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盘点丨2018年,重庆民政十件大事值得铭记

2018年,全市民政系统聚力跨越,紧盯柴米油盐、关心百姓冷暖,集中力量办了一批得民心、顺民意的大事实事,民政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在保障基本民生、维护人民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欣喜的看到,民政正在改变着越来越多普通民众的生活方式,民政也正影响越来越多普通人的生活方式。

1

广泛开展“兴调研转作风促落实”行动

2018年2月23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要求,重庆市民政局印发《重庆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兴调研转作风促落实”调研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对全市民政系统“兴调研转作风促落实”行动进行统筹部署。明确了“乡村振兴、城市提升,大爱民政、创新前行”调研主题和33个调研方向,指导全市民政系统开展调研。围绕民政重点难点问题形成《城市特殊困难群众救助帮扶专题调查报告》《全面推进重庆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加强城市社区治理提升城市美誉度》等33篇调研成果,为民政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提供依据。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创新开展“知见查办、作风转变”主题党日活动,围绕社会救助、殡葬管理、养老服务等十大领域业务分别制定“必须知、必须见、必须查、必须办”实施细则,民政行风政风持续向好。围绕市委“三大攻坚战”“八项行动计划”、市政府工作报告、年度工作要求,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打造责任清、履责实、督责严、考责硬的落实链条,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2

推进中新养老服务项目合作

2018年,我市将养老服务项目纳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重点示范项目予以全面推进。一是加强项目合作商谈。2018年1月3日,新加坡企业发展局中国司重庆办事处先后与重庆市民政局就合作养老项目进行了对接,表达了新加坡在养老服务领域与重庆合作的强烈意愿,并热情欢迎重庆市组队赴新加坡进行项目洽谈。二是加强项目合作考察。2018年3月28日—30日,新加坡宜康医疗保健集团等实力养老机构来渝洽谈养老服务合作事宜,并对重庆市爱心庄园项目、重庆旅投集团统景项目等养老项目进行了学习考察。2018年 4月22—26日,我市组织部分养老机构赴新加坡参加了中新(重庆)康养旅游项目合作推介会,并向新加坡投资商们推介了14个养老合作项目。三是签署中新养老服务合作谅解备忘录。2018年8月28日,市民政局与新加坡宜康医疗保健集团签署养老服务国际交流合作谅解备忘录,就规划设计、运营管理、医养护理、教育培训等养老服务项目达成友好合作。四是开展养老人才教育培训。2018年9月26—30日,新加坡组织一批养老服务专家来渝开展养老人才教育培训,对我市250名养老院长进行了专业培训。

3

国务院通报我市为

全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省市

2018年4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对2017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国办发〔2018〕28号),表彰重庆市为全国落实养老服务业支持政策积极主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的省市。通报指出,国务院对2017年落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深化创新驱动、优化营商环境、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25个省(区、市)、82个市(地、州、盟)、1116个县(市、区、旗)等予以督查激励,相应采取24项奖励支持措施。其中:2018年对推进养老项目建设成效明显的省(市)在安排年度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时,在原有投资分配基础上增加5%的奖励;对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成效明显的省(市),在安排年度福利彩票公益金补助地方老年人福利类项目资金时,通过工作绩效因素(占10%的权重)予以资金倾斜。

4

挂牌“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

2018年7月5日,“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签约授牌仪式在重庆大学举行,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将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市民政局等纳入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范围,标志着正式建立政策理论研究战略合作伙伴关系。3家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围绕当前民政政策理论研究的若干重点难点问题、国内外民政政策理论研究的视角以及我市民政政策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加强对重庆民政发展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的深度研究,深化民政领域中规律性、前瞻性和引领性工作的探索研究,强化对民政重点业务和关键环节的创新研究,形成了一批“覆盖全市、辐射西部、全国率先”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政策创制成果。

5

我市与国家康复辅具

研究中心签订备忘录

2018年6月13日,市民政局与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签订了推进重庆地区康复辅具产业综合创新示范工作合作备忘录。备忘录约定,2018年到2020年期间,双方将在康复辅具产业的政策研究、标准制定、产品检测认证、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搭建、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推进重庆地区康复辅具研发、应用、评定工作,促进重庆康复辅具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加快国内康复辅具产业的发展探索模式、积累经验、提供示范。签订合作备忘录有利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贫困的残疾人、优抚群体,以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需求,实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进人民福祉;有利于搭建面向重庆乃至西南地区的康复辅助器具和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和全体消费者的公共服务聚集区,助推我市康复辅具产业快速、良性发展。

