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灵敏书单 | 2021年度好书推荐合辑

“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英]弗兰西斯·培根《论读书》

2021年,我每周都坚持用视频的方式来解读和推荐自己看过的好书,内容涉猎广泛,包括国际关系、世界史、经济学、社会学、金融理财等等,积累至今,已有近五十本(套)。

过去,也有不少朋友希望我列出书单,现在就精选其中的一部分,并辅以文字简介送给大家。如需要购买可以移步至抖音平台#好书推荐#栏目。(抖音号:zhaolingmin)

2022年,希望各位都能在高质量的阅读中收获满满!

一、世界史&人类文明史

《古希腊文明的光芒》

本书作者是与易中天齐名的武汉大学名师,古希腊历史文化方面的专家,赵林老师。读罢此书,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关于古希腊政治制度的内容,特别是对雅典民主的描写,雅典民主是今天西方民主制度的起源,我们所熟知的任期制、比例代表制、议会制,包括法院的陪审制度等等,都起源于距今2600年前的雅典;雅典虽小,却产生了对后世文明影响巨大的政治形态。

当然,雅典的民主也有其局限性,它只能在一种小国寡民的状态下才能推行。而且每件事都要取决于多数人的意志,也会产生所谓“多数人的暴政”,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苏格拉底之死,他实际上是雅典人一人一票决定的。

年轻的时候,我可能热衷于对这种情况进行价值判断,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但是到了今天,我更想知道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别,他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又是如何此消彼长的?只有清楚了这些逻辑和机制层面的东西,才能帮助我们更理性平和的看待我们所身处的世界,而不是一味的骄傲自大,或者妄自菲薄。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丝绸之路指的是从古代的长安出发,经过中亚,到中东和地中海沿岸的商贸通道,从张骞开辟丝绸之路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丝绸之路经历了哪些变迁?

这本书是一本恢弘巨著,内容涉及整个中东、中亚的宗教、经济和历史,以及受其影响之下的整个世界的文明变迁史。作者彼德·弗兰克潘对史料的搜集和驾驭能力,让人叹为观止,把一个个的人物和故事串起来,阅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甚至可以说是酣畅淋漓。

《人类简史》

《未来简史》《今日简史》

“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这是关于人生最经典和最深刻的三个问题,我们每天忙忙碌碌,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很多人终其一生,其实也没有想得太明白。以色列的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的“简史三部曲”:《人类简史》《未来简史》和《今日简史》,可以说是把这三个问题讲得特别清楚的一套书。这套书从2017年到现在,短短4年间,在国内已经进行了47次印刷,应该说已经经过了时间和读者的考验。

《征服与革命中的阿拉伯人:1516年至今》

阿拉伯世界是如何由盛转衰,落到今天这个地步的?本书作者尤金·罗根是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的教授,也是研究中东历史的世界级权威。阿拉伯世界是如何由盛转衰,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之所以选择1516这一年,是有特殊原因的。

1258年,阿巴斯王朝被蒙古大军所灭,末代哈里发被杀。他的一个叔叔逃到了埃及,担任了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名义上的统治者。到了1517年1月,新崛起的奥斯曼帝国征服了马穆鲁克王朝。

也就是说,从1516年开始,阿拉伯世界进入到一个集中应对外部挑战的新时代。先是奥斯曼帝国统治的400年,接着是英法殖民者的到来,然后是美苏争霸;最近几十年,则是美国霸权的时代。

在这500年里,阿拉伯人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无所作为。他们实际上做了很多的努力,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和起义,也做了很多改革方面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进步。但是更多的是失望和泪水。

《犹太人三千年》

《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

《以色列的军事强国密码》

三本书来自不同的出版社,这个组合是我们这里独有的,之所以做这样的组合,是想通过由大到小,由历史文化到政治军事,这样一种层层递进的方式,一方面让大家了解以色列和犹太人的历史和现状,另一方面也回答大家心中长久以来的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以色列能够独霸中东?为什么4亿阿拉伯人打不过1000万以色列人?为什么犹太人能这么聪明和成功,产生这么多的诺贝尔奖得主和商业巨子、媒体巨头等等。

