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既是电影院老板、革命志士,又是传教士、新加坡孔子后人的人生如戏

1916年,牛车水第一家电影院华英电影院落成。由于电影受欢迎,隔年电影院业主建多一家电影院——金华戏院。

投资电影院的富商孔天相是孔子第72代后人,排“宪”字辈,他的另一名字是孔宪基。

1950年代的重庆大戏院。(档案照片)

1895年,世界的头条重磅消息,是电影在法国的巴黎问世。

作为世界东西十字路口的新加坡,商家在上世纪初年随即引进这个最新行业,陆续建立戏院,以为市民提供消闲活动。1916年,牛车水地区的第一家电影院——华英电影院落成,它就位于桥南路与麦士威路交界的空地,也就是现在麦士威路小贩中心。

由于电影广受人们欢迎,隔年,华英电影院业主马上就在正对面处,即丹戎巴葛路与麦士威路交界处盖建全新的电影院,这里是原金华戏院的所在。

投身反清革命队伍


投资发展华英电影院的富商孔天相,说起来还大有来头,历史后来查证,他是孔子第72代后人,排“宪”字辈序,他的另一个名字是孔宪基。孔天相一生际遇极富传奇性,既是绅商、革命志士,也是传教士。

孔天相的祖父,早期从广东台山飘洋过海南来马来亚定居,孔天相1876年在马六甲出生。后来,他的家族再南下到新加坡居留,孔天相就在本地的英华学校接受教育。

孔天相在1898年与印度尼西亚棉兰一名甲必丹的女儿萧玛丽(Siauw Ma Li)成婚,婚后育有三名女儿,不过婚姻维持13年后破裂,以分手收场。1912年他再娶印尼爪哇一名寡妇蔡惜娘,但她14年后病逝,两人没有留下后人。

1910年,中国反清浪潮正值汹涌,孔天相爱国心切,把家人安顿在马来亚霹雳州后,只身前往上海,加入国民党的骑兵军,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反清革命队伍中。

武昌起义成功后,孙中山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由于缺欠经费,孔天相获派带领队伍到南洋筹款。在新加坡时,他与会计员庄希泉反目,从此对政治意兴阑珊,决意留在新加坡发展自己的事业。那时,他看准时机,投资房地产,开发矿业,经营粮仓,由于长袖善舞、眼光精明,一下子就成为事业有成的商人.

“华英”到“金华”


1910年代的华英电影院。(档案照片)

上世纪初年,电影业进入新加坡后,孔天相伺机注资兴建戏院,1917年新建成的华英电影院是其中之一。华英戏院拥有900个座位,除放映电影外,也用作义演场地,名闻一时。

1927年,香港电影巨子邵仁枚南来新加坡开拓市场,孔天相将华英戏院租出去,隔年他干脆将戏院卖给邵氏机构。华英戏院后来因为政局变动和多次易主,名称一换再换,既有“南京”“帝国馆”,也有“重庆”“新重庆”。1956年重建和再次易主后,才定名为“金华”。

金华戏院一直经营到上世纪80年代,碰上电影业萎靡不振,业主最终转卖给教会,现在变身成为卫理公会属下的花菲卫理教堂。

世事就是这样奇妙,孔天相在脱售华英戏院后,由于自身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他大部分时间专注于教会工作,在卫理公会芽笼堂布道传福音,带领更多教徒坚定信主。想不到数十年后,他曾经拥有的戏院,辗转一番,最终也成为基督殿堂。

金华戏院虽然关闭,不过它在本地的影业史上曾留有光辉一页。上世纪60年代,它献演的中国歌唱片《刘三姐》,由黄婉秋领衔主演,连续公演186天,创下演出最长纪录,轰动一时,至今仍然被公众和影迷所乐道。

1980年代的金华戏院。(档案照片)

努力推广播音事业


孔天相在上世纪30年代曾出任马来亚业余无线电公会会长,任职期间,努力推广播音事业,也多次力促英国殖民地政府设立广播电台,以利民众,1936年终于成事,政府允应创设英国马来亚广播公司,即新加坡广播电台的前身,他对本地的广播事业同样做出一番贡献。

另外,孔天相位于乌节一带翡翠山(Emerald Hill)37号的私宅,在1925年时转让给新加坡女校作为校址,一直到1994年为止。这个故居,上世纪80年代因为具有历史价值,被当局列为受保留的古迹,现在也是一所国际学校的校园。

萧玛丽领导孔裔协会


孔天相的第一任夫人萧玛丽,幼婴时丧母,六岁由父亲送给澳大利亚籍的教士苏菲雅布勒克摩(Sophia Blackmore, 1857-1945)收养,在苏菲雅牵引做媒下,萧玛丽嫁给孔天相。

新加坡当时曾经成立孔裔协会,以联系落足在东南亚地区的孔子后人,萧玛丽当年就领导这个协会;据了解,单在新加坡,今天就约有2000名孔家后人。

苏菲雅是卫理公会妇女对外宣教会第一位派遣到新加坡的女教士,她在1887年来新后,对本地的教育事业做出极大贡献。前个世纪末,她先后在新加坡创立两所女子学校——美以美女校和花菲卫理女校。

美以美女校1992年从苏菲雅山搬迁到武吉知马,当局应校方要求,以她的姓氏“布勒克摩”给坐落处的街道命名,表扬和纪念她的贡献。苏菲雅在1927年回返祖家,后来曾多次到访新加坡,辞世时年88岁。

孔天相在1958年安息,享年82岁,他生前虽然在第二任夫人蔡惜娘的武吉布朗坟墓旁并排留有空穴,但遗体最终是安葬在比达达利的前基督教坟场。

文:余经仁

一只爱生活、文艺范的小鱼尾狮

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

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