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加坡7成华人,为何通用语是英语?李光耀说汉语存在劣势?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红色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王杰

编辑| 小江

新加坡,一个著名的经济发达的移民国家。

到了2022年,新加坡总人口一共约有564万,在这之中华人约占新加坡总人口的74%左右,其余才是马来人,印度人和其他种族。

但为何新加坡不选择占据人口约四分之三的华人母语即汉语为通用语言,而是把英语推行至新加坡的通用语言呢?

是因为新加坡首任总理李光耀认为“汉语存在劣势”,还是另有原因呢?

图1

新加坡为什么选择英语而不是汉语作为通用语言,究其根本,还要从新加坡的独立开始说起。

二战之后,英国日不落帝国的统治难以维系,作为英国的殖民地,新加坡政党迫切希望建立一个独立、统一的国家。

在经历过一系列艰难的宪制会谈后,最终新加坡在1959年才获得自治权,成立了新加坡的自治政府。

在摆脱殖民、追求独立期间,新加坡发展出了自己的政治和经济体系。

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发展特性,很容易吸纳世界各地的人才,各国人才汇集更利于经济发展。

但是也因为各国人口混杂,难以形成统一的文化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难以达成统一的价值取向。

图2

首任总理李光耀曾公开表示,新加坡既不是属于马来人的国家,也不是属于华人的国家,更不是属于印度人的国家,而是一个多种文化交融的综合民族的国家。

因此,为了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谐,自50年代起,新加坡政府就开始培养新加坡国民意识的统一和对新加坡国家的认可和忠诚。

国民意识的整合和统一主要在于文化的认可和统一。

作为一个外来人口众多的岛国,新加坡融杂了多个民族的文化特性,但却缺乏一个强大的本土文化和本土语言作为依托,因此国民难以形成统一意识和本土化情感。

那怎么才能在不激化新加坡国内多民族矛盾的情况下塑造一个统一的国家和文化认同感,形成独立的新加坡和“新加坡人”呢?这是新加坡政府面临的难题。

图3

一般来说,想要建立独立统一的政府或国家,要么在已有的民族之中选择一个各民族之间共有的历史或文化特征来强化其链接,逐渐进行文化的同化和认同。

要么是将某一民族的文化进行构建和强化,获得其他民族的认可和支持。很明显新加坡政府选择了前者。

作为争取了独立的前殖民国家,在新加坡生活的各民族大多有过被殖民史。

因此除了本民族的语言,英语原本就是大家交流时使用最多的语言,选择英语作为新加坡的通用语言,可以让各民族人民在与本民族之外的人交流时摆脱语言和民族文化的阻碍。

英语以一种“中立”的政治语言姿态,成为各民族人民交流沟通的桥梁,而避免了对任何民族或群体的特权或歧视,是新加坡政府的最佳选择。

图4

所以自1966年以来,新加坡政府就积极推行英语加母语的双语教育政策,让新加坡居民在学习本民族语言的同时全面推行英语,更利于各民族团结。

通过以上描述,英语确实是更适合作新加坡的通用语言,但李光耀为什么要说“汉语存在劣势”呢?

其实李光耀不曾真的说过“汉语存在劣势”,他只是认为,作为一个外向型经济导向的国家,为了促进新加坡的经济发展,英语更适合成为他们的工作语言。

李光耀在2011年出版的回忆录《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中写过,他认为语言政策很可能是经济成功的关键,甚至会决定一个国家的成败。

因此不论是出于政治原因还是经济原因,新加坡政府都选择把英语作为他们的工作语言。

图5

汉语不能成为新加坡的通用语言是因为新加坡除了华人,还有很多的马来人。

李光耀并非是出于个人原因得出此结论,而是国家的立场上的深思熟虑。

新加坡作为多民族的国家,他不能轻易将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提高至国家的通用语言,这样极易赋予该民族超越其他民族的优越性和特权。

与中国国情不同,新加坡没有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辽阔的国土面积,中国自古以来多民族团结共存的繁荣和谐局面并不能简单模仿和套用。

因此新加坡政府选择英语作为通用语言是根据新加坡的具体情况推行的语言政策。

但是汉语对新加坡占比七成的华人来说同样重要。

新加坡推行双语教学,汉语作为中国人的根,不能忽视母语对人的教育能力,尤其是汉语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人民族情感的塑造和维系。

图6

综上所述,新加坡的华人占其总人口七成左右却没有选择汉语作为通用语言,而是选择英语。

并非是因为首任总理李光耀认为汉语存在劣势,而是新加坡政府根据其国情与经济发展情况所制定的双语教育政策。

新加坡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力的证明了语言政策的有效平衡,对其他多元文化国家来说也是成功的参考经验。

而汉语作为中国的通用语言,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优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