《贝克德意志史》

大部分中国人应该对德国都有比较好的印象,有人喜欢德国人的踏实低调,有人欣赏德国面对二战历史诚实忏悔的态度,有人羡慕德国的高端制造业,也有人是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粉丝……那么德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套书由7本人物传记组成,他们都是德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分别是:

法兰克王国的国王查理曼大帝,翻译成德语就是卡尔大帝;宗教改革的倡导者马丁路德和约翰·加尔文;普鲁士王国的国王腓特烈大帝;普鲁士的宰相俾斯麦;二战之后的两位德国总理康拉德·阿登纳和维利·勃兰特。把这七人的生平串起来,其实就是一部简明的德国历史。

《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

该书的作者塔米姆·安萨利是美国籍的阿富汗人,他的父亲是阿富汗第一代留学生,他本人是记者,经常到阿富汗,跟这个社会有非常深入的连接。在这本书里边,安萨利回顾了阿富汗自1747年建国以来200多年的历史,包括历任国王的所作所为,英帝国、苏联、美国的入侵,塔利班的上台等等,宏观论述中间夹杂着历史故事、个人见闻、评述,以及亲戚朋友的经历和遭遇,写得非常生动和轻松,有别于一般的史论和纯个人化的游记。

安萨利认为,理解阿富汗的密码在于它的乡村社会。因为复杂的地理格局,阿富汗的乡村其实是一个个的独立王国,阿富汗本质上就是一个乡村共和国。阿富汗历史上的改革措施之所以没能推行下去,根本原因在于,它们往往只是喀布尔精英自说自话的游戏,没有深入到阿富汗的乡村社会,很容易风过了无痕。

于是在外人看来,阿富汗的一切似乎是“无规则游戏”,但实际上,阿富汗社会有自己的游戏规则,这个规则是无形的,没有写在纸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长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才能够掌握。

《广场与高塔》

在意大利中部城市锡耶纳的市中心,有两座建于14世纪的建筑:坎波广场和曼尼亚塔楼。坎波广场是供市民休息、做生意、交换信息的地方;曼尼亚塔楼旁边是市政厅,代表的统治这座城市的正式的权力结构。

本书作者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认为,高塔代表着几千年来统治人类社会的等级秩序和权力结构,广场则代表着市民社会所形成的自发秩序,两者如影随形,它们之间的博弈和争斗,才是人类社会权力游戏的真相。

以广场和高塔的博弈为主线,作者重新诠释了几千年来的人类历史,从古代的人类社会,到启蒙运动、宗教改革、工业革命,再到英国的殖民统治、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冷战、苏联的解体、911事件、2008年的金融危机、特朗普的上台、英国脱欧、互联网巨头的崛起等等。这本书也揭开了光明会、耶稣会、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神秘面纱,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正确看待阴谋论。

《千年文明史》

《千年帝国史》《千年金融史》

这套书分为三本,内容各自独立,又互相有关照和支撑。

第一本,千年文明史。人类历史不仅仅是革命和战争,还包括哲学,宗教,艺术,审美等等,作者正是从这些地方出发,以小见大,选取了那些对今天的人类历史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故事,读起来妙趣盎然。

第二本,千年帝国史,作者选取了历史上六个著名的帝国、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哈布斯堡王朝、俄罗斯帝国,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帝国,对他们让多民族共处的统治术进行了总结。

第三本千年金融史,作者从金融的角度对人类文明史进行了重新的阐释,讲到了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金融,也讲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金融,以及近代以来的东印度公司、南海泡沫、郁金香泡沫,一直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作者认为金融才是决定文明兴衰和国家兴亡的最底层的密码。

二、国际关系&政治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大棋局》《大国政治的悲剧》

《美国自由的两面性》《注定一战》

大国的竞争,战略是很重要的部分,也就是说你不仅要看到今天、明天和后天,还要看到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的世界,早做准备,推动世界向你期待的方向发展。

这是一套美国战略家们写的书,总共是五本。按照第一次出版的顺序,第一本是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亨廷顿生前是哈佛大学的教授,这本书写于1968年,当时很多发展中国家刚刚摆脱殖民统治,但是很快陷入到政治上的混乱和纷争当中,亨廷顿分析了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认为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最需要的其实是强大的政府。

