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针对新加坡华文教育模式,房地产业研究高管投函《联合早报》言论版,指新加坡教材内容不合时宜、枯燥乏味,一名小四学生也致函反驳她的一些观点,一来一往掀起“笔战”,引起关注。
2015年出版的新教材《欢乐伙伴》。(档案照)
母语教育,尤其是华语文的学习,是《联合早报》言论版和《交流站》的长青课题,无论是学者文章或读者投函,讨论的范围既深且广,从学术角度探讨有之,从个人经验出发也有,而论者关心的只有一点:对华文水平的每况愈下感到忧心忡忡,众人出谋献策,莫不是希望挽狂澜于既倒,让华文在新加坡不会日落西山。
要如何掌握一种或多种语文,取决于诸多因素。孩提时期,家庭是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家长如能投入心思,创造让孩子正确学习语文的良好环境,则他们在进入学校就读时,可起事半功倍之效。语文是知识、文化和价值观的载体,学好越多种语文,就可游刃于多个不同的世界,实现精彩的人生。
学习华文的方法很多,但最关键的是培养兴趣,华文教师绞尽脑汁,革新教学法,正是要让孩子乐学华文,使华文与他们一生相随。以站长个人学习华文的经历来说,除了家庭的熏陶,从小学到高中除了学校课文外,就读了许多的科幻和武侠小说、神话故事、中华古典文学,以及听了很多的港台流行歌曲,寓娱乐于学习之中,才不会觉得华文是一门死记硬背的科目。
房地产咨询公司亚太区研究主管李敏雯(43岁)投稿原文:
(向上滑动阅读)
李敏雯:华文课程为何引不起孩子兴趣?
我想发表对目前华文教育的看法。我是华文报前记者,也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孩子目前分别上小二、小四和中一。我本身非常热爱华文,也特别希望三个孩子都可以像我这样喜欢它,并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成为名副其实的双语双文化人才。
我最近刚为三个孩子报读了海外的华文网课,发现这些海外教材生动有趣、经常结合生活常识,把周遭的一人一物很形象地用通俗易懂的短文和诗歌等形式描绘出来,甚至连一片落叶都能侃侃而谈。当地的教师尝试不同方法,教孩子利用比喻、拟人手法,让孩子将自己的想法,用这些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我也注意到,上这些课程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其中还有好些都是纯洋人,在课堂上都能用流利华语交流,甚至比我的孩子讲得更流利。
我发现三个孩子在学习华文时,基本上就根据考题内容死记标准答案。即使是写作,也没有很扎实的基本功去深入描写,多以报流水账的形式完成。虽然三人都有课外补习,但补习中心也都根据教学大纲,反复以填鸭式的方式,让孩子掌握考试技巧,结果是事倍功半。甚至在口语表达方面,孩子也相当勉强,在日常生活中根本无法与来自中港台地区、以华文为第一语文的同龄孩子沟通。
我不禁自问:我们的华文课程真的要背负这么多历史包袱,灌输亚洲价值观吗?难道不能让孩子以不设考试的道德课来完成?我们难道不能用华文课去感受和欣赏语言的美妙?为什么孩子就没有机会用华文课去接触丁丁历险记、哈利波特、环游世界80天等作品呢?如果考试内容年复一年就是围绕着尊老爱幼、保护环境、种族和谐等课题,孩子不抵触华文就已经偷笑了,更谈不上兴趣。估计这也就是现在更多年轻家长不愿意或没有口语能力,用华语和孩子交流的原因之一。
然而,当我看到自己孩子目前学习华文的状态后,不禁为下一代的华文程度感到担忧。我孩子课本的内容几乎30年都没变过,跟我当年的学习模式几乎没有不同。现在的华文课,尤其是考试,除了教孩子尊老爱幼、保护环境、种族和谐等与亚洲价值观相关的课题,基本上就没有其他内容了。可想而知,这样的课程有多么枯躁乏味,在自媒体充斥的年代,怎么能带动孩子学习华文的积极性?
孩子在学校上华文课的时间几乎与英文一样,但教出来的成效真的一年不如一年。以前我上特选中学时,大家都以用华语交流自豪,现在即使回到同样的校园,很多特选中学上高级华文的孩子,彼此也都用英语交流。全民在学校学习华语逾10年,每年教育部拨款百万甚至千万元来打造双语人才,可是到头来,华文只能沦为一项考试科目,这的确让人痛心与无奈。
5月17日,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郝悦然在《联合早报》言论版《交流站》回应李敏雯的文章,直指并不赞同对方文章里的一些观点。以下为原文:
(向上滑动阅读)
交流站:学不好华文不能怪课本和教师
我是一名小四生,读了李敏雯阿姨于5月10日在早报发表的文章《华文课程为何引不起孩子兴趣?》后,觉得她很重视华文教育,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担忧。不过,我并不赞同她文章里的一些观点。
首先,李阿姨说她的孩子课本的内容几乎30年都没变过,跟她当年的学习模式几乎没有不同。我上网查过了,我们现在使用的《欢乐伙伴》是在2015年出版,中学的新教材也是2021年才开始推行,李阿姨的孩子两个在小学,一个在中学,都使用了最新的教材,怎么能说课本30年都没变过呢?我们现在的学习模式也不可能跟她30年前一样,起码数码资源以前就没有,可是现在我们的华文课堂学习、课后功课很多都是通过学生学习平台(Student Learning Space)来完成的。
其次,李阿姨在文章里提到我们的课文只有尊老爱幼、保护环境、种族和谐等与亚洲价值观相关的课题,没有其他内容。李阿姨可能是忙于工作,没有仔细翻阅孩子的课本。就拿小四上册的华文课本来说,一共有九课,每一课都围绕一个主题,有家庭凝聚力、值日、遵守规则、注意安全、介绍课程辅助活动等。课本里还会根据这些不同的主题穿插一些古诗、歌曲等不同形式的内容,我一点都不觉得枯燥乏味,反而觉得新教材更加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让我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华文,这难道不是更能带动我们的学习积极性吗?
我在华文课上,不仅可以学到华文知识,而且还能通过小组讨论,锻炼我的思维和口语表达。我们还能在课堂上制作绘本,看YouTube上的相声。总之,我和同学们都非常喜欢上华文课。我相信不只是我的老师每天用心地为学生备课,各校的老师都会尽力去教书的。如果她们看到李阿姨的这篇文章,估计会伤心的。
最后,李阿姨在最后一段说,孩子在学校上华文课的时间几乎与英文一样,但教出来的成效一年不如一年。华文只是单一的一门科目,而其他所有科目都是用英文来教的,从时间上来看,英文听说读写都会比华文多,我倒认为这个才可能是学生华文程度较弱的原因之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李阿姨应该多在家里跟孩子们讲华语,多给他们买华文书。希望她不要把学不好华文的原因归结到课本和老师身上。这是不公平的。
两人一来一往的文章,在社交媒体引起热议,除了聚焦在小四生的华文程度的优越,也掀起众人对新加坡华文教育内容的讨论。
相关阅读:
-
重磅!新加坡小学AEIS国际学生入学考试取消英语测试
-
新加坡教育大改:中小学年中考取消、分流制不再、更多中学生可学外语、初院DSA名额增加
-
新加坡华语的“星期”“礼拜”之争
文:联合早报
新加坡鱼尾文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 – 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5029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关注新加坡鱼尾文视频号
收看独家访谈、特约节目
了解本地新闻、疫情资讯
新加坡鱼尾文 ,赞 47
新加坡鱼尾文推荐搜索关键词列表:冠病疫苗骑行新加坡Omicron
一只爱生活、文艺范的小鱼尾狮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