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狮城辣妈经验分享:小孩语言发展要抓住这些关键点

(点击关注“新加坡眼”,输入“雅思”“汇款”等关键词获得相关信息。)

最近这次的江南九天游,看尽美景享尽美食之余,最大的收获是经过一个缓慢进步的平台期,迎来了21个月广广的语言爆发新高峰,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理解有模仿,有交流还有表达。

▲(示意图)

对于小孩的语言发育,我们常常听说:

女孩的语言发育比男孩早

语言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很大

耐心点,到时候就都会说了

我知道很多父母都是表面上都很淡定,可私底下却着急得很,暗地里使劲,可是,有些坑你不避开,越努力越事倍功半。

01

不需要特别使用“宝宝语言”

“宝宝语言”是什么?“宝宝语言”就是不少人常说的叠词和人为过度简化了的词语或句子。

很多人认为小孩学习语言应该从简单到复杂,一开始说的很复杂会给小孩带来太大的挑战,小孩接受不了。

宝宝学习语言的过程从简单到复杂是合理的,因为一般情况下学习的过程就是从单个词语到多个词语组合,再到多个词语组成的短句,最后是完整的句子。

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儿童就像一块海绵。学习语言的过程除了受基因遗传的影响,它还和周围环境以及小孩本身的性格天性和思维能力相关。家长能够干预的主要是周围环境。

芝加哥大学曾经在2002年做过一个系统研究,他们发现在跟儿童交流的过程中使用完成以及复杂的句子而不是“宝宝语言”,有助于小孩理解和掌握复杂的句子。他们在幼儿园进行了调查,A班的老师经常使用复杂完整的句子,B班的老师则使用简单的语言跟小孩交流,结果A班的小孩掌握复杂语言的速度比B班要快接近两倍。类似的研究和结论也被普渡大学学者取得。

儿童就像一块海绵,绝对不要低估他们的学习能力。我们不需要特别使用“宝宝语言,而吸引宝宝注意和正确引导的诀窍是:

  • 以使用夸张的音调和表情而不是“宝宝语言”

  • 发音清楚词语或者句子简洁而不是人为简化

  • 丰富的语言环境很重要,让小孩接触不同的词语和句子结构

02

输入也要输出

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注重输入的很多,也就是经常跟小孩重复某些词语,而聆听小孩输出的却很少。输出的方式有被动和主动。

被动的方式可以通过询问的方式达到。刚开始说话的时候,我们着重于直接重复词语以及使用肯定句,而重复的词语里面又会从日常生活接触到的名词开始,这些都是很正常合理的。

但如果我们稍微调整一下词语结构,在名词的基础上加入动词以及使用问句,让小孩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表达的前提是理解,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与外界交流,所以适当使用问句,就是引导交流的一个形式。

我们输入——提供学习素材,也要记得让小孩输出——

  • 开始的时候可以询问是否的问题,比如“要不要”、“是不是”等

  • 逐渐过渡到提出一些需要简单回答的问题,比如“喜欢苹果还是香蕉”

  • 扩充词汇,有名词也有动词,使用句子描述自己或者小孩的行为

03

环境刺激的重要性

1970年有一个轰动语言学习权威届的事件发生,一名叫做“Genie”的小女孩被人发现,小女孩从出生到被人发现都处在一种与世隔绝的环境中,被绑在椅子上或者关在笼子里。在她13岁的时候她掌握的语言只有20多个词语。尽管后来社工和心理学家花了很大的功夫,Genie的语言交流能力收到的损伤仍然没能够恢复。

美国的儿童健康和人类发展国家学会(NICHD)发现儿童在高质量的养育环境中能够掌握比较多的词汇量和较复杂的语言技巧。

环境刺激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在广广的语言发展过程中,我们会反思和总结,我们发现在没有大变化的日常生活,我们使用的语言其实是相对单调,如果不是人为注意引入新的词汇或者句子,基本上某些词是经常重复,比如“洗澡啦”、“吃饭了”、“广广上学”、“鸡蛋”等等。

这次旅行给了我们另类的意义和启发。

这次旅行提供了一个时间持续较长的特殊生活环境——

这个环境轻松愉快:爸爸妈妈一直陪玩…

有很多新鲜事物:泛舟西湖、永福禅寺、溪流湖泊、丝绸博物馆…

彻底地释放小宇宙:爬楼梯、坐电梯、酒店蹦跶、尽情奔跑…

▲(示意图)

之前在香港短途旅行的时候广广就学会了回应“是不是”和“要不要”的问题,而这次江南行广词汇量则是突然暴增,而且喜欢学诗歌和唱英文歌等等。

学习语言的关键点不在于成人的单调重复,而应该让小孩回归到精彩的环境中,接受不同的刺激。

帮助小孩语言发展有不少方法和技巧,这里没有细细地展开,这里只讨论重要的关键点,抓住这些关键点才会事半功倍。

(感谢作者授权新加坡眼发布,想和作者交流育儿感悟以及实践经验,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小广成长记。)

欢迎关注新加坡眼®,新加坡最大的自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