第二本《大棋局》,它的作者是布热津斯基。这本书是1997年写的,布热津斯基认为,欧亚大陆才是全球国际战略的核心,美国远离欧亚大陆,这是它的优势,也是它的不足。如何经略好欧亚大陆,对美国的霸权至关重要。那么美国应该如何跟欧亚大陆上的大国,特别是俄罗斯和中国相处?这本书提出了很多的洞见。

第三本《大国政治的悲剧》,它的作者是芝加哥大学的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这本书写于2001年。米尔斯海默认为国际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丛林状态,国家一切要靠自己,所有国家都在追求安全感,追求权力。所以,国与国之间的斗争和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他预言21世纪注定是一个不太平的世界。

第四本《美国自由的两面性》,这本书的作者阿奇斯拉那出生于肯尼亚,现任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教授。他认为美国自建国以来一直有一个矛盾的地方,就是一方面很自由,另一方面这种自由又是建立在其他一些群体的不自由之上的,比如呢,黑人妇女、华人、爱尔兰人、印第安人等等。美国近十年来内政之所以出了很大的问题,原因就在于美国忙着在海外争霸,导致内政不修,导致民粹主义、仇恨政治抬头,这本书刚出版的时候大家还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后来有了奥巴马、特朗普之后,人们才明白了作者的良苦用心。

第五本《注定一战》,作者格雷厄姆·艾利森也是哈佛大学的教授,这本书是2015年出版的。艾利森在这本书里面提出了修昔底德陷阱的概念,他分析了历史上16对崛起中的大国跟守城大国之间的矛盾,其中有12对陷入的战争和冲突,4对避免了冲突。艾利森写这本书其实是呼吁大家关注可能的战争风险,想尽一切办法避免战争的发生。

《中国的选择:中美博弈与战略抉择》

从1971年9月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以来,中美关系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在这半个世纪里边,双方关系有高有低,经历过所谓的“蜜月期”,也有很多的艰难时刻;最近几年,因为中国国力迅速上升。美国在不安全感的驱使之下,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无理打压,很多人担心中美关系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甚至会爆发很严重的冲突。

那么中美之间的实力对比到底如何,双方关系会走向何方、会如何演变?本书作者是新加坡学者马凯硕,曾担任新加坡驻联合国的代表,也曾是新加坡外交部的常任秘书;目前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的研究员;2019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马凯硕致力于向世界介绍亚洲文化和亚洲价值观。他也是极少数经常在西方主流媒体上替中国说好话的学者,在这本书里边,马凯硕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试图对中美双方进行规劝和调解。

《苏联解体亲历记》

在1970年代,苏联在美苏争霸中还处于攻势,几乎没有人能预料到苏联会在1980年代遭到那么大的困难,然后以那么快的速度解体。

跟历史上大型帝国的坍塌相比,苏联的解体迅速又平静,这一点也是让人相当费解的。那么,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苏联解体是什么造成的?是戈尔巴乔夫的判断失误还是苏联长期积累下来的民族、经济等问题?

本书作者小杰克·F·马特洛克是最后一任美国驻苏联大使,见证了1987年到1991年,苏联解体最关键的那几年。马特洛克是学俄语出身,所有的外交生涯都是在苏联和周边的东欧国家度过的。退休之后,他又在好几所大学从事苏联方面的研究,所以这套书既有外交官的擅长感,也有学者的纵深感。

三、经济学&社会经济史

《逃不开的经济周期》

康德拉季耶夫是上个世纪20、30年代的一位苏联经济学家,他通过研究发现,资本主义经济存在从48年到60年的一个波动周期,每个周期都会有“上升-繁荣-萧条-衰退”四个阶段。这个理论能够解释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的很多现象,包括煤老板的出现,包括房地产的勃兴,包括科技公司的崛起,包括近些年来娱乐产业的发展等等,所以在国内有非常多的拥趸。

既然经济周期这么重要,如何识别经济周期?如何从周期里边发现趋势、从趋势里边得到红利?

这套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主要偏重的是经济周期的历史和理论,回顾了过去几百年的历次经济周期,发生了什么事情,各国政府是如何应对的?形成了哪些经济周期的理论?这些理论对今天有什么样的指导意义?

