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加坡10月15日新增3445起病例 | ​听信教友劝说 妇女自行服用伊维菌素后入院 卫生部:尚无科学证明 不可擅自服用

新加坡10月15日新增3445起病例 多八名年长者死于冠病


新加坡昨天(10月15日)新增3445起冠病确诊病例,过去一周内第三次超过3000起。有八名年长者死于冠病并发症,累计死亡病例增至215起。

根据卫生部昨晚的文告,八名死者年龄介于61岁至89岁,七男一女都是新加坡人。其中五人未接种冠病疫苗,三人已完成接种。当中七人有各种潜在健康问题,另一名未接种的死者没有已知病症。

新增病例中,2823起是社区病例,近七成介于19岁至60岁,两成超过60岁,其余一成是18岁以下青少年或孩童。客工宿舍新病例有620起,境外输入有两起。

截至昨天中午,新加坡共有1万6513名(75.5%)接受居家康复的确诊病患。2951人(13.5%)在社区护理设施,804人(3.7%)在冠病治疗设施养病。

另有1593人(7.3%)住院,多数是留院观察。当中322人需要输氧,比前天多12人。48人在加护病房,比前天增加两人。这370名重症病患中,300人是60岁以上的年长者,占81%。

过去28天染疫的6万5808名病患中,98.6%属无症状或轻症,另有726人(1.1%)需要输氧,87人(0.1%)曾住进加护病房。同期因冠病逝世的128名病患中,26.6%已完成接种,73.4%未接种或未完成接种。

截至前天(10月14日),本地84%人口已完成接种。目前受邀接种追加剂的约78万人中,逾52万人已打完追加剂,另有11万人已预约。

卫生部正密切关注三个大型活跃感染群,包括位于万国景(Buangkok View)10号第5座的宜康(ECON)医疗保健中心与疗养院。这个新感染群昨天增加11起病例,累计55起,其中54人是住户,一人是职员。

大巴窑爱心康复中心(United Medicare Centre)再有五人确诊,总计118人,包括102名住户和15名职员,还有一人与确诊者同住。

位于海军部街的Acacia Home再增三起病例,累计14起,其中12人是住户,两人是职员。

截至昨天中午,新加坡累计病例共14万1772起。

许连碹:安全距离执法人员会抽查 摊贩无须检查食客是否完成接种


位于武吉士一带的雅柏中心巴刹暨小贩中心午餐时间客流量非常高,也是较多老年人聚集的小贩中心之一。安全距离执法人员会在这类小贩中心抽查食客,确保有意堂食者已经完成疫苗接种。(陈斌勤摄)

小贩中心摊贩无须检查食客是否已完成疫苗接种,安全距离大使也不会在入口处逐一验证,以免形成排队人龙;安全距离执法人员会对堂食食客进行抽查,核实他们的接种情况,这样的做法在高峰时段和更多老年人可能聚集的小贩中心将尤其普遍。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部长许连碹博士昨早在面簿贴文指出,根据报章和社交媒体上的报道来看,一些人对相关程序有着误解并感到混乱,她前天和小贩代表通过视频会面时做出了澄清。

许连碹说:“我们只要求摊贩帮忙提醒未接种疫苗的常客去打针,并避免堂食;安全距离大使不会在入口处验证人们的疫苗接种情况,只会提醒还没接种疫苗者只能打包带走、不能堂食。这是为了避免入口处或者档口出现人龙。”

促请小贩 接种追加剂加强免疫能力

摊贩只要在国家环境局或指定运营商管理的小贩中心营业,将在10月份获得为期两周的租金减免,这意味着小贩今年总共获得四个月的租金减免,以及三个月的清洁洗碗服务费用补贴。

许连碹说:“我们也要促请符合资格的小贩接种追加剂,加强他们对冠病的免疫能力,保护自己和周围的每一个人。”

记者昨天走访裕廊西第505座的巴刹及熟食中心,多数摊贩受询时表示,明白检查食客是否完成疫苗接种的责任是由安全距离执法人员承担的,不过安全距离大使会不会在入口处检查,摊贩的理解却有些出入。

摊贩张爱施(47岁)以为,在小贩中心入口处值班的安全距离大使会给已经接种疫苗的食客一张贴纸,证明他们可以堂食。不过正在执行任务的吴玛丽(65岁)却说,许多食客将贴纸随处乱粘,令清洁工作更困难。

也有在咖啡店营业的摊贩接到业主要求,必须先检查食客是否接种疫苗,才允许堂食。

23万余人已接种辉瑞或莫德纳追加剂 仅14起疑似不良反应

公众排队接种追加剂。(陈来福摄)

截至今年9月30日,新加坡约有23万8000人已接种辉瑞或莫德纳的冠病疫苗追加剂,当中有14起疑似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报告,占接种追加剂总数的0.006%。

根据卫生科学局昨天发表的第六份冠病疫苗安全监测报告,接种追加剂后通报的不良反应与首两剂相似,包括红疹、血管性水肿、胸口不适、呼吸急促、发烧、虚弱和晕眩。另有两起严重不良反应报告,与严重过敏反应(anaphylaxis)和腿部静脉血栓有关。

严重不良反应占0.006%

辉瑞疫苗(路透社)

整体来看,从去年12月30日至上个月30日,新加坡在全国疫苗接种计划下施打了超过920万剂辉瑞和莫德纳疫苗,近439万人已完成两剂接种。卫生科学局总共接获1万2589起疑似不良反应报告,其中581起属严重不良反应,占接种疫苗总数的0.006%。

