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6月1日电 5月31日,“来自大海的奏鸣与回响——中新等国学者海上丝绸之路暨人文交流论坛”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此次论坛由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由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作为学术支持单位,由新加坡华鼎有限公司、湖北智库文化战略研究院具体承办。
来自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40位专家学者相聚云上和线下会场,就“海上丝绸之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海上丝绸之路”与东南亚国家的政治经济、人文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商贸、华人华侨、社会转型等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讨论。论坛共收到学术论文30篇,涉及领域广泛,研究成果丰富。
自2013年“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以来,相关领域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开展“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学术研究与对话,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是推动“海上丝绸之路”人文交流的题中之义。
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副主任、文化和旅游部一级巡视员李红琼在致辞中表示,“海上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壮举,它不仅是贸易之路和文化交流交融之路,也是一条沿传播友谊和促进和平之路。东南亚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互联联通的区域,由于地缘相近、资源互补、文化相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东南亚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命运相连。
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副主任、文化和旅游部一级巡视员李红琼在论坛上致辞。
她表示,“海上丝绸之路”中淬炼而成的是亚洲人民共同创造的讲信修睦、尊重彼此、守望相助、心心相印、开放包容的价值理念,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应倍加珍惜。当前,世界局势动荡变幻,地区冲突令人忧心,新冠疫情持续发酵,经济复苏步履艰难,人类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挑战,从历史中汲取东方智慧和东方价值理念,对于解决今天世界面临的困境,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弥足珍贵,对推动不同文明互鉴,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新加坡资深历史学者柯木林、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傅才武教授、马来西亚中国丝路商会会长和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翁诗杰等三位特邀嘉宾作了视频主题演讲。
柯木林表示,“海上丝绸之路”有重启古代文明、重塑中国形象、重建海洋精神三重意思,是一个大国通过平等贸易、友谊参与、资源共享,与周边国家和平相处的代名词。他以丰富的史料讲述了新加坡几代华人华侨的故事,以及新中两国关系的历史演变。
傅才武指出,新加坡自建国以来,经历了政治经济共同体与文化共同体“两线建设”的复杂过程。他说,新加坡国家文化政策聚焦于国民性的塑造、公民参与的动员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形成了独特的新加坡经验,它对新兴移民城市,特别是渴望全球地位的城市以及后发现代化国家,具有良好的借鉴价值。
翁诗杰表示,中国与“海上丝路”的关联国家之间,不仅仅是贸易伙伴关系,更是多维度“发展共同体”的伙伴关系。“发展共同体”并不等同“经济共同体”,它涵盖彼此人文的互鉴、互信,离不开坚实的民心相通为基础的经贸往来,离不开休戚与共、安危与共。
来自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40位专家学者相聚云上和线下会场。
在讨论发言环节, 专家们发言踊跃,气氛热烈,大家从多元化视角对中国和东南亚国家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交流等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柬埔寨合作与和平研究所的高级访问学者陈兴利说,数字丝绸之路释放新科技的潜能,应让科技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的动力。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策略理事会的鍾天祥说,在后疫情时期,东南亚国家寻求经济和发展转型,各国与中国携手合作,才能保持区域团结,避开域外势力干扰。新加坡新跃大学高级研究员蔡曙鹏分享了自己对于中新文化交流现状的见解,他认为应以海上丝绸之路为契机,健全学术交流机制,促进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学术合作与艺术交流。
东南亚国家的专家学者主要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新明日报》《联合早报》《随笔南洋》《南洋时评》、新加坡宗乡总会学术委员会、新加坡华鼎有限公司、新加坡新跃社科大学、新加坡旅游杂志《畅游行》、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和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策略理事会、柬埔寨合作与和平研究所等。中方专家学者主要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南京三江学院、长沙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文藻外语大学、安康学院等大学;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泉州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档案馆、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中国范仲淹研究会等学术研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