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漫行土耳其8 — 彩虹之城之伊斯坦布尔


去而复返

再次回到伊斯坦布尔,我们换了一个三星级的酒店Sirkeci Park Hotel。通常来说,伊斯坦布尔的星级酒店大都价格不菲,我们也是运气好,刚好发现这个酒店在Agoda上打折,价格虽然还是偏高但可以承受,于是最后几天的住宿就定在了这里。体验下来的结果,实在比之前的Grand Mark Hotel好太多。首先是我们终于坐到了真正的专车接机,来机场接我们的是一辆老式的奔驰商务车;其次,房间大且设施齐备,终于脱离了那种摊开皮箱就没有什么站立空间的窘境;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个酒店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好,步行5分钟即可到达蓝色清真寺、圣索菲亚大教堂和托普卡帕宫等重要景点,走出巷口即是古尔哈玉公园的入口,也有有轨电车T1线的站头,我们在接下来两天的伊斯坦布尔市区游中充分体会了这个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而赞不绝口。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我们返回伊斯坦布尔的那一天,一年一度的穆斯林斋月开始了,也刚好是那一天,备受人民尊重的土耳其前总统因病逝世,在前往酒店的路上,可以看到很多地方降了半旗致哀。这是低调而忧伤的季节,作为游客的我们虽然不至于受此影响,却仍应加倍的谨言慎行。

在圣索菲亚大教堂门口的流动售票车上购买好博物馆卡,我们的伊斯坦布尔博物馆之旅就正式开始了。

关于伊斯坦布尔和伊斯兰教

伊斯坦布尔是一个十分特别的地方,它的建立者君士坦丁一世,是罗马历史上第一个信奉基督教的皇帝,当时这座城市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因此不难理解,这座穆斯林的城市为什么遍布着各种古老的基督教堂。

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攻陷从而宣布罗马帝国的灭亡,这个基督教宗教信仰中心从此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转而成为伊斯兰教的信仰中心,大大小小的清真寺被逐步建立起来,奥斯曼帝国以此为都,直至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灭亡。1923年,土耳其民主共和国成立,这个大战后新兴的世俗国家,为了跟过去的强权帝国划清界限,决定将君士坦丁堡更名为伊斯坦布尔,放弃这个历史古都,转而定都安卡拉,而伊斯坦布尔从此失去了其作为政治宗教文化中心的位置,成为一个以旅游业为主的历史名城。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从世界各地飞来这里,欣赏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在漫长的历史变迁当中遗留下来的保存完好的古迹。

伊斯兰教对我而言是一个极其陌生的宗教。我对伊斯兰艺术和文明最直观的印象完全来自帕慕克的小说《我的名字叫做红》,对书中有关伊斯兰精细画艺术和其从业者生活状况的描述尤其印象深刻。伊斯兰的教义禁止任何形式的对偶像的刻画和膜拜,因此在清真寺里,我们不会看到在基督教堂里常常会看到的规模恢弘的壁画和雕塑;穆斯林崇尚精细艺术,以谦卑为美德而鄙视任何形式的彰显个人风格,因此我们在参观奥斯曼皇宫和清真寺的时候,地毯灯罩,墙砖瓷器,精细的花纹无所不在,那些花纹,细细密密而无微不至,周而复始而又气象万千,人们无法辨识这是谁,因为什么创造了它,它有什么故事,要传达什么样的感情。处女座强迫症重症患者表示这些花纹相当的治愈,深受迷惑了。

圣索菲亚大教堂(Hagia Sophia)

走进教堂门口的时候,听到一个美国游客大声地在问他的导游,这到底是教堂还是清真寺啊?我相信所有看到圣索菲亚大教堂的人都会有这种疑惑,这座教堂的心酸史,其实又何尝不是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的缩影呢?

圣索菲亚大教堂建于公元532年,建造者是一位物理学家,他依据古希腊力学理论设计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拜占庭圆顶,用精美的镶嵌壁画装饰得整个教堂金碧辉煌,在随后的一千年里,圣索菲亚大教堂一直保持着世界上最大教堂的地位,直至塞维利亚的圣母主教座堂建成而取而代之。

在漫长的岁月里,圣索菲亚大教堂经历多次严重的损坏随即又被修复,观察仔细的游客仍可以轻易的在拱门和穹顶接缝处发现那些不甚规则的线条。

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沦陷,这个城市从此被穆斯林占领,圣索菲亚大教堂因此被改造为清真寺,地面的饰品被厚厚的地毯所覆盖,精美的镶嵌画被石膏所掩埋,随之装饰以伊斯兰书法作品及有着细密花纹的瓷砖,教堂周遭立起四座高耸的宣礼塔。

