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被点名“防疫模范”,新加坡疫情却突然二次爆发!出了什么问题?

新加坡是最早应对疫情的国家之一,自1月23日发现首例新型冠状病毒病例后,新加坡就立即采取了众多行动,并取得突出成效,到3月17日,新加坡仅有累计确诊病例233例。

在全球范围来看,新加坡作为人口密度非常高的弹丸之地,是难得的抗疫表现优异国家,也因此在2月13日和3月10日两次被世卫组织称赞为”防疫模范”。

不过,当外界认为新加坡躲过一劫时,最近当地的疫情形势突变严峻,似乎迎来了第二次爆发,过去一周单日新增确诊人数多次创出新高。根据新加坡卫生部的数据,截至4月22日中午12时,新加坡新增确诊人数1016例,累计确诊人数达到10141例。至此,新加坡成为了东南亚首个确诊病例人数破万的国家。

这意味着短短一个月多,新加坡的累计确诊病例数暴增近43倍。无论是作为东南亚国家,还是作为人口不足600万的城市国家,新加坡的疫情爆发之快不禁令人担忧。

大致来看,在过去两个月,新加坡有效控制了疫情,说明之前采取的措施卓有成效。那么为何新加坡的疫情突然出现反转?是新加坡的管理出现漏洞,亦或是哪里出现薄弱环节?

1、新加坡抗疫并不”佛系”

在最初疫情出现之时,新加坡一度成为海外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面对疫情的挑战,新加坡的”佛系防疫”举措曾引发关注,比如不停工不停课不封城、不建议民众佩戴口罩、不进行社区隔离等等,大体给人一种无所作为的印象。

然而,从后期效果来看,新加坡的疫情形势确实得到了控制,到3月中旬累计确诊的人数也不足300例,远比同期出现疫情的欧美国家表现出色,成为全球抗疫表率。新加坡到底是如何控制住疫情呢?难道真靠”佛系抗疫”?

(1)高效的应对和协调能力

事实上,新加坡的”佛系抗疫”只是外在错觉,但整个过程非常注重精细化管理,这也使得新加坡最初控制住了疫情。

新加坡应对疫情的调整速度非常快。早在1月2日,新加坡卫生部开始通知医疗机构留意疑似肺炎患者。1月22日,即发现首例患者的前一天,新加坡宣布成立了由卫生部、贸工部、移民与关卡局等多部门组成的跨部门联动小组,做到了高效协调力量应对疫情,比如通过该机制,新加坡很快发现了两个教会感染群之间的关联。

从2月开始,新加坡陆续出台了政策,禁止去过疫情高发区的外国人士抵新,并要求回国的民众遵循14天的居家隔离令,违反人员将被判罚6个月监禁或1万新元。随着全球疫情的扩散,新加坡关注入境管控的国家从东亚国家、逐步扩大至欧洲国家。

(2)严格切断病毒传播

在疫情出现初期,新加坡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详细追踪,从住宅位置到社会关系,严密程度不输刑侦破案,最大程度控制疫情扩散的风险。对于疑似感染者,新加坡也出台了严格的防疫政策,通过”居家隔离令”和”强制休假令”限制自由出行,违反将承担责任。

据外媒报道,有2名国际雇员因为违反居家隔离令而被取消在新加坡的工作资格;有一名45岁的永久居民两次违反政策而被取消永久居民身份并禁止入境。这与许多欧洲国家放松的防疫管控形成鲜明对比。

对于新加坡的表现,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称,新加坡在探测病例、追踪接触者和阻断传播方面的举措很高效,值得其他国家效仿。世卫组织应急方案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表示,新加坡不仅排查新冠肺炎病例,还排查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是个很好的典范。

(3)具备系统应对传染性疾病的能力

除了行政强有力干预外,较为完善的防控传染病体系更是新加坡”佛系防疫”的重要底气。过去处理SARS 和H1N1疫情的经验帮助新加坡提高了防控传染病的能力。目前,新加坡有一套应对系统的计划,计划涉及疫情监测、疫情应对分级、隔离与出院标准等多个方面。