下册主要偏重趋势和策略。作者回顾了2008年以来的世界经济,总结了8个领域的40种主要的盈利模式,对7个主要的资产市场进行了分析,这7个市场包括房地产、金融、大宗商品、新能源信息、科技、生物、科技和奢侈品。

《魔鬼经济学》

《魔鬼经济学》是经济学著作,却是采取的侦探小说的写作方式,层层递进、抽丝剥茧,颠覆了很多既定认知,揭示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真相和世界真实的运作规律。

这套书对训练我们的思维方式非常有帮助。人们往往因为突破不了既定思维方式的束缚,人云亦云,没有办法做到真正的独立思考。那么如何才能独立思考?作者在这套书的第三本里边专门阐释了这个问题,提供了很多的思路,其中至关重要的有两点:

第一点就是要承认自己的无知。第二点就是要像孩子一样的思考,因为孩子有无穷无尽的好奇心,同时他们的心中没有偏见,不会像大人那样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世界,这样反而不容易被别人所忽悠,更容易逼近世界的真相。

《美元真相——追踪一美元的全球治理》

美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信用货币,也是美国霸权的象征,同时是全球范围内接受度最高的国际货币,流通中的美元现钞有一半是在美国之外。另外,美元还是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贸易中最经常被采用的支付手段,从一双鞋到一桶石油,多数情况下都是用美元来定价的。

美元是如何从美国走到全世界,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的?本书作者美国经济学家达尔辛妮·大卫在书中讲了一个非常复杂和惊心动魄的故事,美元是如何从美国到中国,再到尼日利亚、印度、伊拉克、俄罗斯、德国、英国,然后回到美国的。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关于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热点问题的小型百科全书,涉及到全球化、贸易战、汇率、关税、英国脱欧、欧洲难民危机、全球军火贸易、石油大米这些大宗商品的交易等等几乎你能够想到的所有国际热点经济问题,在这本书里边都有所涉及。

《贫穷的本质》+《好的经济学》

这套书由一对印度的诺奖得主夫妇所写,它们畅销全球,也出现在了盖茨和巴菲特的书单上。在《贫穷的本质》里边,作者探讨了一个让人觉得有点沉重的话题,那就是为什么我们摆脱不了贫穷?

关于穷人有很多的行为,似乎让人大惑不解。诸如明明吃不饱饭,却要生那么多的孩子;明明负债累累,需要在子女的婚事上花那么多的钱;明明身体不好,还要吃那么多的垃圾食品。很多人因此认为,穷人短视是咎由自取。

两位作者就认为,这些看似不合理的行为,其实是穷人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做出的理性选择,他们有他们的不得已。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去除那种自上而下的救世主的心理,设身处地的了解穷人真正的想法和痛点,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而不是仅仅发钱了事。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这套书的作者是三位学术大牛,领衔的是麻省理工大学经济系的教授达龙·阿西莫格鲁。它的内容非常丰富,很少长篇大论,一般先是从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着手,引出相关的经济学概念和理论;书中的例子都与时俱进,结合了最新的互联网经济和共享经济的内容,更容易引发今天读者的共鸣,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雅俗共赏,这是相当不容易的。

《失序:机器人时代与全球大变革》

本书作者理查德·鲍德温曾任职于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他的博士导师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在这本书里边,鲍德温认为机器取代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这次的特别之处在于:

一方面波及面很广,未来几十年,现存的工作岗位大概有60%会彻底消失。其次,以前的变革波及的主要是蓝领工人,而这次蓝领和白领同时受到了威胁。同时,人工智能和人类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人工智能擅长的是有确定答案的、有规律可循的事情,而人类擅长的是深度思考、情感表达、沟通的能力。所以,人工智能不可能完全取代人。

《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本书作者斯文·贝克特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他以棉花为主线,串起了一部资本主义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串起了一部人类的近代史。

在这部书里边,印度的农民、英国的工厂主、非洲的奴隶、美洲的种植园主纷纷粉墨登场,上演了一部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历史大戏。此书在2015年一经出版就好评如潮,获奖无数,是公认的杰作。

