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没有资源的新加坡抽到一支上上签

新加坡不像瑙鲁,有鸟粪可以贩卖;不像梵蒂冈,有旅游业和历史可以贩卖;不像阿拉伯国家,有地下黄金石油可以贩卖;新加坡只有一个航道还拿得出手,然而这并不能支撑他成为世界人均收入排名前六的国家,他抽到了一支上上签——李光耀。

新加坡的外号很多

新加坡有个外号叫狮城,并不是城市中有狮子,只是在公元14世纪,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王子乘船外出,看见岸边有一头异兽,当地人告诉他为狮子。没有见过狮子的王子认为这是一个吉兆,于是建设这个地方。

至今新加坡河口还有一个“狮头鱼尾”雕塑,这个雕塑我感觉中国气息挺浓烈的,有可能跟东南亚文明在历史上交汇数次,在骨子中形成相互通融的气息。

新加坡是一个岛国,面积非常小,只有北京的两个区大,却可以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新加坡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背靠马六甲海峡,吃上贸易全球化的航运福利

然而又没有这么简单,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也管辖着这里,独独新加坡富起来,其他两个国家直到现在还处于积弱积贫的状态。

新加坡还有一个外号叫李家坡,是因为李家成就了新加坡,准确的讲是李光耀

李光耀是新加坡的国父,被新加坡人视为“严父”,为新加坡的富足安康,贡献了非凡的力量,世界上仅此一例城市国家,可以在没有资源的情况下如此繁荣昌盛。

新加坡还有一个外号“花园城市”,我们后面讲。

生命之水

马六甲海峡的航运“过路费”给新加坡这个小县城带来可观的收入。同时,新加坡在一战中表现出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让英国直接把其收归中央直属,不再归英属印度管辖。

英联邦挺会照顾当地人的感受,他们把新加坡建设成高度自治的小县城,小县城升级为自治州。

当英属联邦旗下的殖民地纷纷独立时,大势所趋,新加坡也要走上脱离英联邦的路。新加坡连淡水都没有,自己独立,会被渴死,还是要找个面积大的老大哥混。

李光耀找上了马来西亚。马来西亚一看,新加坡可是个好地方,自己找上门,岂有不要之理。

马来西亚那时也刚独立,王室正在努力扳回局面,赢得国民支持,继续保持稳定。他们要建立马来人的国家,只重视马来西亚人,要扼杀华人的话语权。

李光耀年纪轻轻就能统领新加坡,能力绝对不是盖的。既然进了马来西亚,也要努力给自己的人民谋福利,提出要建立马来西亚人的国家。这个马来西亚包括华人、马来西亚人、印尼人,新加坡就是这些人组成的,而且新加坡华人占多数。偏偏这个呼声得到马来西亚各族人民的支持。

马来西亚王室急了,让你来是给我增加税收的,不是让你来捣乱的。李光耀你唱反调,我把你踢出去,顺带新加坡也被踢了出去。

马来西亚其实只想把李光耀踢出去,把新加坡留下。只是李光耀的背后是英联邦,马来西亚得罪不起英联邦,只能将新加坡也踢出局。

马来西亚还留了一手,新加坡什么都没有,你活不下去,自己再找上门来,我就好说话了。只是马来西亚没想到,此去一别,已是分道扬镳,地海天荒

李光耀是个硬骨头,你要我走,可以,把淡水留下。新加坡最头疼的淡水问题就此解决。

语言的魅力

有了淡水的新加坡可以活下去,又有航运保护费护航,可以衣食无忧,但是李光耀带领下的新加坡想活得更好,又想了点别的办法。

周边的邻国经济一个个百废待兴,暂时都靠不上,需要在全球找找门路。当时的新加坡华人占比七成以上,很多学校教的是汉语。

全球找门路必须先过语言这一关,他们想到英语是日不落语言,英语普及就有了全球发展的敲门砖。

李光耀先要求废除汉语教学,统一要求学校教授英语。

学校们也不是吃素的,这么大的事情你连商量都不商量,搞独裁搞到学校里来,学校可是个讲民主的地方,坚决不执行。李光耀啥都没说,把南洋大学直接关停。这意思很明显,抵抗不执行的学校我一个个关。学校们一看这架势,保住饭碗要紧,不情不愿地走上英语普及化道路。

新加坡是个华人城市,都以讲汉语为主,李光耀自己也是华人后代,有人据此说他反华。其实他也很无辜。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在闹文化大革命,自然灾害不断,人民吃不饱穿不暖,连自己都顾不好,哪里能照顾到海外华人。

