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海底捞创始人蝉联新加坡首富,这本日记里有“秘诀”

前段时间,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夫妇登顶新加坡首富的新闻,再次让海底捞成为舆论讨论的话题。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海底捞变成了一家“网红餐饮”,按照常理来说,能成为“网红餐饮”多半是食物很有特色或者巨好吃,但是海底捞似乎只是普通的火锅,并没有在味道上独占优势,真正让它成为“网红”的是海底捞周到的服务。很多人都说:我去海底捞吃的是火锅吗?我“吃”的是服务!

一家因为服务太好而出名并且将创始人送上首富位置的餐饮企业,无疑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案例。抱着疑惑,我翻开了这本《海底捞店长日记》。

大学毕业应聘服务员,放弃还是留下?

《海底捞店长日记》的作者李顺军,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自己从大学生到服务员,再一路晋升的海底捞工作历程。

2007年,北京,大学毕业生,服务员,月工资1080元。当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就好像看到一个社会底层年轻人的辛酸北漂路。话虽难听,但确实没有几个大学生能接受自己大学毕业,还跟小学毕业的人一起做着服务员的工作,拿着一千块钱的工资,似乎这几年学都白上了,甚至都不敢告诉父母,自己没能成为办公室白领,而是一名火锅店服务员。

李顺军说那段时光是他的低谷期,放弃的念头也在他脑海中闪过,而之所以选择面试服务员,是因为海底捞有完善的晋升机制,只要坚持,很快就能成为领导者,所以便试着应聘服务员。

海底捞为什么能留住人?

真正开始接触海底捞这个企业,作者便被细节打动,一点一点坚定留下来的信念并且有了努力向上爬的信心。而通过作者日记中所记录的内容,我也开始明白海底捞这家企业成功的秘诀,

一、外在的舒适感

首先是干净整洁的培训环境,宿舍里的空调洗衣机,还有伙食里的大鸡腿,这些现在看似简单的日常,对于当时的打工人来说确是极好的待遇。试想一下,独自一人身在异乡,有什么比好的住宿和暖的伙食更让人感到温暖呢?或许海底捞正是抓住了这一点,用外在的温馨感让员工感觉舒适。

二、内在的获得感

当外在条件都满足了员工的需求,接下来便是内部需求了。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渴望被表扬,被优待,被认可,被提拔……而海底捞的培训正好做到了每一点。领导者看得到员工的努力,并且会时时刻刻用实物奖励让员工开心,或许只是一块肥皂,一双鞋,但东西再小,代表的也不是价格,而是价值和获得感。而那些对待员工盛气凌人,态度不好的领导,也会受到责罚,这更让员工感觉自己是被重视的。

三、晋升的满足感

当外在的舒适感和内在的获得感都能满足员工时,员工自然愿意尽心尽力为自己的公司服务,而此时公司也不会亏待他们,这里拥有成熟完善的晋升机制,只要你做的足够好,就可以获得晋升机会,每一个小领导者想要晋升到更高的职位时,必须提前培训接班人,而这个接班人制度就让每一个人都获得了晋升机会,领导不用担心员工抢了自己的位置,相反还要尽心尽力帮助他胜任这个岗位,因为培训人才本身也是一项加分技能。

四、时刻保持危机感

然而晋升机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坐到了高位并不代表就可以高枕无忧,因为只要工作做的不到位,真是分分钟让位给别人,原本在你之上的人,下一秒可能就成为你的手下,所以员工时时刻刻保持危机感,才能不断进步。

五、将员工归属感转化为对顾客的服务

这样一套完整的员工培训流程,背后反应的是这个企业的文化,让员工拥有归属感,才能尽心尽力为企业创造价值,而这个创造价值就在于全心全意服务于顾客,让顾客感到舒适。让顾客感到舒适这一点,海底捞可谓是餐饮业的极致,比如擦鞋服务,比如饭后会为顾客准备点小礼物,这些都是员工曾经感受到的,而这种让他们自身感到舒适的感觉也转移到了客户身上,便是一种共赢。

海底捞还能走多远呢?

《海底捞店长日记》最新出版了十年回望版,当年第一版结局没有揭示的结果也在这一本书中给出了答案,那个面临离开还是留下选择的年轻人,已经给出了他最终的决定,离开,并且怀抱海底捞的优秀企业文化向着更高的地方飞翔。

最近几年,海底捞有很多负面新闻,口碑受到了很大影响,那些优秀的企业文化在传承中还是出现了裂缝,海底捞还能走多远,员工对这一套培训方式能消化吸收多少,都是未知数。就像作者的同事曾经说过,没有人愿意离开海底捞,但是终究是有人离开了。所以,海底捞还能走多远呢?

《海底捞店长日记》中记录的点点滴滴,只要用心去品,就可以领略到这里面所反应的企业管理精髓部分。正是这种通过时间的记录,从一线员工的视角看海底捞,才更能了解这家“网红餐饮”成功的秘诀,取其精华,并且保证能按照正确的路子去发挥,一定会大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