接种这些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人,约79%在60岁以下。报告指出,这是因为他们的免疫反应比较活跃,可能对疫苗产生更多不良反应。

涉及12岁至18岁青少年的疫苗不良反应报告有616起,最常见的包括红疹、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呼吸急促、胸口不适、发烧、晕眩和昏厥(syncope)。这些不良反应一般在几天内消退,与国外通报的情况一致。

接种辉瑞或莫德纳疫苗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581人,多数已康复或正在康复中。当中77起属严重过敏反应,相当于每10万剂疫苗中约0.87起,这与国外通报的发病率相似。

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包括潜在哮喘症状加剧、呼吸困难、心律加快、胸口不适、心肌炎(myocarditis)与心包炎(pericarditis)等。

81人出现心肌炎和心包炎 年轻男性风险比女性高

莫德纳疫苗(法新社)

81人在接种mRNA疫苗后出现心肌炎和心包炎,而年轻男性的发病风险比女性高。30岁以下的47人中,43人是男性;介于30岁至39岁的12人中,有七名男性。

至于没有列入全国疫苗接种计划的科兴疫苗,从今年6月18日至上个月30日共施打了逾18万剂,累计111起不良反应报告。当中九起是严重不良反应,包括贝尔氏麻痹症(Bell’s Palsy,俗称面瘫)、血栓、麻痹、心悸、耳鸣以及三起严重过敏反应。

今年8月30日开始施打的国药疫苗,累计接种1万7630剂,共有三起不良反应报告,但都不严重。

卫生科学局提醒,不同疫苗的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和种类不能直接进行比较,因为它们的采用时间长短不一,而且只有少于2%本地人口接种了科兴和国药这类非mRNA疫苗。

根据现有数据,接种辉瑞和莫德纳疫苗的好处仍大于已知风险。卫生科学局与卫生部将继续密切监测冠病疫苗的安全性,若发现疫苗安全问题,会通知公众。

有网站称伊维菌素能治冠病 卫生部:尚无科学证明 不可擅自服用


有网站称伊维菌素能治冠病。(海峡时报)

有新加坡网站发表文章称伊维菌素能治疗冠病,卫生部表示,至今并没有临床试验的科学证据证明该药物能对抗冠病。卫生部也呼吁公众不要擅自服用伊维菌素。

卫生部昨日在面簿发文,表示注意到一些新加坡网站如“Truth Warriors”发布与冠病和疫苗相关的未经证实和具误导性信息。卫生部重申,新加坡批准使用的冠病疫苗已经过卫生科学局和冠病疫苗专家团的评估,是安全并有效的。

卫生部说,Truth Warriors网站也刊登一些声称伊维菌素(ivermectin)能安全和有效治疗冠病的文章。文章也称,有些国家使用伊维菌素进行冠病的初期治疗,取得很高的成功率。

在新加坡,伊维菌素是仅用于治疗寄生虫感染的处方药。伊维菌素不是抗病毒药物,卫生科学局也没有批准使用该药物来预防或治疗冠病。目前并没有临床试验的科学证据显示伊维菌素能有效对抗冠病。

卫生部指出,擅自服用伊维菌素有害健康,也有患者在服用该药物后住院治疗。伊维菌素的副作用包括呕吐、腹痛、癫痫、严重皮疹以及肝损伤等。

一妇女自行服用后送院


妇女因听信教友劝说,自行服用伊维菌素,结果在本月2日送院治疗。(海峡时报)

《联合早报》较早前报道,一名65岁妇女因听信教友劝说,以为冠病疫苗有害身体,接种第一剂中国国药集团的冠病疫苗后,在没有医生处方下,自行服用伊维菌素,本月2日送院治疗。

卫生部呼吁民众不要擅自服用伊维菌素,并向医生征询有关治疗冠病的建议。卫生部也提醒公众不要散播可能造成恐慌的错误信息,而应该参考可靠的信息来源。

与冠病共存须知

卫生部简化了冠病医疗程序,更有效地管理确诊者和接触者。你是否不太清楚现有程序?《联合早报》从可靠来源汇集资料,让你掌握所需资讯,帮你找答案。

问:居家康复的冠病病患,须要隔离在有独立厕所的房间里吗?

答:不须要,但他们使用厕所后应好好清洗厕所,确保家中其他人不会接触到病毒。冠病检测结果呈阳性的人,卫生部会询问他们的居住安排,向他们说明在家隔离对他们而言是否安全,或者建议他们到社区隔离设施。

问:我的家人正在接受居家康复。我须要自我隔离吗?

答:如果你的家人正在接受居家康复,你将收到健康风险警告,必须立刻自我隔离,并在24小时内进行抗原快速检测(ART)自我检测。首个检测结果须上传至卫生部平台https://go.gov.sg/agsubmit。接下来七天只要进行ART自检,结果呈阴便可出门进行必要活动。

问:我什么时候可以从居家康复计划中结束隔离?

答:完成疫苗接种的人,以及12岁或以下的儿童,可在隔离第10天自动结束隔离,不须要做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卫生部将在同一天将结束隔离证明书以短信方式发给你。未接种疫苗者可在隔离第14天自动结束隔离,不须要做PCR检测。卫生部也将在同一天发出结束隔离证明书。

记者:刘智澎 | 黄贝盈 | 陈可扬 | 卢慧恩 | 林慧敏


如何优先看到“新加坡鱼尾文”内容?从“订阅号消息”点击“新加坡鱼尾文”进入我们的公众号点击右上方按钮将“新加坡鱼尾文”设为星标

 

新加坡鱼尾文已开通视频号

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新加坡鱼尾文

一只爱生活、文艺范的小鱼尾狮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