直至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教堂终于被改为博物馆,地毯被移走,精美的镶嵌画再次重见天日,教堂成为了今天这个兼具教堂和清真寺特征的模样。

排队的人那叫一个多呀,持博物馆卡不是有特别的快捷通道么?为什么持团队票的也跟我们挤在一起,甚至比临时购票入场的队伍还长呀?走进教堂,内厅还可以看到一些脚手架显示教堂依然在被修葺。

最为值得一看的是二楼的回廊,那里有好多幅保存良好的精美的镶嵌壁画。

地下水宫(Basilica Cistern)

从圣索菲亚大教堂走出来,穿过一个小的十字路口,就可以找到地下水宫的入口,这里不可以使用博物馆卡,持卡也没有任何优惠,然而是非常值得一看的景点。

君士坦丁大帝在君士坦丁堡建都之后,建设了规模庞大包罗万有的大皇宫,地下水宫最初就是作为大皇宫的蓄水池而建立的,数百根大圆柱支撑出一个巨大的地下空间,清澈的泉水通过专门的渠道集中到这里,以满足整个大皇宫的用水需求。

盛夏季节来参观地下水宫是很舒服的事情,水宫里凉凉的,水汽也相当的重,我们顺着架起的木质平台一直走到水宫深处,四周林立的巨大圆柱在昏暗的灯光照射下很有些魔幻的效果。在水宫深处,我们看到这样的柱基,邪恶的美杜莎的头颅以颠倒的姿势支撑着水宫的巨柱,在这样的灯光照耀下充满了邪恶感。

大皇宫镶嵌画博物馆(Great Palace Mosaics Museum)

我们寻找这个博物馆的入口颇花了一些时间,主要是它的入口深藏在阿拉斯塔巴扎中,很不起眼。

这是一个精致而安静的博物馆,持博物馆卡可免费进入参观,可前来参观的人并不多。这个博物馆展出了考古学家们在对大皇宫区域的挖掘当中,发现的当年装饰在地面上和廊柱上的大量的镶嵌画。

博物馆还颇具用心的力图给游客还原出当时的环境,美丽的镶嵌画铺在地下一层的地面上和游廊的墙壁上,游客则行走在上方的游廊上参观,颇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些镶嵌画大都以自然界的动物,神灵和人类为主题,细密的瓷砖拼合成各种场景和图案,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行走在这样的博物馆里,我们不禁联想到当年大皇宫的奢华,皇族嫔妃们的婆娑衣影,曾如何优美地扫过这样的马赛克地面呢?

托普卡帕宫及后宫(Topkapı Sarayı and Harem)

这也是一个旅行团必游的重量级景点,好在面积很大,进去之后除了一些室内面积较小的珍宝馆人满为患之外,基本上还算是空旷。

我们搞错了方向,在入口的时候不得不再次跟一个站在路边,貌似导游的人确认了一下,他随即问我们,需要导游么?我笑笑说不要,他就立刻说,Enjoy your time……though I don’t know how much you would be able to see……(祝您参观愉快,可是估计您啥都看不懂……)虽然他的话有些伤人,可是必须承认,如果真心要对这个皇宫做一次彻底的参观并了解其中的背景知识,一个本地导游绝对是必须的。而没有导游的我们的确是只能走马观花看看热闹罢了。

奥斯曼帝国征服君士坦丁堡后,发现大皇宫在多次的战乱洗劫之后已经是一片废墟,于是决定在其基础上修建托普卡帕宫,随后历代苏丹在这里居住,直到十九世纪,当时的苏丹把皇宫迁到博斯普鲁斯海峡边上新建的多玛巴赫切宫(Dolmabahçe Palace,又名新皇宫)。托普卡帕宫因此也被称为老皇宫。

皇宫很大,分为好几个庭院,据说昔日曾有超过4000人居住于此,可以想见奥斯曼内宫的规模。比较吸引我们的是那些珍宝馆,展出历代苏丹的各类收藏,可惜不能照相。

此外就是一些空旷的装饰着有着细密花纹瓷砖的冰冷的房间。

老实说这些参观并不舒服,瓷砖给我冰冷的感觉,想象当年那些拥有绝世容颜的嫔妃们曾在这里居住直到终老,为了一个男人的宠幸而勾心斗角无所不为,而居住在同样冰冷的房间里的苏丹们,这样的环境下如何能享受权利和金钱带来的快乐?

