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阿里入股中金:中国金融改革开放步伐稳步向前

近日阿里巴巴宣布,已完成对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中金)2.03亿股港股的收购,占中金已发行股份4.84%。

中金成立于1995年,是由中国建设银行(现持股者为建银投资)和摩根士丹利、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名力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等股东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国首家中外合资投行,在港交所上市。阿里巴巴完成此次入股后,中金前三大股东依次为中央汇金、腾讯控股和阿里巴巴,也就是说,这家带有“国字号”股份的中国金融龙头企业,如今已同时拥有海外机构、境外个人和国内大型民营企业的股东和股份。

中金股本结构的多元化是一个范本、一个影子,从中折射出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和稳健前进的步伐。该公司在长达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摩根士丹利退股(转让给两家美国私募机构)、在港交所上市(2015年11月9日)、引入腾讯为战略投资者(2017年9月20日)等重大事件,尽管不无波折、坎坷,但总体上走出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单一化到多元化经营的道路,和逐步扩大开放面、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轨迹。

作为中国金融开放的先行者,中金只是一个影子、一个范例,它的开放甚至早于中国加入WTO,并作出世人皆知的“金融领域开放承诺时间表”。

中国“入世”谈判旷日持久,艰难备至,障碍、掣肘很多,其中非常关键的一项,则是国际社会许多人不相信中国会信守承诺,对外资开放金融领域。为此中金等第一批中外合资金融机构先行一步,为“入世”扫清了许多关键性障碍。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之时便已根据此前谈判时的承诺,取消外资银行办理外汇业务的客户限制,允许其在上海、深圳、天津、大连经营人民币业务。于此同时,中方郑重公布“加入WTO金融领域开放承诺时间表”,承诺加入1年后开放广州、珠海、青岛、南京、武汉等地区人民币业务;加入2年后开放济南、福州、成都、重庆等地区人民币业务;加入三年后开放昆明、北京、厦门地区人民币业务;加入4年后,开放汕头、宁波、沈阳、西安等地区人民币业务;加入5年后取消所有地域限制。“入世”之初,国际间对中方能否信守承诺将信将疑,但5年间,中国一步步如期兑现诺言,充分证明了在金融领域对外开放方面,中国是说话算数的。

正如2018年6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所发布的“中国与世贸组织(WTO)白皮书”所指出的,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远远超过了加入WTO的承诺。不仅如此,近年来中国还通过境内外上市、引入中国民间和个人资金进入金融企业等措施,从各层面、各角度推动金融领域改革开放的步伐稳步向前。事实证明,中国推动金融改革开放的决心是坚定的,承诺是算数的,对不同来源、不同性质的股东、资金,是一视同仁的,某些戴着有色眼镜、声称“中国排斥外资入股金融机构”、“国有金融机构排斥民营企业入股”,是与事实不符的。

诚然,中国金融领域的改革、开放是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的,而不像某些人所期待的“一步到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金融关乎国家财政安全、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关乎国计民生,中国在这一领域尚缺乏足够的经验,而全球金融领域则“水深浪急、风起云涌”,机遇与危机并存,仅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的几十年里,就发生过多起波及面广、影响巨大的金融危机,这一切迫使中国不得不边摸索边前进,既要“向前”,又要“稳”。

如今中国在金融领域已逐步积累了更多的经验、阅历,加快金融改革开放步伐不仅成为可能,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正如“中国与世贸组织白皮书”中所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将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打造具有竞争力、与中国经济规模和影响力相匹配、更加开放的金融体系;同样可以预见,未来中国金融机构、企业,将引进更多腾讯、阿里巴巴这样所有制属性多元化的“战略投资者”;更可以预见,中国将在金融领域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所有制属性的投资、入股一视同仁,兼收并蓄,为中国经济的增长、转型“众人拾柴”。

(陶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