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浴火重生后 有力反哺实体经济——解析恒丰银行的改革发展实践

进入21世纪以来,得益于加入WTO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银行业也迎来了迅猛的发展。与此同时,随着“三期叠加”等内外部因素影响,在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实体经济降杠杆的过程中,区域、机构之间的分化日趋明显,快速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风险开始有所暴露。特别是少数中小银行,由于过度追求规模扩张、风险控制能力建设滞后以及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混乱,存在风险集中释放的压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部门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加快推进问题金融机构的风险化解工作。过去几年中,一些遭遇风险的金融机构,通过不同模式对存量风险进行了处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恒丰银行通过“剥离不良、引进战投”实现涅槃重生,成为中小银行妥善化解风险后有力反哺实体经济的成功范例,值得金融业思考借鉴。

一、改革重组后的涅槃重生

在2019年底完成改革重组的恒丰银行,于近期发布了2021年的年报,相关数据充分反映了这家曾经的高风险机构,在经历了风险化解与全方位改革后涅槃重生,重新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一是规模稳健增长。2021年末,恒丰银行总资产达到12,172.59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近1900亿元,增幅达18.32%;总负债10,995.71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近1600亿元,增幅达16.79%。从2019年到2021年,贷款增长超2000亿元,增幅达46.27%,增幅在业内位居前列。

二是资产质量逐年改善。改革重组后,恒丰银行新投放授信不良资产率保持在0.11%的较低水平,领先于同业。截至2021年末,不良资产余额及不良资产率连续12个季度保持双降。不良率从2019年逐年下降,到2021年末已降到2.12%,考虑到2018年以来新增贷款的较低不良率,2022年该行不良贷款率大概率会降到2%以内。在资产质量持续巩固的同时,恒丰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2021年末,拨备覆盖率达到151.56%,较2018年末大幅提高96.86个百分点。

三是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改革重组以来,恒丰银行盈利状况持续好转。营业收入从2019年的137.63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38.79亿元,增幅高达73.5%;净利润则从2019年的5.99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63.48亿元,复合增长率在股份制银行里名列前茅;平均总资产收益率(ROA)和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从2019年的0.06%和1.83%,分别上升到2021年的0.54%和6.16%,经营效率持续提升。

四是有力反哺实体经济,服务实体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21年末,各项贷款余额6483.45亿元,增幅16.85%,占资产总额的比例提高3.46个百分点,对实体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服务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方面,全行七成以上贷款投放在黄河流域、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区域,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2021年在环渤海地区投放贷款1739.43亿元,在长三角地区投放贷款2536.21亿元,支持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贷款金额同比增长11.9%,粤港澳大湾区贷款金额同比增长34.4%。聚焦支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全国率先落地一批绿色金融创新业务,绿色信贷增速达到140%。精准服务小微企业与个体工商户,普惠贷款余额增速达到50.15%。

五是市场影响力显著提高,监管评价提升。对于改革重组后恒丰银行的经营表现,监管与市场给予了积极评价。2021年,恒丰银行首次进入“中国服务业500强”,排名158位。2021年全球前1000家银行排名中,恒丰银行位列第135位,较上年跃升27位。恒丰银行在业务资质许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21年,恒丰银行获得了11家机构牌照,深圳分行、广州分行正式开业,获批筹建理财子公司、合肥分行,以及设立私人银行部、资金运营中心2家专营机构,一系列新牌照的获得,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监管部门对该行发展成效的认可。

二、改革重组的成功之道

从三年来的发展看,恒丰银行的改革重组,既是在中央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要求下,压实主体责任,多方配合、协同处置重大金融风险的一次成功尝试,也是严格遵循经济规律、金融规律、市场规律开展的高风险机构改革重组,并使之重新成为具有发展生机活力、经营创新力、市场竞争力、风险控制力、价值创造力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开拓创新实践。其中的重要经验归结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分阶段有序推进。恒丰银行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确定了“剥离不良、引进战投、整体上市”三步走改革重组思路,“三步走”中的前两步已于2019年底顺利完成。重组过程中,恒丰银行首先聘请了专业中介机构开展尽职调查和资产评估,将不良资产按照市场价格,一次性剥离给山东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现不良资产真实转让、洁净出表。之后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其中,中央汇金公司入股600亿元、山东省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入股360亿元,新加坡大华银行等老股东跟投40亿元。增资扩股后,恒丰银行总股本增至约1112亿元,在全国银行业位居第五位。2020年、2021年,恒丰银行分别发行了150亿元和80亿元永续债,资本实力进一步增强。增资的同时,股权结构的优化也为完善公司治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注资改制的顺利完成,让恒丰银行成为由地方牵头、通过协议重组方式操作、采取市场化手段实施的全国性商业银行重组案例,打造了以省级党委政府为主导,央地协同、多方联动,合理化解全国性银行机构风险的成功范例。