最美的一个部分是外苑的一个观景台,那里可以远眺博斯普鲁斯海峡。

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Istanbul Archaeology Museums)

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就在托普卡帕宫的旁边,它所在的建筑物原本是属于托普卡帕宫的外庭。

第一眼看到这个博物馆感觉并不起眼,右手边的主楼考古博物馆区仍在修葺,被白色的幕布包裹得密密实实,好在内部展厅仍在对外开放。持博物馆卡可以免费进入参观,门票并不算贵,然而参观者寥寥。可是对我们而言,这个博物馆比托普卡帕宫实在有趣得多。

整个博物馆分为三个展区,除了正在维修的主楼之外,还有古代东方博物馆区和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区。每个展区都藏品丰富,让我们流连忘返。

我最喜欢的,是伊斯兰艺术部分的那些精致的精细画,细细密密的花纹刻画在书页上、陶瓷上,甚至米粒和小碎石上,令人叹为观止,而考古区的那些希腊雕塑和装饰精美的石棺则是老公的最爱。

遗憾的是,或许是场馆有限,我们看到有些精美的雕塑和石棺居然被随意的堆在庭院当中任其日晒雨淋,甚至凌乱的摆放在厕所门口的空地上,实在是让人扼腕可惜。

柯拉教堂(Chora Church)

凭博物馆卡,我们还参观了柯拉教堂。

柯拉教堂距离景点集中的蓝色清真寺区略有些远,乘坐T4到Edirnekapı站下车,在轻轨站咨询一下站内服务人员即可得到一张简单的地图,按图索骥步行约5分钟即可到达。

这个小小的教堂内壁几乎全部被金色的镶嵌画所覆盖,有些残败却依然色泽鲜艳,那制作于几百年前的精美图画实在令人流连忘返。

我们还顺道参观了另外两个清真寺。

马尔·希南(Mimar Sinan)

其实在伊斯坦布尔,久负盛名的清真寺比比皆是,尤其是著名的奥斯曼建筑师米马尔·希南的那些作品,相对于人满为患的蓝色清真寺,这些清真寺做工精美,环境宜人,游人适中,更能静下心来参观体验。

年轻时代的希南是基督徒,应征入伍后改信伊斯兰教,这或许是他的思想比传统的穆斯林要来的开放和包容得多的原因。希南穷尽其漫长的一生,只求建造出让人们与神灵交流的空间 – 这让我立刻联想到圣家堂的建筑师高迪和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师米开朗基罗 –  “这个神是基督教的神也好,是伊斯兰教的神也好,叫什么名字都无所谓,一个神,只不过是被人为的加上了各种名字。”

我猜想希南心目中理想的祈祷所,应该是有巨大穹顶的,光线充足的,朴实美观的,身在其中的人们必然舒适和愉悦;室内当然要有良好的传音系统,使阿訇传教的声音可以清晰的传遍清真寺内外,共鸣于人们的心灵。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完善了穹顶工艺,增加更多的窗户,墙壁上埋入瓦罐以增加回音效果。他做了无数次尝试,试图建造一个超越圣索菲亚大教堂的穹顶,他晚年所建造的,位于埃迪尔內的塞利米耶清真寺,是他事业的顶峰,然而遗憾的是这个清真寺的穹顶依然无法超越圣索菲亚大教堂。

米赫里马赫苏丹清真寺(Mihrimah Sultan Mosque)

这个清真寺就在T4线Edirnekapı站的旁边,在参观完柯拉教堂之后,我们顺道参观了这座美丽的清真寺。

这座清真寺是希南早期的作品,受当年的苏丹苏莱曼一世的独生女儿米赫里马赫苏丹娜的委托而建。虽然是他的早期作品,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希南大师独特务实的设计理念及其高超的建筑艺术。

这座清真寺可以说是门可罗雀,我们来到门口的时候,无聊了 许久的门卫十分殷勤地招呼我们脱鞋和包裹头部,鼓励我们进入参观。

这个清真寺给我的感觉和蓝色清真寺完全不一样,整个清真寺的色调十分素雅,地毯依然是红色但花纹十分醒目而简单。

中间照例是一个巨大的穹顶,穹顶及周边开着很多的窗户,均镶嵌着美丽的彩色玻璃,均匀的光线让整个清真寺内部非常的明亮。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清真寺的旁边,是古老的君士坦丁堡城墙(Walls of Constantinople),参观完米赫里马赫苏丹清真寺之后,我们登上城墙,得以从高处饱览伊斯坦布尔的市区风光。

苏莱曼清真寺(Suleymaniye Mosque)

