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美国大选投票日为何总在星期二?(附视频)

美国大选投票日为何总在星期二?

第58届美国总统大选投票日将于11月8日星期二举行。纵观近年来美国大选投票日,都选在11月第一个星期一后的第一个星期二(如果11月1日是星期一那么最早11月2日就可以投票,如果11月1日是星期二,那么最早11月8日才可以投票)。为什么会特地选星期二作为投票日?

为什么选在11月初?

据美国《侨报》报道,18~19世纪的美国还处于农业社会阶段,农业人口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选举投票时间的选择要考虑到农民的作息规律,保证农民群体充分参与投票。春季农民忙于播种,夏季忙于田间劳作,冬季的暴风雪等寒冻气象会使得道路行走艰难,影响选民到站点投票的积极性。因此11月初的农忙过后,成了农民参与投票最合适的时间段。

为什么选在星期二?

11月1日是西方的万圣节,作为当时的重要宗教节日,许多选民要在这天参加教会活动,如果这天是星期二就不适合举行选举。另一方面,在18~19世纪的美国,商人们往往习惯于在月底或月初进行账务结算,而这有可能导致各类债务纠纷从而影响选民心情和投票的积极性。所以投票日定为了11月第一个星期一之后的星期二。

星期二作为美国大选投票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当年是为了使更多的美国选民参与投票。而在现代社会,星期二作为投票日似乎并不能算是完美的决定。在历史上,也有不少民间组织和联邦众议员等呼吁改革美国投票制度,但最后都因为各种原因不了了之。因此,今年11月8日的美国大选投票日也将延续投票日传统。

美国选举过程有哪些“套路”?

视频:http://video.thepaper.cn/video/0/18/532.mp4

在美剧中有许多描绘选举过程的片段。不论是从竞选人宣布参选还是到电视政治辩论,每一个细节都能折射出选举人和团队的别有用心。为了获得更高的支持率,一些“套路”已经在选举过程中孕育而生。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刁大明博士是这样解释的:

片段一:宣布参选

如果说竞选是一场真人秀的话,那么,宣布参选肯定就是最为关键的第一场首秀。

为了时间更为广泛且更为准确的宣传效果,宣布参选一定需要方方面面的细节把控,时间、地点,甚至是段落里提到的穿着都需要精心设计。比如,宣布的时间点一定不要与重大新闻撞车,甚至不要选择周末或者假日,以免失去足够的媒体注意;再如在地点上,往往会反应强烈的竞选意图,比如2008年大选中,奥巴马就在2007年2月10日选择在伊利诺伊州斯普林菲尔德市的旧州议会大厦前正式宣布参选,而亚伯拉罕-林肯也是于1858年在这座大厦前宣布了参选总统,奥巴马对地点的选择显然是暗示一种历史的传承。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互联网选举时代的到来,通过网络宣布参选的做法也越发流行。比如,2007年1月20日,希拉里就通过自己的网站宣布参选,而2015年4月12日,她更是在youtube上发布了一则宣布竞选的视频。互联网宣布的方式事实上打破了时间、地点甚至是形象的束缚。

片段二:电视辩论

电视辩论是面对大众选民的公开竞选。

我们看到镜头里伴随着三位候选人唇枪舌战的是一群不同肤色、性别乃至年龄段的观众在利用手中的反应器表达自己的感受。这就意味着,其实美国竞选中与其说存在是非黑白的真问题,不如说一切都是选民如何认为的真议题,换言之,不在乎事实如何,更在乎选民的感受与想法。这就意味着,候选人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取悦选民,而非真正拿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所以当一位候选人谈到青年人、谈到未来,毫无成本地描摹美好前景时,得到了极大的选民认可度。

