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讯)为了赢得未来工业的竞争,美国政府推行了差异化产业扶持政策,逼得欧洲砸钱入局,但这场“补贴战”,有人很吃力。
8月14日,《华尔街日报》发文讨论“新世界秩序中的经济失败者”,以英国和新加坡为例,称这些付不起巨额补贴的国家正在这场竞争中处于落后位置。
在美国佐治亚州的推动下,韩国企业韩华集团子公司Qcells在道尔顿市建造了西半球最大的太阳能工厂。(图源:路透社)
文章称,巨额补贴和日益加剧的保护主义正在颠覆数十年的自由贸易政策:美国推出的针对电池制造、太阳能设备和其他绿色技术的税收抵免政策正在吸引大量资金流入美国;欧盟正试图以“绿色协议产业计划”作为回应;日本政府和几家大银行6月宣布启动一项“绿色转型”计划,目标是未来十年内吸引超过150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5万亿元)的去碳化投资。
《华尔街日报》声称,这些动作都是在努力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因为中国在电池和关键矿产领域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在各国产业政策层出不穷的新时代,一些规模较小的“玩家”被大经济体甩在了身后。
美国资产管理公司TCW Group新兴市场董事总经理、前美国财政部官员戴维·洛文杰(David Loevinger)称,“整个世界正变得更加封闭,远离开放的贸易和投资”,他认为,欧洲、美国在与中国打“补贴竞赛”,而“这场比赛的输家是财政资源较少的较贫穷经济体”。
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额(图源:《华尔街日报》;注:欧盟数据不包括卢森堡;数据来源:联合国)
文章称,这些国家很多在过去几十年的自由贸易中吃到了红利,但在产业补贴战打响后却处于不利地位,并以英国和新加坡为例,称这两个国家在提供补贴方面缺乏与最大经济集团竞争的规模。
图源:《纽约时报》
英国已经吃了些闷亏,不少在该国创立的公司开始去北美建厂。英国锂离子电池硅材料开发商Nexeon在牛津附近开发了相关技术,但该公司将第一家商业工厂设在韩国,下一步可能在北美建厂。
“不在英国,很遗憾。”Nexeon首席执行官斯科特·布朗(Scott Brown)称,如果没看到英国政府对电池行业提供更多支持,这种情况不会改变。
文章称,全球贸易的转变发生在英国尴尬的时刻,该国自2020年“脱欧”以来,失去了欧盟这个庞大的单一市场的支持,一直在努力开辟其在全球经济中的新路径。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气候经济学家杰诺特·瓦格纳(Gernot Wagner)称:“英国举行脱欧公投时,没人会想到美国的工业政策会重来。”
现在,英国政府面临着来自国内方方面面的压力,被要求用振兴产业战略来响应全球经济“干预主义”的转变。
此前一直宣称不会参与“补贴竞赛”的英国的确行动了,它在7月19日宣布,为捷豹路虎的母公司印度塔塔集团的新能源电池工厂提供5亿英镑(约合46亿人民币)的补贴。但其绿色补贴的整体规模还是远远落后于美国。
英国财政大臣杰里米·亨特承诺将在今年秋季公布英国的应对措施,但他试图降低人们的预期,称英国不会“在某种扭曲的全球补贴竞赛中与我们的朋友和盟友针锋相对”。他表示,英国将把资金投向英国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领域。
资料图:英国财政大臣杰里米·亨特(图源:路透社)
至于新加坡,该国第一副总理黄循财在最近一次政治集会上对支持者说:“让我直截了当地告诉你们:我们出不起比那些大人物更高的价格。”
此外,受到美国差异化产业扶持政策威胁的还有印度尼西亚等新兴市场。印尼本来雄心勃勃,希望利用其丰富的镍资源,跻身全球领先的电池产业行列。但是,美国去年推出的所谓《通胀削减法》浇灭了印尼的梦想。
美国《通胀削减法》涉及总金额约7400亿美元,扩大了税收抵免范围,但大搞歧视性补贴措施,引发“补贴竞赛”。根据该法案,美国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最高可享受7500美元的税收补贴,但前提是汽车组装环节必须在北美完成。同时,汽车电池零部件和电池的关键矿物也必须有一定比例在美国或与美国签有自贸协定的国家生产。
印尼被这种歧视性补贴政策挡在了门外。“我们拥有所有的自然资源,我们有劳动力,我们是一个民主国家,”印尼工商会主席阿尔贾德·拉吉德称,“请不要关闭我们。”
当地时间2023年7月28日,印度尼西亚南苏拉威西岛,一名工人走在由淡水河谷印尼分公司运营的索罗瓦科镍加工厂前。(图源:视觉中国)
《华尔街日报》称,美国作为补贴战的“领头羊”,正在经历投资热潮,并援引联合国的数据称,美国去年吸收了全球约22%的外国直接投资,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吸收国。
欧盟则在准备自己的一揽子支持计划,放宽成员国对工业的补贴限制。欧盟计划到2030年关键技术本土制造能力达到40%,包括太阳能设备、风力涡轮机和电池。
其实,全球早就苦美歧视性补贴久矣。去年11月,正在美国访问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见美国国会议员时直言,美国的《通胀削减法》相关措施对欧洲企业而言“极具攻击性”,是在以损害欧洲利益的方式解决美国的问题。
今年7月,彭博社以“补贴战升级,美国盟友要么被迫掏钱,要么出局”为题发文称,拜登的产业政策开启了一场全球竞赛,使得美国与盟友间关系紧张,预算吃紧,并让数额空前的公共资金流入私营企业,引发质疑。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前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一针见血地指出,拜登政府的做法具有“讽刺意味,近乎虚伪”,美国一直单方面批评中国“补贴”,但现在又把大家都拉下水。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