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第一次去茶餐厅的人都会被店员叼飞

b44a10515d241aef9a994d480974a4fb.jpeg

7e72f5fcdd6fe43906ef59da36ea6468.jpeg

6622447b2931dec1ab1595269f1c353b.jpeg

回想起第一次去香港茶餐厅的经历,小陈依然心有余悸。一坐下就把店员喊过来是他犯的第一个错。

「食乜啊?」

「em……..」

「捻掂先嗌啊嘛」

 

没看懂也没有关系,小陈也没有听懂,他想不明白为什么只是点个菜,店员看起来像是马上要大嘴巴抽他。

 

香港黑帮片他看得多,他知道这种语气紧接着的通常就是一把开山刀。但什么都没发生,店员留下一句「妖~」就转身离去,从开始到最后时间不过5秒,小陈那句「冻奶茶少冰三分糖」依然卡在喉咙里踌躇不前。

406e7d0080f59d5d1ab4408ae7af2b26.jpeg

每个第一次进入香港茶餐厅的朋友,都会惊叹于香港茶餐厅的江湖气。香港电影让人们总以为茶餐厅里坐着的有一半是黑社会,而另一半是警察。但如果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在任何一个茶餐厅里,只有肩膀上披着条破毛巾的店员永远在怼天怼地怼空气。

 

这不是某种夸张的描述,在分秒必争的茶餐厅高峰期,就算你龟缩在一角安静地享用你的菠萝油冻奶茶,仍旧有可能听见远处的店员大叔毫不避讳地叨叨你吃得太慢。他可能是说给你听,也可能是说给茶餐厅里任何一个人听,在茶餐厅里只要你不怕被喷可以提任何过分的要求,但绝不能慢

eedf43d3be8e7c8e4d0dd82a5b2f1047.jpeg

香港从一个小渔港发展到如今的国际金融中心,凭借的是中西结合的优势以及香港人时刻不停的高效。伴随着香港的成长,茶餐厅也随之成为一种独一无二的饮食文化,而该文化的重点,则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吃完赶紧走”

 

八十年代之前茶餐厅并不叫茶餐厅,叫冰室,只提供冰饮和面包类的小吃。

 

就好像周末去宜家蹭床蹭空调的人真的把宜家当成自己家,没有人能确切地说出,茶餐厅的前身之所以叫冰室,是因为在当时它只售卖红豆冰等混搭冰饮,还是因为那里随时都有空调可以蹭。

但可以确定的是,从冰室开始,店内供应的食物就是为了让奔波的香港人快速获取能量。

2e9c0d7c89c8263acce9724b7cb1356b.jpeg

扬言要吃遍中国的鬼老过了三年还在成都,你也不能指望来两三次就把茶餐厅的菜式吃个遍。从一开始只供应冷饮和烘焙小吃的冰室发展到如今的茶餐厅,香港的每次社会变迁都会被写进茶餐厅的菜单里。

 

碟头饭(盖浇饭)和烧腊饭迅速填饱体力劳动者的胃口;奶茶与蛋挞等洋食则满足在中环上班又穷又要洋气的打工仔;豉油西餐刺激中西交流,鲜虾云吞促进南北融合。

 

事到如今随便一家茶餐厅的菜单都能有上百种组合,无论你点多猎奇的单,它最多就收多你几块钱的差价。在任何时候,当你进入一家茶餐厅你就总能找到当下最想吃的食物。

199e3d9a2e76885ac67f9f2450ac9466.jpeg

今天茶餐厅已经作为香港的标志之一开遍大江南北,但就算只有一水之隔的深圳也没有一家茶餐厅能完全复刻香港的风味。

 

“师傅都是香港请过来的,配料也是从香港进的,但味道就是不对,这店员居然跟我说欢迎光临?”经常往来深港两地的香港人最能察觉其中的变化。

366f8ca34c78d3fc52bdef96c4e77ba7.jpeg

经过半个世纪的沉浮,茶餐厅早已成为香港文化中的中流砥柱,在任何一部现代港片中你都能看到茶餐厅的身影。作为食物,它或许只是匆忙下最佳的选择,但作为文化,它承载了半个世纪以来整个香港的悲欢离合。

 

有老头会在凌晨两点吃着鱼蛋面看球;也有小学鸡放学之后不想回家选择用一份炸鸡翅的价格延长自己的自由。

fad303222ace474a3c8a9cce134da81e.jpeg

的士司机买热咖啡,店员会自觉加两颗冰,防止他在车上烫到;匆忙的打工仔点单之后加多个快字,店员自会帮你安排,好让你能赶上八点十五分的那班巴士。

每间茶餐厅都像家里动不动就邹眉头但口嫌体正直的老家伙,用一种倔强的温柔关怀着每一个香港人

f82a084a8ef650010d0b540c8aa6556f.jpeg

有人形容茶餐厅是香港的另一个江湖,在这里无论你是什么身价什么地位,该被喷还是会被喷。

货车司机和金融大鳄会被安排在一起拼桌,而一碗餐蛋面提升的可能不止是社会运作的效率,还可能影响明天的股价。

2caf77885dead5e7dd79e2503f73ff70.jpeg0938013ec20e37cb8f187e31a9338936.gif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