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ACM(亚洲文明博物馆)

2019年6月3日,天气多云间雨间多云间晴

这天有幸与旅居新加坡的友人东尼(Tony)一同参观座落于新加坡河畔的ACM(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该馆为新加坡四大博物馆之一,另外三大分别为旧道南学校土生华人博物馆(Peranakan Museum),新加坡国家博物院(National Museum of Singapore)和新加坡美术馆(Singapore Art Museum)。作为博物馆爱好者的我,相信将在条件允许情况下一一走访。

亚洲文明博物馆重点展示亚洲不同文化之间,以及亚洲和世界间的历史联系。

博物馆河畔入口对面的莱佛士爵士雕像,他是英国殖民时期重要的政治家。他对于新加坡的开辟、建设、法制和长远的规划蓝图做出了相当多的努力,并立下不朽的功绩,让新加坡从一个落后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商港之一。

博物馆主楼以及河畔入口

从河畔入口进来后

主大堂的Logo墙

博物馆一楼是“贸易和思想交流”(Trade and the Exchange of Ideas)展馆,陈列的文物和艺术品在讲述著新加坡作为全球贸易中心的悠久历史。

博物馆的滨河翼楼为“邱德拔”(Khoo Teck Puat)展馆,展示的著名“唐代沉船”(Tang Shipwreck)系列让游客恍若隔世,虚拟的时代文物胶囊珍藏着全球鲜为人知的9世纪中国宝藏(1998年发掘)。

“唐代沉船”(Tang Shipwreck)系列展品

该展区的展品均是来自于9世纪沉没的阿拉伯贸易船黑石号出水货物,沉船于1997年在爪哇海的勿里洞岛发现,出水的货物包括唐朝时中国生产的6万多件保存完好的陶瓷,以及金银器。

发掘打捞现场

从唐代沉船中打捞上来的文物

继续前行,来到的展区体现了当年新加坡周边各国间的海上贸易。

白先生的意思是“喝就完了”

油画真实反映了几百年前的香港维多利亚港

葡萄牙自1517年起便在斯里兰卡建立贸易港口。1656年,荷兰人占领葡萄牙人在科伦坡的堡垒,并控制该岛的贸易,直到1796年才被英国人所取代。除了香料和商品交易,荷兰人也像斯里兰卡订制家俱和珍贵物品,并运回荷兰或雅加达(荷兰人在亚洲主要的前哨基地,当时被称为巴达维亚)。

斯里兰卡的艺术家长久以来一直以象牙雕刻闻名于世。他们手工精巧,能够处理复杂的雕刻材料,并常将本地或外国的风格注入其中。无论是雕刻当地佛教物品,葡萄牙人喜爱的天主教人物,还是1656年以后应荷兰人要求而制的花卉装饰,斯里兰卡的象牙雕刻家都能游刃有余。

象牙雕刻,巧夺天工,遗憾的是部分已经破损

象牙制成的烟斗盒

设计精美的水壶或酒壶,烧制于16世纪的景德镇,其拥有者为贾汉吉尔(1569-1627),是统治印度次大陆的莫卧儿王朝的第四任皇帝。他被认为是莫卧儿王朝最伟大的皇帝之一。该壶设计精巧,女舞者抬起的右手和右膝为整体壶身带来自然的动感,而高高抬起的手臂的袖口,则是壶嘴。

袖口的壶嘴

二楼的主要展区是古代宗教艺术(Ancient Religions),基督教艺术(Christian Art)以及中国士人文化(Scholars in Chinese Culture)。

古代宗教艺术展厅(Ancient Religions)追溯佛教和印度教艺术在全亚洲的发展历程。世界上的主要宗教都尝试解答人生的大命题。我们为何在这儿?我们该如何生活?我们为何得承受苦难及死亡?死亡之后又如何?此展厅探索艺术家如何通过雕塑,绘画以及其他艺术品,绝妙的表达这些思想。

印度教神像甘乃沙甘奈沙(Ganesha)

佛头像,泰国,蓝纳,16世纪

出自泰国中北部的全身佛像

作为连接中国,南亚及地中海沿岸国家的重要商贸交汇处,犍陀罗Gandhara(今巴基斯坦北部和阿富汗东北部地区)广受希腊,帕提亚和印度文化的影响。如今,我们可从一些早期在犍陀罗制作的佛陀造像中观察到希腊及罗马艺术的元素。

由于犍陀罗曾为产酒区,当地佛教也吸纳了饮酒文化。犍陀罗的繁荣时期为公元1世纪至公元5世纪中旬,因被来自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匈奴人所侵占而终结。

同行的友人东尼(Tony)对犍陀罗文化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和喜爱。

犍陀罗佛首像,注意头顶细节

犍陀罗佛陀说法石像

观音译自梵文Avalokiteshvara,是这位菩萨的中文名称。观音译作观世音,意即察闻众生所请而救济世间苦难。Avalokitetshvara菩萨在印度一般被视为是无性别或男性,而观音在中国的思想及艺术中则以男性或女性身份出现。这表明了菩萨超越了性别。期盼为家祖添丁的妇女可敬奉女性形象的观音。

出自元朝的观音全身铜像

出自越南北部的多臂观音铜像

另一尊多臂观音像,出自10世纪的大理国

展馆二楼的另外一个主要地常设展览是基督教艺术(Christian Art)。早在7世纪,来自中东的商人便把基督教带入中亚,中国和印度。16世纪,欧洲人出海经商时天主教传教士都会一起跟随。开始时是葡萄牙人这么做,不久之后,西班牙商人也效仿。因此,远航贸易和天主教信仰的传播有了互利共生的关系。果阿,马六甲,马尼拉,澳门,长崎和其他贸易海港也因此成为了基督教传教士的据点。17世纪,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的荷兰新教徒也开始在东南亚传教,让人们改信基督教。

中国士人文化(Scholars in Chinese Culture)是二层的最后一处常设展厅。自古以来,中国文化里的士人象征一种人格典范。熟读经典文献,能书善画,长于乐器演奏以及投身于学术研究的士人,无不受到人们的敬重。不论其身份为官,成功的商贾还是侨居海外的华人,富有学识之士在中国文化里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士人的笔架及笔洗

展馆内还有白石老人以及徐悲鸿等名家的真迹,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亲自到访,我就不在此一一列举。

潘天寿的竹子

博物馆的三层的展厅不大,但展出了超过300件中国瓷器,其中以德化白瓷为主。

看到了友人“黑麦”同款,我也是惊了

由于上午一直在走路,再加上2小时博物馆游览,出来后已是身心俱疲,只有一种方式可以解忧,于是我和友人东尼(Tony)踏上了征程。

河对岸的新加坡老牌五星级酒店,Fullerton

是的,新加坡本地品牌虎牌啤酒,而当地还有一间虎牌啤酒博物馆,期待下次的走访。

感谢友人东尼(Tony)一系列安排与细心照料,看他自信的步伐和笃定的背影儿。

部分资料参考于以下网站:

https://www.acm.org.sg

https://roots.sg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