惊奇地发现船上多了一袋白银。面对一整袋钱,郑运锦心想,应该是客人不小心落下的。为了找到失主,他将船停留在岸边,默默地等候着。返回寻钱的客人看到在寒风中等待失主的郑运锦,内心十分感动。

原来,失主是一位海商,这钱是刚卖完货所赚的。面对拾金不昧的郑运锦,海商询问他是否愿意跟着自己做生意,郑运锦欣然前往。郑运锦聪明、勤快又实诚,很快深得海商老板赏识。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海商老板想尝试将部分贸易交给郑运锦打理,便想出一个法子考验他。在结束了一天的生意后,海商老板故意将钱遗落在地上。早起打扫的郑运锦看到地上的钱,并没有起任何贪念,而是将钱悉数还给老板。正是郑运锦的诚信,让海商老板决定放手给他做,由郑运锦率船队到各地经商。郑运锦的经商天赋开始显现出来。

“面对各种纷杂的商业贸易,郑运锦反应快,善于抓住时机,把握分寸,每每不负所望,盈利而归。”郑家添继续介绍,郑运锦人生的转折点,在于一次航行的意外——

一日,郑运锦带着一大队船队满载着大麦,准备到东南亚各地去交易。船队行驶到安南附近的海面(现在的越南),天变一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满船的大麦都受雨淋湿了,他只好把船队驶向安南的港口避风避雨。加上天气闷热,大麦全部长出幼芽来。看见满船的大麦打了水漂,郑运锦的心沉到了谷底。准备返航时,郑运锦听闻安南瘟疫流行,急需麦芽服用。此时,郑运锦船队发芽的大麦供不应求,换回一袋袋白银。他又从东南亚各国买回特产,运回厦门出售,盈利几十倍。

比原先多赚了几十倍的钱,郑运锦并没有私藏,而是将所有钱都转交给海商老板。老板把得来的白银分一半给他,郑运锦竟推辞不要,理由是这本金原本就是老板的,赚来的钱理应归老板所有。

“海商老板看到如此讲信用的郑运锦,便对他说,你有志气有能力,不能老跟在我身边,应该有更大的发展。”郑家添说,老板说到做到,协助郑运锦置船经商。因为这次意外的航行,更因为身为员工的诚信和恪守本分,让郑运锦踏上了新的人生历程。

宝岛创业 成闽台一带大富翁

有了自己的船只,郑运锦开始思索着如何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又不会跟海商老板的事业重合。郑运锦把目光瞄向海峡对岸的台湾岛。

郑运锦开始到台湾彰化经商。他发现台湾的土地肥沃,信手播下种子,穗粒饱满,插下甘蔗,长得粗壮,蔗粮年年都获好收成。他想,怪不得好多乡亲随郑成功东渡台湾垦荒,果然是个宝岛呀!于是,他在彰化鹿港开设“勃兴行”,经营台湾土产蔗糖、大米等的购销,生意日益红火。

郑运锦的发迹再次遇到贵人相助。郑家添告诉记者,清雍正初年(公元1723年),台湾彰化县又逢灾荒,担任县令的朱山未获批准便动用库银万两,垦荒自救。老百姓打从心底里感激这位“朱青天”。可是同僚却上书诬告他私吞库银,朝廷派钦差大臣审查。郑运锦与朱县令素昧平生,但被他的高风亮节所感动,备办万两白银,送到县衙拜访朱县令,帮他填补库银,渡过难关。

3年之后,朱县令的罪名得以澄清,朝廷认为朱山无罪,重新启用,派往台湾,升任台湾知府。到任之后,他立即前往漳化鹿港“勃兴行”,拜访郑运锦。

朱知府为了报答郑运锦当年见义勇为,为他填补库银的恩德,特地下了一道文告:凡是船桅上插有“勃兴号”旗号的商船,一律不必检查纳税,给予方便通行。于是,郑运锦的“勃兴行”在台湾经商,更加畅通无阻,一帆风顺了。有许多商船纷纷依附他,向他交纳酬金,换插旗号。郑运锦的收入骤增,很快就成为闽台一带闻名的巨富。他仗义疏财,助人为乐,对漳、泉一带前来投奔的渔民总是热情接待,提供生活之资,解决其出路。他对于高山族同胞更是体贴入微,并时常支付私库赈济难民。他最敬佩乡贤郑成功,出资修葺台湾“开山庙”和“延平郡王祠”。至今,郑运锦的故事在台湾一带广为流传。“我们族人曾经到台湾去考察,相传当时在台湾,一整条街都是‘勃兴行’的,台湾目前还留有勃兴港的石碑。”郑家添说。

郑运锦的经商故事和他的“勃兴行”,反映了南安一带人民进一步开辟南台两地通商航道的史实,成为海峡两岸经济交流与商业贸易重要见证。可以说,郑运锦是台湾通商贸易以及开拓台湾对外贸易的一个典型人物。

荣归故里 从海峡对岸运来巨木

“郑运锦成为大富翁,更加思念故乡的‘摇篮血迹’,便携妻儿回到故乡石井。父老乡亲欢迎他归来,对他说,当年受欺辱被迫离乡背井,而今荣归故里,理当建家立业。”郑伯从告诉记者,先辈听了心动了,回到台湾,向朱知府提到这件事,得到知府的赞同:“佛争一支香,人争一口气!你放手去营造吧,我派人采最好的杉木楠木支持你。”