在日常的公立医院外,新加坡还单独建立了集隔离病房、实验室、传染病研究室等多功能一体的国家传染病中心,这也被认为是新加坡抗疫的主战场。

此外,基层医疗还为新加坡抗疫提供强有力配合。据了解,新加坡构建了包括900多家私人诊所的”公共卫生防范体系”,这些诊所配备了一间能够隔离分区的候诊室。一旦发现疑似患者,诊所会将他们转诊至医院,最大程度避免医疗资源被挤占情况。

不难看到,新加坡之所以敢于”佛系抗疫”,是因为背后做足了充分准备,这是一种”外松内紧”的防疫策略,对控制疫情确实发挥作用,也难怪世卫组织会提示其他国家学习。

2、新加坡疫情急转直下的秘密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人类从未见过的病毒,稍有放松可能功亏一篑。最近,新加坡疫情形势逆势反弹,最多的一天新增了1426例确诊患者。4月1日,新加坡的累计确诊病例只有1000例,随后新增确诊人数一路攀升,累计确诊病例已破万,直到现在还未看到”刹车”的势头。

这也促使新加坡的防疫政策也出现了重大调整,包括关闭全国非必要工作场所、所有学校实行居家学习等等。连佩戴口罩的立场,也开始改为在公众场所必须强制佩戴。作为拥有较成熟防控体系、且被称赞”抗疫模范”的国家,新加坡的疫情防控形势为何发生突变了呢?

(1) 庞大数量的劳工在抗疫过程中被忽视

忽视对庞大外籍劳工的重视是新加坡疫情二次爆发的主要原因。过去几周,外籍劳工病例成为了新加坡主要新增病例的来源。在4月20日新增的1426患者中,仅有16例为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其余几乎是外籍劳工。

由于本国人口有限,新加坡一直都吸纳大量外籍劳工,来解决本土劳动力短缺。数据显示,2019年,新加坡总人口约为570万人,其中近140万为外来工作人士。

其中,约有20多万从事底层工作的外籍务工人员,他们居住在当地拥挤的43处集体宿舍,每处集体宿舍可容纳3000至2万人不等,很多工人只能共用厨房、厕所、洗手间等设施,整体卫生情况较差,不可能保持合理的社交距离,这为疫情的传播创造了天然有利的条件。

目前,在43处集体宿舍楼中,至少有17处宿舍楼出现感染病例,其中9座宿舍楼已经被隔离。值得一提的是,集体宿舍之前就曾爆发过水痘、登革热和寨卡等传染病。有分析称,忽视对劳工的疫情保护工作,是再次引爆疫情的关键原因。新加坡非政府组织”客工亦重”的副主席区伟鹏无奈表示,”在新加坡的整个经济模式之中,我们倾向于忽视住在岛上的那100万人(外籍劳工)。”

(2)过于自由的生活环境助推疫情复发

尽管新加坡针对疫情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干预病毒传播,但照常宽松的社会生活环境始终给病毒传播带来了一定风险,比如人与人减少接触,完全依赖民众自觉、不倡导民众佩戴口罩等,这些都给新加坡防疫工作带来了难题。

3月10日,新加坡卫生部表示,个别民众身体出现疑似症状,仍继续参加社交活动,这一行为是很多社区传播病例出现的主要原因。3月24日,该部再提到,每天仍然有大约1000人出国旅行,这增加了其他居民的染病危险。

面对确诊患者和密切接触者,新加坡拥有广泛检测、追踪和阻断的能力,但是过于自由的开放环境却影响了后期疫情防控的持续有效。一旦有许多无症状者被遗漏,那么病毒在没有实施”封城”的新加坡传播速度就会变快。如今,新加坡也开始检测身体无异常的疑似病例。

(3)防疫政策跟不上境外大幅输入风险

在境外输入病例还不多的时候,新加坡拥有追踪和隔离一定数量患者的能力,能够将病例控制在社区中,不过随着欧美等海外国家疫情逐渐恶化,新加坡原本的防疫策略跟不上海外第二轮病例输入带来的严重社区感染。