《黑金:石油帝国的兴衰与世界秩序的改变》

本书的作者马修·奥扎诺是法国很有名的记者,他从古代中国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人们对石油的无意识使用讲起。再到19世纪后期,石油工业在美国的诞生,一直到近些年的页岩革命,中间穿插了很多的事件和人物,系统的总结和回顾了石油工业的历史,也回答了石油是如何产生的,石油枯竭论等一系列的问题。

在这本书里边,我们会看到石油巨头是如何充当了大国博弈的工具和抓手,又如何推动和影响了从伊朗革命到伊拉克战争这一系列重大的国际事件。更让人惊讶的是,很多我们熟知的、看起来德高望重的西方政治人物,都跟石油工业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四、金融&理财

《金融逻辑》+《金融投资课》

如何提高对于金融产品的认知?著名的金融学家陈志武教授的这套书一方面从金融角度对我们熟知的事物、现象、人物进行了重新的解读和诠释,很多地方让人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另一方面,对于具体金融产品的介绍也是事无巨细,股票、基金、债券、股权、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都有涉及,公募、私募、主动型基金、被动型基金,甚至连如何挑选基金经理都有。

这套书没有任何具体的投资方面的推荐,而是希望读者形成自己的金融思维和财富思维,也就是说,它教的是方法论。这套书可以做为一个家庭的财商普及读本。

《财富的逻辑》+《24堂财富课》

1978年,中国的人均GDP是385美元,GDP总量居于世界第十位。40年之后的2019年,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距离12000多美元的高收入国家门槛只有一步之遥,GDpP总量跃升到世界第二位,普遍预测会在10年之内上升到第一位。

这些毫无疑问是巨大的经济奇迹,这个奇迹是如何造就的?作者陈志武教授认为在农业社会,中国人同样是起早贪黑,但只能获得温饱而已。而最近40年却出现了财富的涌流,根本的原因是极大的拓展了财富的三个维度:

第一个是深度,也就是生产力的提升,第二个是广度,也就是参与了全球化的进程,把商品卖到全世界。第三个是长度,也就是金融市场的作用。当然,这些因素的实现需要很多支撑性的条件,这些条件是什么?陈教授也做了非常系统的分析。

《财务自由之路》1-3册

这套书的作者是德国顶级的理财大师博多·舍费尔,他认为我们每个人的财务状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财务保障、财务安全和财务自由。

所谓的财务保障就是你要有一笔备用金,能够覆盖6到12个月的开支,以防失业。财务安全,就是你要攒一笔钱,靠这笔钱的利息能够维持日常生活。财务自由,就是过上你理想中的生活所需要的金钱搏斗。

舍费尔认为,即便你目前负债累累,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和规划仍然可能跨越三个阶段,达到财务自由的状态。

五、人物

《曼德拉狱中来信》

曼德拉在中国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他是伟人,也有人认为他毁了南非。如何相对客观的去了解一个人,比较可行的途径是阅读其私人的书信往来,更能代表一个人的真情实感,以及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本书涵盖了从1962年8月到1990年2月,曼德拉被监禁27年半期间写的所有书信,大部分是写给妻子、子女、亲戚朋友的;也有少数是写给监狱当局,要求改善待遇。

在书里边他特别强调,“重要的不是有什么样的灾难落在你头上,而是你如何应对它。”在给妻子的信中提到,“即便是面对敌人,我们也不应该恶言相向,任何时候都应该礼貌温和的待人。”

《从头开始:星巴克之父的人生信条和经营哲学》

本书的作者是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他不是讲自己创办星巴克的商业成功故事,而是讲他对很多社会问题的思考;如何通过星巴克这个平台,解决这些问题;如何通过帮助别人,来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原生家庭取得和解。

本书文笔非常细腻生动,舒尔茨也没有回避自己的失误、挫折,还有内心的挣扎,跟那些夸夸其谈的传记相比,这本书的真诚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

1985年,史蒂芬·施瓦茨曼离开了雷曼兄弟,跟朋友彼得森一起创办了一家私募股权公司。如今它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私募股权公司,管理的资金超过了5500亿美元,名字叫黑石。创办人史蒂芬·施瓦茨曼也有一个中文名字叫苏世民,他后来给清华大学捐了1亿美元,创办了苏世民书院。