如果当时中国能如今日之中国,新加坡的外交史肯定会被改写,成就一段佳话。实在是我们命途不济,海外华人也只能另外想办法安身立命

中国八年抗战期间,新加坡华人组织给中国大陆捐钱捐物,在日本占领新加坡期间,日本人疯狂报复,枪杀了许多华人,李光耀也差点死于日本人之手,这段历史不可磨灭。

新加坡在走上富足以后,又拾起汉语,现在学校中推行双语教学,李光耀自己也积极学习汉语,骨子里的中华情节犹在。

新加坡持续繁荣的根基

当时的东南亚各国都靠不上,必须靠上西方发达国家,才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李光耀找到了美国,了美国人的大腿,希望美国人可以赏口饭。二战后的美国,把国内的商品运到全世界销售,忙得不亦乐乎,还有点忙不过来。正想着去东南亚找个地方建立工厂,实现产地自产自销,赚个转手费,轻轻松松赚钱。

美国这样想的,也是这么干的。没想到新加坡还有点挑剔,我们只要电子加工业,其他产业我们不要。

弹丸之地,也就只有收纳电子产品加工业的能耐,其他产业要么费水,要么费地,都不是新加坡能承受的。

双方想法一致,一拍而合。

电子厂建起来后,李光耀却忙着在樟宜国际机场沿线修起漂亮的绿化带。高大的棕榈树叶子、整齐干净的街道,看着很漂亮,为此还赢得 “花园城市”的称呼。

人民却满腹牢骚,树木只能看看,冬去春来什么都没有留下,除了那一抹绿色,感觉跟浪费钱似的。

没想到,看着好真成了就是好。

彼时发达国家纷纷在东南亚、南亚和中北亚建厂。为了实现地区化管理,他们都需要建立亚洲办事处。统领亚洲事务的办事处,肯定要干净漂亮有面子。

后来发展起来的印度硅谷班加罗尔,也是一个漂亮的城市,跟印度其他地方的污水横流,脏乱差根本不是一个调调,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身在美国的大都市。

那时整个东南亚都在忙着解决温饱问题,没人想到这一层。李光耀想到了,所以新加坡就成了亚洲办事处的据点,虽然近年随着中国的消费增长许多国家将办事处迁到上海,但是到现在为止,新加坡仍然是整个亚洲的世界500强办事处最多的城市。

新加坡和香港都是港口城市,都依靠航运发展,并据此成为全球金融中心。在香港发展后劲不足的时候,新加坡还能有如此盛世繁荣,得益于他的电子加工业和亚洲办事处方面的实业发展。

严苛的法律

这些亚洲办事处一直盘踞在新加坡不走,还跟新加坡良好的治安有莫大关系。

此时的新加坡,已经形成为国际化的小岛,需要管理各国人民遵纪守法。

按照惯例,享有外交豁免权的国家可以将自己的犯错的国民引渡回国,适应本国法律的制裁。这项特权会给治理国带来无从下手的感觉,甚至治安管理的混乱。

李光耀的强硬手段再次展漏,霸气侧漏。所有在新加坡犯错的国际友人必须适用新加坡法。

美国人民犯错,克林顿想引渡回国。李光耀理都没理,按照新加坡的法律要求实施鞭刑和监禁,一点不给美国总统面子。克林顿很生气,几年没理他。加拿大人、英国人犯罪,李光耀也没有给通融。

因为一个国民犯罪引发外交危机是很多国家都不愿意做的事情。在我没看到李光耀干的事情前,我一直觉得这样做只会得不偿失。事件的结果却让我意识到,上帝的天平一直都是平衡的

数次操作下来,各国人民都知道到新加坡要遵守新加坡的规矩。

新加坡到现在还在实施鞭刑,至今为止还保存着体罚,在全世界都属于刑罚比较重的国家。

新加坡的治安因此进入全球最好的几个国家之列。所有人都希望待在安全的地方,这些亚洲办事处自然也都没有一点想挪动的想法。

始于颜值,忠于才华和治安。

精英治理

新加坡作为一个岛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移民国家。常住人口500万左右,移民人口有150万左右,需要关注的是他的移民都是富人。

不像西欧吸收邻国难民,美国进了很多墨西哥人,国家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管理和安置人员。西欧因为难民问题跟欧盟闹起了意见,美国也修建边界高墙阻止墨西哥人的涌入。

要么你过得很好,要么你没有资格。

富人给新加坡带去了精英人才,资金等,让城市更繁华。

新加坡的人员管理实行精英管理,限制绿卡的发放。有资格成为其国民都是各行各界的精英人士,同时新加坡有很多福利政策可以让人民安居乐业,比较典型的是祖屋政策,香港人羡慕都羡慕不来。

新加坡有钱有颜又很雕,都是因为抽到一支好签——李光耀。如今的新加坡,李光耀时代已过,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有点失了方寸,有点迷人眼。

——全文完。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是@亨说,喜欢可以顺手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