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新加坡眼”,输入“翻译”“雅思”等关键词获得相关信息。)
一首《乡愁》在全球华人世界引发强烈共鸣,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今天在高雄病逝,享年90岁。
余光中因脑中风并发心肺衰竭,今天上午10时多在台湾高雄医学大学附设中和纪念医院逝世。院方指出,余光中因为在家嗜睡、说话不清,11月27日被家属送院急诊,医生诊断为急性脑中风。
住院期间,余光中陆续并发心衰竭及肺炎, 12月8日因心衰竭和肺部感染恶化,转进加护病房治疗。旅居在外的女儿们从国外赶回见他最后一面。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在南京出生,1950年 移居台湾。这位在华文文坛有崇高地位的人物,著有新诗、散文、评论、翻译、编辑等,多篇作品选入两岸三地大学、中学教科书。
2009年9月,余光中曾受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的邀请,在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演讲。当时他说,随着电脑与影视科技日益发展,现代人书写和阅读机会大量减少,‘读者’都变成了‘观众’和‘听众’ 。他对此感到担忧,表示迫切希望将一些‘观众’拉回来成为‘读者’。
余光中在新加坡演讲时,和读者一起朗诵一首《民歌》。
对新马华文文坛影响深远
南洋理工大学大中文系系主任游俊豪副教授接受新加坡眼访问时说,余光中对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华文文坛影响深远,尤其是1970年代,许多新马作家都视他为学习对象。
游俊豪说:“余光中的作品,文体融合了白话文,文言文,翻译文,是十分具有特色的现代化写法。当时马来西亚的天狼星诗社,就以余光中的风格、文体为学习对象。另外,余光中作品的‘乡愁’主题,也在新马文坛引起广泛注意,许多作家因此开始思考自我身份认同的问题。”
新加坡作家协会会长林得楠: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衣若芬:最佩服他对华文的“打磨”,在用词,语法,节奏,意象,音乐性各方面,兼容古今,学贯中西,是现代华文文学的巨擘。
新加坡作家罗伊菲:对我们这一代影响最深远的台湾詩人。年轻時捧着他的詩和散文沉醉。楊弦譜了他很多詩,啟动了七十年代初的校园民歌演唱。每次心里响起他的“故乡”和“乡愁四韵”都有流泪的冲动!
新加坡作家何华:最早知道余光中大名是从流沙河编的那本《台湾诗人十二家》(1983年出版)。它也是我的诗歌启蒙书之一。后来和余光中先生有过几面之缘。他很瘦小,瘦小的人往往有巨大的能量。他是诗人,也是散文家,但他的随笔有“诗化”的倾向,有繁复之美。北岛、布罗茨基这些大诗人的随笔都有诗化的特点。本质上他们仨都是诗人。天堂是美好的,美好的地方需要诗人。去年十一月,台湾小说家陈映真病逝,一年后,余先生也走了,他俩的“政治纠葛”可以化解了,祝他俩天堂见,天堂里都是朋友。
欢迎关注新加坡眼®,新加坡最大的自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