于是,郑运锦回到家乡,建起了这座雄伟壮观的府第。庭院深深,穿梭其中,一不小心会发现,脚下的石头、斑驳的柱子,都大有来历。“古宅内绝大部分木料都是用台湾运来的巨木加工而成,石料大多采自建筑安平桥的大陌岛花岗岩石,也有部分来自台湾。”郑伯从介绍,这些合围粗的圆柱、数丈长的大梁,以及门扇、风窗、嵌壁雕屏全部由台湾优质杉木和楠木制作而成。

中宪第落成之日,台湾知府朱山派人专程贺送“恩伦世宠”的匾额,并将彰化鹿港改为“勃兴港”,命名“勃兴街”,以表纪念。中宪第历经十数年努力才得以建成,建筑风格颇有讲究。穿过高达3.8米、宽1.9米的大门扇,在厅门与大厅、大厅与中厅之间天井前端各建一砖墙隔开,中间辟一石门,可从门厅直至后厅。

两侧建有护厝,从护厝西面走去,是座大花园,有书轩、演武厅、梳妆楼、月亮潭、九曲桥、水榭、亭阁、假山、鱼池等。绿树掩映其间,曲径通幽,酷似苏州园林,别有天地。“建书房、演武厅,有文韬武略之意,水榭亭阁、曲桥流水在府第内皆有,动静搭配,这种府第在泉州是不可多得的。”郑家添补充道。

有意思的是,中宪第别名“九十九间”,细数开来,其实不止。“中宪第共有房间112间,按照当时朝廷规定,除皇亲国戚外,官员和富绅府第都不能超过100间,所以对外宣称只有99间。”郑伯从说,近300年过去了,郑运锦衍传的子孙遍及海峡两岸及海外各地,以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居多。“在中宪第的郑运锦裔孙原有40多户,现在都出去外面,大家都盖房子了,在外的族人很少回来探亲”。

尽管如此,但在大厝门口,总是排满了竹凳子,彼此熟识的老人们倚着红砖白石,或闲坐,或打牌,悠闲地打发着时光,其乐融融。2013年6月,中宪第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凝聚着泉台两地密切关系的古厝——中宪第的传奇故事,将继续在海峡两岸流传。

牢记祖训 良好家风代代相传

郑运锦虽是个大富翁,但他并没有大手大脚花钱,更是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教育子女富贵莫忘父辈是穷苦人,要为百姓多办实事。”当记者问郑氏家族是否有祖训家规时,郑伯从说出“朝夕克勤,不随风尚”八个字时,几乎是脱口而出。

中宪第管委会副主任、郑运锦后人郑伯从

“从郑运锦卖出发芽的大麦,将赚得的钱归还给老板,反而得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再到宝岛台湾经商,帮助知县,也使自己发家致富。这一切都源于郑运锦待人诚恳,做事勤快老实。也正是这样,他才能得到别人真诚的回报。郑运锦用他的一生总结出了八个字,并将其作为我们的家训,同样激励着我们后人不断勤奋拼搏。”郑伯从如是说。

石井营前小学校长、郑运锦后人郑家添

相对于其他古民居的精雕细琢,中宪第则更为古朴典雅,彰显出大厝建造者“不随风尚”、低调做人的品质。层层的院落围成的大宅子,透露出家族的凝聚力。郑家添说,中宪第建造之初,郑运锦曾找人解梦。郑运锦有4个儿子,他曾梦到过一块豆腐被切成四块,是否预示自己的子孙会被分散?于是郑运锦便萌生了建一栋大宅子的想法,希望以此来使自己的家族团结奋进。

为了让后代发展得更好,郑运锦十分重视教育,并在大厝内设立私塾。郑伯从告诉记者,除了书轩,中宪第还另设有女子学习琴棋书画以及女工的地方,男子则另设有演武厅,用于强身习武。郑运锦的儿子郑生,更是继承父辈遗志,兴办教学。“当年,郑家人还在泉州捐资建立的伯府第,为泉州的一所学校。而据说族人到那所学校接受继续教育是不用钱的。”郑家添告诉记者。

除了热心教育事业,郑运锦、郑汝成还热心公益事业,修建庙宇、开辟古运道、建桥铺路等。“这些虽然没有特别详细的文字记载,但从发现的石刻中,都能验证郑家热心公益的点滴。”郑家添向记者介绍,石井一带的桥梁翻新时,曾发现铺设桥面的石材底部刻有郑汝成的名字。

由于郑家做了许多善事,深受故里和台湾百姓的爱戴,朝廷因郑家的功绩,其长子郑汝成于乾隆三十四年授例由贡监生授州司马加五级并诰封中宪第,荫及三代。

栏头题写人

陈进发,泉州市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两岸关系协会书画交流分会理事、福建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泉州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福建江夏学院客座教授、闽台书画院名誉院长。

作品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四届刻字展、第四届正书展、第八届国际刻字展、首届公务员书法展、第八届国际兰亭(釜山站)展、第十届国际兰亭(东京站)展、首届全国习近平用典书法邀请展、福建省首届兰亭展。作品多次在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展出;也多次在北京、上海、南京、济南、广州、重庆、成都、杭州、南宁、大连等地展出。

海丝商报记者 黄睿超 苏清彬 黄奕群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