苏世民出生于美国费城的一个普通的亚麻布商人,家庭背景很一般,他后来能创办黑石,被称为“华尔街之王”,主要是个人奋斗的结果。当然,苏世民的奋斗过程也是充满了艰难挫折,有很多心如死灰的时刻,以至于他曾说:“他理解不了那些连续创业的人,因为创业是如此的艰难,一次就够了。”

这本书里边总结和剖析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也谈了对投资和企业管理的看法。很多看法冲击了人们既定的思维方式。

六、美国观察

《推特治国》

本书作者是美国两位很著名的政治学家,一位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政治学讲座教授保罗·皮尔森,另一位是耶鲁大学的政治学讲座教授雅各布·哈克。他们在学术上都很有成就,同时经常合作写一些揭发美国政治弊端的畅销书,这本书是他们的最新作品。《推特治国》不是讲特朗普推特治国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而是分析此现象背后的深层次机理,也就是当下美国的财阀统治和严重的不平等。

《简斯维尔:一个美国故事》

简斯维尔是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一座城市,也是美国铁锈地带的一个缩影。本书所呈现的是,在时代巨轮的碾压之下,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人和家庭的命运沉浮。作者艾米·戈德斯坦是获过普利策奖的著名记者,她花了两年时间,在简斯维尔进行实地采访,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才得以出版这本佳作。

美国工人远在万里之外,我们为什么要关注他们的命运呢?一方面,这有助于我们理解美国这几年所发生的变化;另一方面,阅读这本书时,每个人都会有非常强烈的代入感,因为我们身处一个剧变的时代,像父辈那样在一个机构工作至退休,这样的事已经越来越少了。

所以对一个普通人而言,面对时代的剧变,所能做的无非就是保持警觉,注意吸收新知识和新技能,增加自己的能力,不留恋舒适地带,随时准备转变人生的赛道——这恐怕是我们这一代人,以及之后好几代人的宿命。

《移民与文化》+《美国种族简史》

想了解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不同种族的生存状况,这套书是探讨此话题的经典著作。两本书的作者是同一人,美国著名的黑人经济学家托马斯·索维尔。

第一本《移民与文化》,主要是从全球的视角,解读不同的移民群体为什么要离开母国到了新的地方,如何适应,为什么不同的群体适应能力不同,是什么造成的这种差别?第二本《美国种族简史》,主要讲美国内部不同种族的历史和现状,这套书第一次出版是几十年前,中间经过多次修订,一直畅销不衰。

四、社会观察&其它

《种姓与印度教社会》

印度的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种姓,还有大量的不可接触者,或者说贱民。目前前三个种姓占了印度人口的11%,首陀罗占了45%,剩下的都是贱民。很多人会觉得很奇怪,既然低种姓占了印度人口的绝大多数,为什么他们不联合起来把种姓制度废除掉。不合理的种姓制度为什么能够延续3500年?本书将为你解开谜团。

《透视世界:国家地理万物地图》

本书的两位作者花了五年的时间寻访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博物馆、学者和收藏家,找到了200多张之前从来没有被公开的各种各样的地图。除了苏联人绘制的秘密地图外,还包含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葛底斯堡战役中南军和北军每天所处位置的地图;美国当年想要修建的尼加拉瓜运河的地图,以及二战诺曼底战役之前盟军所绘制的三维地图;早年各种各样以地球为宇宙中心所绘制的地图。同时,本书中也以故事的方式对每一张地图的来龙去脉和意义进行了说明。所以,它不仅是一本地图集,也是一本世界知识的百科全书。

《蹦极》

截至2020年1月,中国已经和180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驻外使领馆的数量位居世界第一,这些使领馆很多是建在非洲、南太平洋岛国等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那么在这些地方常住的中国外交官,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蹦极》,这是中国的第一本外交小说,讲了一个虚拟的故事,一个叫钟良的中国外交官,被派到一个叫吉多的热带岛国去建设中国大使馆。

作者卢山其实是一位真正的外交官,他的真名叫杨优明,早年曾经在欧洲、北美、拉美、非洲等地方常驻,也曾经在剑桥大学获得哲学硕士学位。所以这本书的内容虽然是虚构的,但是却是以作者的真实外交生涯作为基础。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