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疫情之下,IT人才在新加坡处境如何?

|在微信中搜索小坡生活 小程序,查看新加坡生活分类信息|
新加坡政府一向致力于吸引全球领先的跨国企业(如500强)前来投资,为国人创造就业机会,同时也培育了不少成功的政联公司。IT人才* 是各大企业发展业务必要的支柱,在国小人少的新加坡更是“老板的宠儿兼烦恼”。而外资企业往往是最尖端科技的领头羊,为新加坡的年青才子提供训练平台和参与开发新科技的机会。
新加坡人力部统计显示,2020年共雇用IT人才11万1千人,而且每年正以约10%速度增长壮大。
疫情考验劳资关系,IT人才也难免面对冲击。笔者做了一个小调查,尝试让读者有机会看一看我国的IT人才在新冠疫情之下的处境。
笔者有幸得到三家具代表性的大公司的IT部门经理,参与此项调查,他们来自两家跨国企业(日资和荷资)和一家本地银行。
他们当中两名是40岁年龄层的男性,另一名是30岁年龄层的女性,三人都是华籍新加坡人。在IT业界,一般都说“巅峰在35岁”,因此,上了40岁就应该爬上去做经理,才是出世之道。
由此可见,这三位都是不错的人才,在打拼过之后,都步上了新的台阶,每个月都带着不错的工资回家。他们的年收入分别是25万元、15万元和12万元,是属于高薪白领阶级,都是公司里的栋梁。

(图源:pixabay)

不同公司,不同的待遇
那么,在新冠疫情第一年之内三间公司的业绩如何?公司又如何奖励或照顾他们的员工呢?
第一家公司是一家本地银行,每年从4月1日开始派发新的薪资。这家银行在前所未有的疫情冲击之下,2020年的传统业务量急剧下降,但是从金融产品服务方面挽回了不少。因此,2020年度的最终业绩表现是“微降”,今年4月时发出花红1至4个月,加薪率为1%至5%不等。公司不但负起稳定约20万员工的就业,还适当地奖赏表现优异的人才。
第二家是一间荷资跨国企业,每年从1月1日开始派发新的薪资。该公司是网购科技时代的新宠儿,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他们的全球业务带来冲击,但是他们的支付网关服务(Payment Gateway Service)却是一枝独秀,为整体业务取得平衡,对比疫情之前2019年的好表现,竟然得到了个“平”字,显示了这家公司的实力和潜力!公司因此决定让新加坡员工加薪6%!(该公司没有花红制),在抢夺网络科技人才的游戏中,让旗下的精英们心服口服,留下来为公司奋力前进。
第三家是一间日资跨国企业,经营电子产品。当新加坡政府在2020年4月7日宣布实行阻断措施之后,在新加坡的子公司让全体工作人员改为居家办公。不久,这间新加坡的子公司就以疫情为由,宣布7月将冻结工资。当时全世界一片混乱,乖顺的新加坡人向来都只会说“Yes”,默默地忍受。紧跟着,公司突然间在11月宣布裁退约20名员工,包括5名IT工程师。两个月后的2021年2月,日本总公司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集团扭转乾坤,创下史上最高净利!紧接着在3月向财经记者透露将在夏天发给日本员工7个月花红!
新加坡的子公司是负责管理亚太区十几个国家营销业务的总部,由于早在几年前就投资在电商上,疫情期间人人上网购物,总营业额也创下新高,为东京总公司的漂亮业绩作出了重要贡献。正当新加坡员工们在梦想着今年7月可能得到“高额”花红的时候,人事部发出来的通告却是再次裁员IT工程师25名!而梦中的花红则只有2个半月,加薪也仅有2%。
在笔者采访的三家公司之中,这家日本子公司的IT员工的处境最为惨淡、最没有逻辑。“小步裁员”是大公司的一种策略,既可以避免惊动有关方面,也让员工无可奈何,即便是心不服也口不服,却又无处可以伸冤。
这家日资公司,为何在业绩创新高的情况下,在人人都在挣扎求生的时候裁员呢?新加坡政府不是提供了各种辅助金,鼓励雇主保留员工吗?希望这只能是个案,说明同人不同命,IT 人才并非全是天之骄子!
切要善于选择雇主
从上述三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疫情期间IT工程师的不同际遇。从宏观来看,IT工程师是吃香的职业。职场对IT人才的需求正在增长中,平均薪水是普通白领的几倍。不过,奉劝诸君,在选择雇主的时候,要小心辨别“会跑的马”和“不会跑的马”;当然,更要确保不会遇上刻薄的雇主。
各行各业都需要IT人才,综观业界的口碑,笔者认为理想雇主有以下两大类:
(1)国企或政联公司:重视而且积极运用IT,高薪体制而且不会胡乱裁员;
(2)网络科技领跑公司:鼓励创新,重视成效,薪酬与业绩挂钩,可得高于业界平均的年薪。
奉劝各位避免走进夕阳行业,夕阳公司的商品市场多被“中国制造”的产品所压缩,IT人才被利用来削减在新加坡的运作成本,以至薪金和工作条件都大为逊色。
祝愿我们的IT人才在反反复复的新冠疫情冲击下,能够乘风破浪,闯出一条自己的康庄大道!
注*:IT人才是指信息通讯科技(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软件与硬件开发和维修工程师,分析师,项目经理,部门经理等。
(稿件内容及作者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本媒体立场,文责自负)

本文刊载于《怡和世纪》2021年10月第45期。作者为《怡和世纪》编委林少彬,曾任新加坡信息科技管理协会副会长 。

《怡和世纪》是新加坡百年历史的华人俱乐部怡和轩所出版发行的综合杂志,含时事观点、金融财经、人文史地,也设有艺文栏目,是本地文化圈的心血之作。

《怡和世纪》已办刊十年,现推出珍藏版合集(12期到44期)共33本,仅售10套,每套售价260新币。也欢迎订阅新刊,每年3期,单本订阅价格10新币,全年订阅(3期)24新币。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联系《怡和世纪》发行部门,亦欢迎海外订阅。

详情请电邮垂询:eehoehean@gmail.com

网站:www.eehoehean.org

官网:www.yiheshiji.com

<新加坡眼粉丝福利>

在新加坡眼APP上,仅需20金币即可兑换《怡和世纪》杂志珍藏版一期,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兑换。

相关阅读:

  • 除了肺炎,两年疫情还让许多人患上了心理疾病……

  • 新加坡顶级华人俱乐部怡和轩,成立百余年,秘史初次公开

  • 尝过“南洋三味”吗?李光耀母亲传授的米暹、鱼翅黄金糕、 中鲁肉骨茶

编辑:VV

《新加坡眼》视频号你关注了吗?

点击下面视频,可以看到更丰富的内容!

或直接搜”新加坡眼“也可以找到我们的视频号~

新加坡眼推荐搜索关键词列表:IT就业新加坡就业环境小坡生活 | 房屋租售 | 二手闲置 | 求职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