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运动健脑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专家指出,多运动不仅有助保持身体健康,还可增强思考力与记忆力。

受访的本地医学专家说,运动能够保持大脑健康,预防老化;受访的武术教练则指出,运动锻炼的不只是强身健体,还让脑筋灵活。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专家指出,多运动不仅有助保持身体健康,预防心血管疾病,还可以增强思考能力与记忆力。

受访的本地医学专家说,运动能够保持大脑健康,预防老化;受访的武术教练则指出,运动锻炼的不只是强身健体,还让脑筋灵活,发挥创意。

运动有助加强思考力

美国哈佛大学的哈佛健康网站一篇研究报道,运动有助于加强人们的记忆和思考能力。哈佛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导师麦金尼斯(Scott McGinnis)指出,经常运动会增加特定脑部区域的容量。

另外,不少研究提出,经常运动的人,大脑控制思考和记忆的容量,会比一般不运动的人大。

运动和大脑健康的关系在于,运动时身体会产生化学效应——减低胰岛素抵抗与发炎情况发生,同时增加大脑心血管成长,甚至改善新脑细胞的整体健康。

迪肯大学(Deakin University)体育与营养研究所(Institute for Physical Activity and Nutrition)博士后研究员张伟鹏受访时支出,经常运动对于大脑健康的具体影响在于几个方面。

首先,运动时会增进大脑的血液循环,为大脑各个部位增氧。

其次,运动提高由大脑产生的神经营养元素,保持神经功能运作。

第三,一些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s)如多巴胺(dopamine)、血清素(serotonin)与去甲肾上泉素(norepinephrine)会有所增加,它们有助神经元(neurons)的相互沟通。

张伟鹏说,对于运动促进大脑健康的原理目前医学界还存在争议,但有科学家认为,运动会促成大脑化学效应的原因在于,运动时所带来的压力。人体——包括大脑在内,一直需要保持正常的动态平衡(homeostasis)。运动带来的身体压力,打破这个动态平衡,因此身体和大脑会释放上述的化学效应恢复平衡。

运动放缓大脑容量流失速度

至于经常运动的人大脑容量会大一些,张伟鹏说这是一个错误观念。他指出,经常运动能够更好地保持大脑物质,而不是扩大大脑容量。

他说:“我们的身体器官,包括大脑会随着年龄增长自然变小。经常运动能够保持大脑容量,放缓它流失的速度。原理和经常运动保持肌肉质量一样,缺乏运动肌肉质量流失的会比较快。”

运动减低失智风险

医学界特别针对运动对预防失智症和认知能力退化的作用做实验。国立脑神经医学院脑神经内科助理顾问医生黄国彬说,在老化过程中,运动有助于保持认知能力,也能减低患上失智症的风险。其中原理包括运动增加神经细胞的连接,促进新的血管形成。然而,这些研究局限于少数人及短时间的实验,因此需要更多科学证据确认,运动和预防失智症的关系。

黄医生指出,一些研究显示有氧运动可能影响海马体(hippocampus,大脑中感情和记忆中心)的大小。但是要确定运动对于海马体体积的影响,及预防失智症的效益,需要更多临床实验证实。

运动舒缓压力

运动有助于舒缓焦虑和紧张,直接改善情绪和睡眠品质。这将间接地加强记忆力和思考能力。

受访的鹰阁医院心理医生林汶龙说,经常运动对身心健康有显著的效益,特别是在对抗抑郁症方面,除了产生一些神经递质,有助减除压力,在心理层面,它让人感受到一切在掌控之中,因此自信心倍增。

他说,运动也是社交活动,能增进与人的接触和联系。通常人们和朋友一起做运动,这促进团队合作精神。

与此同时,运动时人们的注意力集中,暂时抛开日常的烦恼,有效地舒缓压力。林汶龙说,因压力导致的睡眠问题,也会因为运动有所改善。睡眠品质改善,人们在学习和工作时能够保持专注,提高思考能力和记忆力。

