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行长孟文能在陆家嘴论坛上连线发表讲话表示,新加坡金融监管局8月份将成立上海代表处,还将启动新加坡、上海全面合作理事会的金融工作小组。
上海正着力打造国际金融中心,新加坡在对冲基金引入与监管、公募REITs、衍生品研发交易清算、金融科技沙盒监管等方面的成熟经验,值得上海金融机构借鉴。
一位新加坡大型商业地产投资运营机构负责人向记者坦言,希望能尽早将新加坡公募REITs的运营管理经验引入中国。4月底,中国相关部门出台《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他们就专门研究了在中国内地发行挂钩商业地产、酒店的公募REITs的可操作性。
一位上海区级金融管理局人士向记者透露,近期他们正在研究新加坡在对冲基金引入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设措施。
“新加坡能成为亚太区重要的对冲基金中心,一方面得益于税收激励措施、完善法律及监管体系、金融人才储备优势;另一方面新加坡金融监管部门还针对不同类型对冲基金,设定灵活的监管架构。”上述人士表示。
新加坡成熟灵活的金融创新环境,吸引了不少国内互联网巨头布局。近日,字节跳动、小米与蚂蚁金服都传出正在申请新加坡数字银行牌照的消息。
“中国互联网机构若能取得这一牌照,将成为他们在其他东南亚国家获取金融牌照的重要加分项。”一位互联网金融机构负责人直言。
对冲基金中心是怎样炼成的?
新加坡知名对冲基金Ensemble Capital联合创始人DamienLoh指出,近年来新加坡政府持续加大制度设计,出台基金免税计划与可变资本公司法等,提升了对冲基金在新加坡开展业务的吸引力。
所谓基金免税计划,是新加坡针对符合条件的离岸基金、境内基金与特级基金(包括基金的共同投资实体、非公司型特殊目的公司SPV、超过两层架构的SPV等)出台差异化的免税政策。
新加坡还出台了面向对冲基金管理人的税收优惠政策。此前基金管理人所得税税率为17%,根据新加坡出台的“金融行业激励”计划,只要满足一定条件,所得税将减至10%。
可变资本公司法,是新加坡允许注册在当地、符合一定条件的对冲基金,可选择多种产品管理架构方案。比如对冲基金既可发行单个基金产品,也可以按照伞形基金结构发行多个子基金(子基金之间的资产和负债必须相互隔离),或者同时发行封闭型基金(如私募股权基金)与开放式基金(如对冲基金)等。
一家落户新加坡的美国对冲基金经理指出,还有一大吸引力是,新加坡风险对冲衍生品相当丰富,对冲基金的投资范围更广泛。
“这是上海打造全球对冲基金新集聚地,急需解决的一大痛点。”前述上海区级金融管理局人士说,目前不少对冲基金云集上海,主要是为了方便人民币资产投资配置,若能通过上海将投资触角延伸至其他国家资产,无疑将提升上海的吸引力。
目前,上海金融机构正在借鉴新加坡公募REITs的运作经验,推动国内首款公募REITs产品面世。
上述投资运营机构负责人说,目前中国私募REITs的资产评估方式主要基于收益法,重点关注REITs底层资产的土地使用年限、净现金流、折现率三大指标,但这些指标会因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出现较大波动。在新加坡公募REITs资产评估领域,更多采用资本化率(Cap Rate)指标,能更真实反映物业运营收入与价值的关系。
“我们正与上海的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尝试将资本化率估值方法纳入中国公募REITs投资体系。”上述投资运营机构负责人说。
布局全球金融市场“桥头堡”
国内互联网巨头在布局全球金融市场时,纷纷将新加坡作为重要的桥头堡。
去年6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决定颁发最多5份数字银行许可证,其中2个全架构数字银行牌照(DFB)和3个批发数字银行牌照(DWB)。截至去年底,共收到21份数字银行牌照的申请,包括小米、字节跳动与蚂蚁金服等。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字节跳动正联合新加坡华侨银行实际控制人李氏家族,打算竞标批发数字银行牌照。
新加坡的金融科技沙盒监管体系日益完善。在新加坡金管局限定的业务范围内,简化金融科技机构的市场准入门槛,允许各种金融创新业务迅速落地,再根据运营情况,决定是否扩大推广。
“在实际操作环节,有的机构可能在某些方面无法满足准入要求。新加坡金管局会与申请企业商讨,在满足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硬性标准前提下,对金融科技平台资金流动性等方面要求适度放宽。”一位熟悉新加坡沙盒监管模式的国内金融科技平台主管说,在业务测试环节,新加坡金管局会规定测试业务的客户数量上限,要求平台做好信息披露工作,一旦发现问题迅速叫停。
而且金管局不是“一刀切式”叫停,而是根据业务性质协助机构寻求解决方案。
“新加坡金管局积累了大量金融科技创新的案例,这是上海打造金融科技创新中心需要汲取的监管经验。”上述国内金融科技平台主管认为。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