6

我市发出首张特别法人“身份证

2018年1月19日,市民政局为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龙寿路社区居民委员会颁发了全市首张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特别法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这意味着,我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正式获得特别法人“身份证”。有了“身份证”,村委会和居委会可独立自主参与经济社会活动,享有法定权利并承担法定义务,解决了他们在办理诸如土地确权申请、车辆购置和报废等事项的不畅问题。同时,村委会和居委会作为独立法人后,也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截至2018年底,全市3099个居民委员会和8040个村民委员会全部取得特别法人“身份证”,进一步提高了城乡社区治理社会化、法制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7

民政部推广我市基层社区治理

“三事分流”工作法

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中,我市探索并逐步完善出“三事分流”工作法,即政府管理事项和基本公共服务是大事,由政府部门负责解决;社区公共事项及公益服务是小事,由村(居)委会为主导,社区自治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单位等共同解决;居民和个人的事务是私事,由政府引导群众自行解决或寻求市场服务。近年来,“三事分流”工作法在市级相关部门的推动下,从区县走向全市,引起民政部的高度重视,得到全国社区治理专家的好评。2014年,“三事分流”经验被民政部评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十大创新成果”。2015年,南岸区成功申报“全国第三批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2018年10月,民政部在我市召开全国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能力建设示范培训班,向全国推广“三事分流”工作法创新经验。

8

举办第十三届中国(重庆)老年产业

博览会暨养老服务业发展高峰论坛

2018年11月9日至11月11日,第十三届中国(重庆)老年产业博览会暨养老服务业发展高峰论坛在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以“新时代 新养老 新生活”为主题,组织邀请了智慧养老、医养结合、旅居养老、治疗、康复设备、护理、辅具用品、老年金融、旅游、休闲文化等市内外民政、医疗、养老服务、养老产业金融投资等企事业单位的各界精英,多视角、深层次地审视行业发展现状,探讨未来趋势,分享探索经验,推动老年产业快速发展。据统计,老博会共吸引采购商4200人,现场成交金额2790万元,达成意向合作协议72份,协议金额2.1亿元。

9

重庆民政机构改革平稳有序

2018年10月21日,市委市政府印发《重庆市机构改革方案》(渝委发〔2018〕53号),将市民政局退役军人优抚安置职责划归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救灾职责划归市应急管理局,医疗救助职责划归市医疗保障局,老龄职责划归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坚决拥护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对机构改革的部署要求,全面推进机构转隶工作。截至2018年底,市民政局原有涉及的优抚、安置、双拥、军供、军休、荣军院管理、救灾减灾服务、医疗救助、老龄工作等职能已按时全面转隶相关机构和单位,整个工作平稳有序。

10

重庆市民政局与山东省民政厅签订

《社会组织扶贫协作框架协议》

2018年12月27日,重庆市民政局与山东省民政厅签订《社会组织扶贫协作框架协议》。《协议》就渝鲁社会组织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相关事项进行了明确。重庆市民政局和山东省民政厅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由山东省招募20家左右省管社会组织与重庆市属性相同或相近的社会组织建立协作帮扶联系,为重庆重点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提供支持。二是在山东省相关帮扶市、县(区)与重庆市相关被帮扶区县结对开展扶贫协作的基础上,结对地区民政局协调本地社会组织建立对口合作关系,支持重庆相关区县加强社会组织服务能力建设。三是建立社会组织协作培训机制,加强两地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人员及社会组织负责人培训合作,每年确定1—2个专题,在山东举办1—2期培训班,为重庆相关区县培训社会组织管理干部和社会组织负责人。截至2018年底,山东鲁渝扶贫协作项目共收到捐赠收入2540万元,已拨付重庆市2440万元。山东2个省级社会组织和8个市的社会组织分别对我市7个区县实施了帮扶,帮扶到位资金达170多万元。为促进重庆市残疾人扶贫工作,山东省扶贫开发基金会捐赠120万元,专项用于支持帮扶重庆14个贫困区县的建档立卡残疾贫困人口。

来源丨重庆市民政局

供稿丨政策法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