二是坚持党建引领,完善公司治理。在重组改制过程中,恒丰银行将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内控合规建设作为核心工作内容来抓。首先,坚持党建引领,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恒丰银行把强化党委统一领导摆在突出位置,将党的领导写入公司章程,严格规范党委工作规则,明确党委讨论研究是董事会、高管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实现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其次,重塑治理架构,推动“三会一层”履职尽责。恒丰银行重新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修订了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监事会议事规则,组建了新一届董事会和监事会,充实了高级管理层。此外,充分发挥董事会的科学决策作用,全面落实监事会的监督职责,持续提升高级管理层执行效能,做实了专门委员会的职责。值得一提的是,董、监事通过参加列席各类会议、召开座谈会、牵头课题研究、开展同业调研等多种方式,深度参与全行各项重大决策和经营管理,形成了推动恒丰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合力。通过“三会一层”各司其职,形成高效运行的协同机制,全行科学决策、严格监督、高效执行的水平不断提升。第三,守牢合规底线,筑牢安全发展屏障。恒丰银行牢固树立合规经营理念,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打造稳健审慎文化,通过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推进巴Ⅲ项目群建设,完成I9资产减值模型部署,进一步筑牢高水平风险防控基础。

三是聚焦主业、回归本源,夯实长期发展基础。2019年底重组改制完成后,恒丰银行在战略上聚焦主业、回归本源,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定位,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股改完成后两年来,普惠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实现翻番,绿色信贷比2019年翻了两番,国债承销规模增加了两倍。2021年全年,对公有效客户同比增长18.19%,对公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225亿元。并购、银团、投融资顾问等非承销业务规模同比增长186%,国际业务同期数据创近五年新高。线上供应链系列产品放款金额同比增长295.6%,普惠型涉农贷款较年初增长56.05%。在“做大零售”战略的引领下,零售有效客户增幅16.7%,零售贷款增幅42.83%。在规模稳健增长的同时,恒丰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也不断优化,各项贷款占总资产比重逐年上升,各项存款占总负债比重也不断提高,业务经营的稳健性持续提升。

四是加快数字化转型,打造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改革重组以来,恒丰银行秉承破中有立,在不断调整、优化现有业务能力的同时,顺应数字化时代发展大势,提出了“建设一流数字化敏捷银行”的战略愿景,明确了转型升级的新方向。新战略以数字化转型和敏捷组织建设作为两大战略先导,以该行数字化转型“一号工程”——恒心系统为重要抓手。报告显示,2021年,恒丰银行科技投入达21.11亿元,占营业收入8.85%,完成了恒心系统的顺利上线,迈出数字化转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恒心系统的顺利投产,实现了在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率先完成业务与系统的一次性整体升级,业务处理能力提升6.38倍。此外,为更好推动数字化转型,恒丰银行建立健全数字化体制机制,成立了数字化敏捷转型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数字银行研究院、数字银行办公室、敏捷组织办公室,为数字化敏捷转型提供组织保障。

五是优化激励约束,打造“好银行”的长效机制。良好的激励机制是确保银行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在重组改革过程中,恒丰银行全面优化了机构考核、条线考核、个人考核体系,建立了内生动力激励约束机制,制定了涵盖存贷比、成本收入比、经济资本占用等方面的资源配置规则,既充分调动全行积极性,也对不顾风险、盲目发展的行为进行了有效约束,有力促进业务发展和效益提升。同时,恒丰银行持续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从全国相关领域高层次人才中选聘人力资源总监、首席风险官、首席运营官、首席财务官,引进优秀中层管理人员,充实管理团队,为恒丰银行“弯道超车”提供了人才支撑。

三、恒丰银行改革重组经验的启示

基于以恒丰银行为代表的重组改制经验,金融监管部门对问题机构风险化解和处置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未来一段时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以及“三重压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仍是未来一段时间金融工作的重要内容。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抓好风险处置工作”“压实地方、金融监管、行业主管等各方责任,压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2022年1月25日,中国银保监会召开年度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压实各方责任,有序推进高风险金融机构处置”。

综合恒丰银行的改制经验以及监管部门的政策表述,我们预计未来的风险处置工作将根据中小银行具体风险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一行一策”“一企一策”,精准处置个案风险,工作重点在于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地方政府属地责任、金融监管部门监管责任”三方责任,统筹协调推进。同时,加强风险处置机制建设,成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作为系统性金融风险处置的主体,专注于跨市场、跨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进一步筑牢金融安全网。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成本最小化原则,对少数问题机构精准拆弹,为问题机构的重组、改革提供业务资质审批、再贷款安排等方面的正向激励,为机构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更为良好的基础。

恒丰银行的改革重组,为中国银行业乃至金融业处置化解风险、充分发挥金融资源配置效应与服务实体经济功能作用,提供了创新思路与参考借鉴、现成模式与示范样本。展望未来,浴火重生后的恒丰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引领下,必将加速奔跑,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为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