苏莱曼清真寺的地理位置非常的好,它被建在金角湾周边的其中一个山丘上,无论我们在任何宽阔的地方欣赏伊斯坦布尔市区,这个清真寺始终在天际线上处于一个非常醒目的位置,让人无法忽略。

乘坐T1轻轨到大巴扎(Grand Bazaar)站下车,步行走过伊斯坦布尔大学的围墙,大约十五分钟后,这座雄伟的建筑即出现在我们眼前。

这是希南大师重要的作品之一,被誉为伊斯坦布尔最美的清真寺。

据说当年希南大师受命在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最终只用了七年,而指定的建筑地实际上是一个山丘而不是平地。

在这里,希南极具创意的设计了顺势而为以契合山丘和周围的街巷的独特的建筑方案,让这座伟大的清真寺最终成为奥斯曼帝国鼎盛时期的建筑典范。

据说他的墓就在这座清真寺的墓园里,我尝试在错综复杂的墓园里寻找他的墓碑,却遗憾的发现无踪可循。

穿行于他所留下的宏伟建筑,感叹建筑师的别具匠心之余,我们不禁感慨,伟大的人是谦卑的。

尾声

我们的土耳其之旅没有终结于寻找彩虹阶梯……

伊斯坦布尔的彩虹楼梯有很多,主要的几个都在伊斯坦布尔现代博物馆斜对面的山坡上,T1的Tophane站附近,只需沿着轨道走一段,基本上就可以看到。

伊斯坦布尔整个城市地势甚是崎岖,尤其是从海边T1轻轨线,往独立大道走这一段,一路爬坡,动辄就是百多级的陡峭的阶梯,(因此,童鞋们千万不要小看F1和F2线,这两条轻轨线就只有这么短短的一站,然而省却了多少爬山的麻烦啊。)这些灰色的阶梯看起来颇让人沮丧且望而却步,让每天不得不攀爬于其间的居民也颇为无可奈何。

于是一个老爷爷出现了,在女婿的帮助下,他用了一周的时间,把每天爬的楼梯涂成了彩虹,这些灰蒙蒙的楼梯一下子变得生动有趣了起来,居民们都拍手叫好。据说此举还曾经遭到政府的禁止,然而人们对美的追求最终战胜了冷冰冰的禁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仿效,这些彩虹楼梯色彩鲜艳,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们的土耳其之旅没有终结于大巴扎的讨价还价……

我们在寻访清真寺的时候,两次造访大巴扎,然而我们走过的部分几乎还不到它的十分之一。

大巴扎是一个如此巨大的市场,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然而这里真心不是购买手信的好地方 – 我们在大巴扎买了几盒著名的土耳其软糖,拿回来打开发现跟我们在店里尝过的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 如果真心要购买什么做个纪念,讨价还价并认真检查绝对是必须的,运气好的话还可以体验到用中文跟土耳其人讨价的乐趣呢。

我们的土耳其之旅也没有终结于追逐金角湾的落日……

话说我们跟土耳其的落日真心无缘,在卡帕,在安塔利亚,好多次跟落日擦肩而过,最后这一天,我们爬完彩虹楼梯,千辛万苦跑到塔克西姆广场买到女儿心爱的巧克力之后,突然又看到夕阳欲来,于是马上寻找最快的赶往金角湾的路线……然而最终还是遗憾的失之交臂了。

我们追逐着最后的一片霞光,依依不舍地按着快门,然而错过的终究还是错过了。

疲惫而失望的我们,再一次站在金角湾,看着暮色中的苏莱曼清真寺美丽的剪影,有一点恍惚地想到,两周前我们也曾这样面对着它,陶陶然于刚开始的假期,而如今,假期结束,我们漫长的土耳其之旅也该告一段落了。

于是我更愿意将我们的土耳其之旅,终结于那个时刻。

华灯初上时分,我注意到加拉加桥头的新清真寺(Yeni Cami)及远处的苏莱曼清真寺,都在门前的两座宣礼塔之间打出文字形状的灯光,后来查字典知道那是提醒信徒们斋戒时期的戒律,在夜色中,两座清真寺一远一近,一高一矮,威风凛凛。突然,一阵嘹亮的歌声傲然划过伊斯坦布尔的夜空,那是伴随了我们两个星期的昏礼的唱经声,神圣,忧伤,似乎还有些温暖和包容,整个伊斯坦布尔都因此静谧了下来,那歌声在夜空中持续而永恒。

于是一切都结束了,我们告别了伊斯坦布尔,告别了土耳其,告别了美丽的假期,而那美好的记忆将在我们的心中,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