新加坡不够严厉的入境措施,一定程度放大了这种风险。直到3月13日,新加坡才要求14天内去过疫情高发区的人士,将收到14天的居家通知,而此时许多国家已经处于疫情大暴发的前夕。3月18日以后,新加坡才决定收紧持有工作签证者、海外旅客的入境政策。

随着累计确诊病例进一步增多,新加坡继续在入境防疫上加码。3月22日,新加坡宣布拒绝所有游客入境;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长期准证持有者只要入境,必须自我隔离14天。再到后来,新加坡又对人员聚集、娱乐场所营业、指定地点隔离、学生上学等多个方面升级了更严格的措施。

这种走一步看一步的做法,给新加坡的疫情防控带来了灵活性、减少了对民众带来不便,避免对经济造成很大损失,但却错失了最佳疫情防控的时间节点,给疫情二次爆发增添了不确定的风险。

3、经济高度依赖国外,新加坡不容许再”试错”

受全球经贸环境变化、以及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2019年,新加坡的经济增速已大幅放缓至0.7%,仅为2018年的三分之一,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低。

作为高度外向型经济体,新加坡的经济与世界密不可分,目前新加坡是东南亚航空港、商贸旅游中心,也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东盟跨国公司总部聚集地。

基于与世界经济高度联系,新加坡在疫情防控初期一直坚持”外松内紧”的处理原则,尽可能减少抗疫手段对经济带来更严重的冲击。然而,事与愿违,新加坡在防控过程中的漏洞终究还是对经济带来了进一步影响。

国内市场狭小使得新加坡经济高度依赖对外贸易,2018年出口占新加坡GDP的比重高达27%。如今,在全球疫情扩散之下,许多国家的经济活动都陷入了停摆状态,新加坡的外需一时间也急剧缩水。根据国际机构IHS Markit的数据,新加坡的整体经济采购经理指数(PMI)从2月份的47下跌至33.3,远远低于50的扩张值,生产活动处于大幅萎缩状态。

旅游业是新加坡经济的”顶梁柱”之一,在疫情中也损失惨重。在3月最后一周,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的乘客量下滑了98%,受此影响,新加坡航空业也削减了96%的运力。由于新加坡已收紧边境管制,旅游行业的处境更不言而喻。

强制关闭非必要服务行业、以及要求民众减少聚集,将进一步打击新加坡的内需。在之前疫情的影响下,第一季度,新加坡建筑业比上季度收缩了22.9%,服务业环比收缩了15.9%。

马来西亚银行金英证券经济师蔡学敏指出,关闭非必要服务将导致新加坡仅一个月就损失100亿元,相当于GDP的2%,全年失业的人数可能达到15~20万人。目前,受消费大幅减少影响,衡量物价整体变动的新加坡3月份核心通货膨胀率已跌至-0.2%。

在此背景下,新加坡的经济明显下滑不可避免。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新加坡的GDP同比下跌2.2%,创下2009年以来最大降幅。今年3月,新加坡曾将全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4%~-1%”区间,但从现在更严厉的防疫手段来看,经济受打击的程度将不止于此。

为了应对疫情对经济与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截至目前,新加坡共出台了三轮财政援助拨款方案,总规模高达599亿新元(约合2974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新加坡一年GDP的12%,以帮助企业、个人和卫生机构渡过难关。这也是新加坡历史上最大的财政援助计划。另外,新加坡还将动用210亿新元的国家储备金进行额外援助。

这次新加坡的抗疫形势变化说明了最薄弱的环节往往决定着成败的关键。在新形势下,新加坡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称长痛不如短痛,只有先阻断病毒传播,才有可能重启经济、迈向复苏。然而,即便新加坡将疫情再次控制,恐怕也难以轻易恢复经济,毕竟疫情面前,没有一个国家是一座孤岛,对经济高度外部市场的新加坡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