“流态”状态内心平静

现代人工作忙碌,很多人运动都难持之以恒。受访的医生表示,一周三次每次20分钟便足以维持身心健康。

林汶龙说,研究显示一周运动三次,每次20分钟就能满足健康需求。运动量再多得到的效益也相若。

针对近年来综合格斗深受都市白领欢迎的现象,林汶龙说,学习武术确实有额外的效益。这包括教练在传授武艺时,学员须要守纪律,全神贯注。这个过程和冥想的状态相近。

习武对于管控情绪、疏解压力也有帮助。人们可以把压力发泄出来。

林汶龙说,运动员投入训练时,会进入完全忘我的状态。心理学称之为flow(流态)。当一个人全神贯注地进行一项活动,全身精力都投入其中,充分享受这个过程,就会达到“流态”。进入这个状态后,内心就会变得平静,幸福感油然而生。

习武强身强脑

练武强身,这个道理大家都熟悉。西方医学研究则强调,练武也具备“健脑”的效益。

武术世界博大精深,无论什么年龄什么样的体能,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功夫学习。记者分别请教太极拳师傅和综合格斗武术教练,了解武术对于活动脑筋到底有哪些帮助。

太极拳教练:心平气和

太极拳教练曾秀英(63岁)传授的太极拳有别于传统108式的太极拳。她的基础课程由11式开始,学员掌握后再扩展到42式,以及73式。学员来自各个年龄层。华语和英语课程分别吸引不同种族的学生。她的学生当中有不少中风病人和关节炎患者。有些课程是学员坐在轮椅练太极拳。

曾秀英说,太极拳讲究肢体的协调,再深入些还须要配呼吸。练习动作时会不断地刺激大脑去思考、记忆。

她说:“像起手式,我会用一个故事帮助学员记住招式。一个西瓜切开两半,一半留给自己,一半给朋友,朋友不要,你就收回去。”

曾秀英一边打拳一边讲解,指出每一个动作都涉及移动身体重心,如何锻炼脚力。她说,许多学员在练习了半年后,发现自己比较不容易跌倒,双脚更加有力。

曾秀英说,练拳时头脑会放松,须要全神专注,把烦恼搁置一旁。很多学员在练拳时都能感到心平气和。

综合格斗教练:刺激创意

Evolve Singapore综合格斗武术教练吴家维(Eddie Ng,30岁)13岁开始学习咏春,踏入武术世界的大门。

习武逾12年,他接触不同国家的武术,包括泰拳、巴西柔术(Brazilian Jiu-jitsu)等。他拥有巴西柔术紫带资格,活跃于综合格斗竞赛,曾获得全能格斗冠军(Total Combat Champion),目前正参加亚洲最盛大的综合格斗竞赛“ONE Fighting Championship”。

吴家维说,武术格斗是体能和创意的结合。“即使同一个招式,每个人发挥起来都会不一样。人的体型不同,动作的爆发力不同,因此挥动拳脚时,时刻都要计算出招的效率,不断地修正加强。”

他以泰拳为例,同样是拳击(punch)、扫肘(elbow slash)、直踢(straight kick),在不同场合运用起来变化无穷,格斗者需要不断地应对这些变数。

武术训练重视基本功,强调根基要扎实稳健。综合格斗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求习武者不受武术派别的局限,发挥自己的创意,不拘一格。吴家维说,习武者必须不断地承受挫折,从失误中学习,并检讨如何在下一次发挥得更好。他接触到的综合格斗学生年纪最大的76岁,年纪最小才四岁。

吴家维说,习武还会使人变得开朗活泼。一些看起来羞怯的小朋友练武后,变得更加自信。

如果说运动对身心有益,那么习武的额外益处是练习者浸濡在浩瀚如宇宙的武学世界,强身健体,也磨练心智。

-摘自 联合早报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号,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