片段三:实际投票率的持续走低

这个片段中展现了投票日当天的一些现实情况,即选民的实际投票率。

即便民调数据再好,如果投票日选民都不出来投票的话,其结果势必与民调大相径庭。由于全美的投票日基本上是在星期二,那天是工作日,所以其实选民不去投票也并不是太意外的事情。比如,美国总统选举的投票率持续低于60%,最近的2008年大选和2012年大选的数字分别为57.1%和54.9%,而片段中的县检察官的选举可能还会再低。有很多影响投票率的因素,比如天气,试想如果是大雨、飓风甚至是暴雪的话,自然就会出现低投票率。再如就是片段中提到的堵车情况,选民的确可能直接调转车头回家而不去投票。当然人为因素也很常见,比如片段中展现的,操纵选民预期,如果比较权威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人物反复强调某位候选人必然当选,或者该候选人在民调中大幅度领先的情况下,他的支持选民自然会认为即便自己不参与,候选人也完全可以顺利当选,进而就会产生群体缺席投票的现象,极可能导致候选人的意外落败。

为什么美国大选拿下这些州就算赢了?

视频:http://video.thepaper.cn/video/0/18/520.mp4

在美国大选中,除了支持共和党的红州和支持民主党的蓝州,还有一些所谓的“摇摆州”。如何赢得那些“关键摇摆州”选民的支持历来是总统候选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因为这往往决定了竞选的成败。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刁大明博士是这样解释的:

片段一:摇摆州,少数选民左右的大选结果

这个片段反映的是美国大选中的摇摆州。

由于除了缅因和内布拉斯加两州之外,美国大多数州采取了胜者全得的原则来决定选举人团的结果,所以就酿成了俄亥俄这样的所谓“关键摇摆州”的奇特现象。在驴象两党的框架下,多数州在一定时期内具有较为稳定的政党倾向,比如加利福尼亚州目前是民主党的票仓,而得克萨斯州则是共和党的地盘。这就导致了在大选中,占据全美人口八分之一的加州和十分之一的得州肯定会分别归入相应政党,也就不会是两党候选人关注的地区。反而是如佛罗里达、俄亥俄、北卡罗来纳、内华达、艾奥瓦、新墨西哥等州,虽然仅占全美五分之一,但却成了两党候选人制胜绝杀的必争之地。在这些所谓的关键摇摆州中,具有18张选举人团的俄亥俄的确是极为关键的。统计显示,1896年到2012年的30次总统选举中,赢得俄亥俄州而最终却没有获胜的情况只有1944年和1960年两次,可见其决定性意义。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段落中菲利普·霍夫曼扮演的幕僚说,“游戏就结束了”,可见俄亥俄的重要性。值得关注的是,在目前的2016年大选中,希拉里和特朗普在俄亥俄的选情也十分焦灼,甚至一度特朗普略有优势,这次俄亥俄是延续神奇记录还是出现例外,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片段二:初选民意表达上的误差

这个段落完整展现了艾奥瓦的“党团会议初选”(caucus)中一个会议点的具体操作情形。

被划分到一个选区的某一党选民们都可以参与该选区的本党党团会议初选,而会议的地点多为学校的操场、运动场等可以容纳多人活动机会的开放式场所。党团会议,不同于一般投票,在开会过程中,所有人都有明确支持者,第一轮站队后,支持者人数最少的一方就会被告知需要支持其他候选人,这样周而复始,几轮下来,最终产生获得最多支持的人选。段落中提到的需要30个人的支持,也就是最为基本的门槛水平的支持者规模。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式会耗费大量时间,进而对参政热情且时间相对宽裕的年轻人而言,可能会参与颇多,但对那些具有生活压力的中产阶层而言,则可能没有精力参与,这也就造成了初选中民意表达上的误差。曾经有研究分析了奥巴马和希拉里在2008年初选中的差距就是在这种党团会议上,奥巴马因为更受年轻人拥戴,所以赢得了更多党团会议方式初选的州。

我们为读者提供各类资讯外,也为大家提供各类新加坡留学等资讯,及如何在新加坡中英文业余学习(课程可申请政府津贴),中英文教学会计ACCA课程,精品雅思班,提升学历等

我们还专设马来西亚碧桂园–森林城市一日游和澳洲留学业务

欢迎电话:84258441,添加微信:jasonjuven

童老师 

扫二维码关注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