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李显龙想让中美都明白,中美一天不谈,新加坡一天就不安宁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日前表示,新加坡的外部形势很严峻。在谈到中美关系时,李显龙认为,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尽管都没有与对方发生正面冲突的意愿,但两国关系的前景依旧让人非常担忧。李显龙强调,新加坡希望中美关系不会继续恶化,并保持两边的沟通渠道畅通,并随着时间推移,在相互尊重与互信的基础上逐步修复关系。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

李显龙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也很符合新加坡长期以来一直贯彻的“不选边”战略。但站在我们的立场上来看,李显龙对中美关系的表述,充分反映出,与中美有密切联系的第三方国家,对于中美关系的期望,有一个很清晰的愿景。一定程度上,也会对中美博弈的走向,产生影响。对此,我们要注意三个重点。

首先,第三方国家普遍担忧中美关系,担心中美之间发生冲突。以中美两国的体量,如果不及时管控双边关系中的危机,那对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的冲击,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相比起来,乌克兰战争都是“小打小闹”了。如果换成是中美这样的大国,冲击程度只会是指数级的上升。第三方也不可能置身事外,不仅仅是自身的安全关切得不到保障,还有卷入冲突的风险,尤其是东南亚国家。

【很多东南亚国家与美国都有防务合作】

要知道,不少东盟成员国,包括新加坡在内,在防务领域都与美国有较为密切的合作关系,其中,菲律宾还与美国有共同防御条约。可以预见,一旦中美关系往最糟糕的局面发展,东南亚地区将被动地卷入大规模的地缘政治冲突中,原本向好的经济发展格局也会被迫划上句号。而正如新加坡外长维文说过的那样,中国与美国一旦发生冲突,那么东南亚的和平与繁荣就会结束,这不是在夸大其词。

此外,冲突的波及范围还远不止于亚太地区。欧盟所受的影响,虽然可能不像东南亚国家那么严重,但处境同样不乐观。随着中美关系持续下滑,美欧基于北约同盟的防务框架,跟中欧基于经贸往来的多边合作,深层次矛盾将逐渐凸显。但欧洲并不想做非此即彼的二元选择,与中美的合作同等重要,不管放弃哪个,都是因噎废食。

【李显龙与拜登】

前段时间,东盟国家的领导人与欧盟政要,相继访问中国,在强调要加强与中国经贸合作的同时,也或多或少提到了对中美关系跟台海局势的担忧。这表明,第三方很清楚,中美关系如今可能的“爆点”在哪。虽然第三方围绕中美关系的表态,谈不上要对中国或是美国施加影响力的程度,但表明立场很有必要。本意是要让中美双方明白,管控危机,给局势降温的重要性。大国外交,不是争一时之长短,而是要以战略思维,从更长远的角度进行考虑。

第二点,第三方普遍希望中美之间保持沟通。因为即便它们主观上不愿意被卷入中美冲突,但只要中美双边关系中的紧张氛围久久不能散去,那么第三方国家也会面临“选边站”的长期政治压力,这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外交政策的制定,或者是经贸合作的开展。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因为“选边站”问题引起不必要的内部矛盾。而中美如果能进行有效沟通,第三方这边的压力会大大减轻。这意味着,如果哪一方去阻止中美之间的交流,甚至破坏对话基础,就会引起第三方的反感情绪。G7外长会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就表示,美国希望继续推进与中国的关系,但需要中方作出更明确的回应。这可能是在暗示,在美方看来,中方对双边接触的兴致不高。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一直在寻求访华】

但我们有必要明确的是,中美对话的渠道一直都是开放的。虽然布林肯等美国政府高层表达的访华意愿并未得到中方答复,但高层访问并不是中美关系的全部。美国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据说已经收到了中方的访问邀请;随后,中国外联部部长也与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应约会见;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日前还证实,美国商务部代表团在访华期间,已经就双边经贸关系,两国商务部的沟通合作等话题,与中方有关负责人互相交换了意见。

这三个动向都表明,中美正在采取实际行动,去管控双边关系中可能出现的危机,同时探讨可能在哪些领域展开合作。用寻找共同话题,来对冲政治上产生分歧的风险。中美释放的这些沟通信号,对于第三方国家来说,能起到很显著的鼓舞效应,有利于他们继续与中美展开多边合作。

【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

最后,第三方希望中美修复关系,这就能从根源上解决它们的担忧。虽然这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如果能实现,对中国也是利好的。而保持沟通,缓和局势,则是修复关系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