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豆瓣8.8,一整年的诗与远方都是央视爸爸给的

香巴拉,人们更熟悉的应该是它的另一个译名“香格里拉”,

在藏语中,它的意思是“极乐园”,

也就是佛教所说的神话世界,一个理想的净土,世外桃源,人间天堂。

当香格里拉的美名随着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和发达的旅游产业传播开,

人们也开始对这片土地趋之若鹜。

可是真正能够走进这片土地深处的游人却很少。

今天推荐的这部纪录片,讲述的就是那些一般游人足迹到不了的香格里拉——

《香巴拉深处》

这又是一部央视爸爸带我去看“诗与远方”的纪录片。

它的总制片人颜占领就是之前的藏地纪录片《第三极》的总制作人。

《第三极》引出了最近的两部纪录片:

一是《第三极》导演曾海若监制、《舌尖上的中国》程工导演的纪录片《极地》

另一个就是这部《香巴拉深处》

私心来说,我其实爱《极地》更多一些,它多了一份藏地高原上土生土长,细腻的可爱。

而《香巴拉深处》则是多了一份川藏香巴拉地区的人们与时代,与外界的交流。

既然是央视爸爸带我们飞。

当然,入目之处都是美景,纪录片中的画面都赏心悦目。

不管大雪中的土地;

还是飘着薄雾的草地;

又或者是和人们亲昵相处的动物;

和腼腆,素净的藏族少女。

《香巴拉深处》的镜头像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做“人间仙境”。

可是与神话故事里那种遗世而独立的仙境不同,

纪录片中的香巴拉是沾了地气,有悲欢喜乐,也有人间烟火的地方。

帕花甲爱马。

他的生活,除了养家,唯一的事情就是驯养出好马。

姜玛尔就是他训的一匹俊朗的何曲马。

它在比赛中帅气的拿到了冠军的奖杯,它的名字被草原上的人们高呼着飘上了云天。

它是帕花甲一家的骄傲,

它也是帕花甲一儿一女的好伙伴。

然而最终帕花甲还是将姜玛尔卖给了专业的马术俱乐部,一是片中说的,为了让姜玛尔有更好的训练环境,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

另一方面,或许也是为了让一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帕花甲的儿子为此哭成了个小泪人。

年纪小小的他,不懂爸爸的考虑和苦心,他只是单纯地喜欢骑马的感觉。

觉得那种感觉比坐车舒服。

帕花甲要孩子学会骑马、赶牛和牦牛一起生活。

可是他同样也希望尽可能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自己没有文化,但是不能让孩子也没有文化。

帕花甲的弟弟,在纪录片拍摄时正好拿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即将离开家,独自去远方上学。

他是帕花甲家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

也是高原上两代人不同生活轨迹的体现。

《香巴拉深处》花了很多笔墨来体现传统和现代原生和外来的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碰撞

金川勤劳的季洪均奶奶还在每天做饭、喂牛,用传统的柴灶来熬雪梨膏。

而买雪梨膏的顾客已经变成了外来的游客。

《香巴拉深处》纪录片中行走这很多人。

有的从外面走去诗里,有的从诗里走出来,有的离开了远方,有的追逐着远方。

归去来兮,归去来兮……

奏成了不同文化、不同故乡、不同背景的人们对这片土地的赞歌。

最后,我借土耳其诗人塔朗吉的一句诗。

祝福姜玛尔,祝福泽仁拉姆,祝福王正阳,祝福所有行走在香巴拉的生灵:

“去吧,但愿你一路平安,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