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管理大学交流采访

63dfd53da0567e5cad6c053c510971ea.gif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

小编有幸采访到2015级博士赵健宇学长,学长与我们分享了在新加坡管理大学交流访问的经验与感悟,也为在读博士生和其他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同学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赵健宇

2015级博士,已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2018年8月—2019年8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于新加坡管理大学交流访问。

在新加坡的日常

学长访问的新加坡管理大学,是一所年轻的研究型大学,其会计学院科研实力强大,有研究岗教授20余人,在BYU会计研究排名上多年位居亚洲第一,世界前五。

据学长介绍,自己在新加坡的学习、科研状态与在北大时比较类似。访问期间,学长共选修了三门论文研讨类型的课程,主题分别为财务会计、公司财务和会计研究方法,并且几乎每周都有机会参加高质量的seminar。在课程选择上,学长建议,尽量每学期选修一到两门seminar研讨课。一方面可以从课程论文和讨论中发现新的研究话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与授课老师互相了解,为以后可能的合作打下基础。此外,新加坡管理大学每年也会举办几场较为大型的学术交流会议,这也是自己开拓视野、接触学术大咖的好机会。与在北大稍微不同的地方是,在新加坡,博士生和老师的办公室设置在一起,这就让博士生与老师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

生活方面,新加坡是一个以华人为主导的社会,因此饮食上较易适应。地理位置的原因导致新加坡的气候较为单调,温度基本维持在25—30度。住处离学校比较近,周围的配套设施也很完备,相对北美来说,生活会更方便。

访问的收获与感悟

来到新加坡后,学长主要从事基于美国数据的研究。学长认为,一方面,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美国主流期刊对中国问题的接受度尽管逐渐提升,但基于中国数据的研究仍然会面临“中国经验能否适用于美国社会”这样的灵魂拷问。另一方面,由于美国的政府、机构数据更加透明,研究人员往往能从公开渠道获得一些有意思的数据。顶级期刊发表的中国问题文章,绝大多数依赖于独特的数据,但这些数据主要依靠私人关系获得。因此对博士生而言,美国数据更加可得。当然,如果真能发现中国的独特数据或独特事件,在新加坡也很容易找到老师一同合作。SMU拥有更丰富的国外数据库资源,提供了更便利的研究条件,自身对国外数据的处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其次,学长提到,交流过程中个人的研究视角有了很大转变。自己感触最深的是,与国内研究更偏财务不同,新加坡管理大学会计学院老师们的研究话题“很会计”,例如,利用新的方法、新的数据去关注会计信息如何在公司内部、公司之间、公司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发挥作用。

此外,据学长介绍,新加坡管理大学对博士生的管理十分严格。首先,每个博士生第一个学期就会分配两个老师,要求每一到两星期和老师见一次面,对于前去交流访问的博士生也会有类似的要求。学长认为,尤其在学生未入门科研时,这样的安排可以避免学生走一些弯路。其次,博士生每年只有15天年假,其他工作日时间都需要在办公室工作,没有寒暑假。相比之下,自己之前在北大的研究状态可能太过松懈了。再次,SMU博士生在入学之初就有强烈的危机感,了解毕业时应该有三四篇成熟的工作论文,因此他们非常清楚,每一年应该有什么样的产出。目前,由于国内对新进教师的考核机制正发生迅速的转变,国内博士生既要兼顾中文发表,又要考虑英文写作,对自己毕业时应该达到怎样的学术要求并不十分清晰。最后,学长回忆道,与自己的外方导师岳衡老师沟通、合作的过程中,岳老师对于研究话题的选择、研究细节的严谨程度让自己印象深刻并深受感染。此外,学长针对不同的研究话题,也与Lou Yun, Zhang Liandong 和Lin An-ping 等多位老师有过深入交流。SMU有十分庞大的研究队伍,因此几乎所有的研究方向,都很容易找到合适的老师进行讨论。

学长答疑

学长,到底要不要出国交流?

交流为我们提供了接触当前一流研究、一流学者的平台,国家在政策上也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支持,有机会的话,非常鼓励博士生们拥有这样一段经历。访问时间上,个人认为,在外方导师足够对自己负责、自己确实能够有所提升的前提下,访问的时间在个人能够接受的时间里越长越好。当然,对于普博的同学来讲,出国访问面临的比较大的牺牲可能是在毕业时间上要延长一年,这就意味着在就业时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因此希望大家访问时不要松懈,最大限度地利用这段时间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学长,交流国、交流院校应当如何选择?

个人认为,对于希望毕业后寻找高校教职的同学,选择访问学校时最好选择与自己研究领域、研究方向较为契合的学校,不建议一味地追求学校的“名气”大小。交流时,北美与香港、新加坡的学校各有利弊,比如,新加坡学校的老师与国内的联系更为密切,与他们沟通学会更有效率等。

那么我们该如何准备出国交流?

除了英语成绩要提前准备就位之外,交换成功的最重要一环是拿到外方导师的接收函。个人从交换前一年的11、12月份开始联系目标学校,联系的方式包括直接给心仪的导师发送邮件,师兄、老师引荐等等,大家可以多多尝试。

如何更加充分高效地利用这一年的交换时间?

首先,在出国之前尽量想出一些可能的研究话题,最好一去就能和国外老师开启新的研究项目。其次,利用宝贵的机会,多与老师交流,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要觉得不好意思。最后,在与SMU的博士生交流后得知,就算是老师给的问题,通常三到四个想法最终也只有一个能写成working paper。保证足够的研究时间,不要害怕失败,才有可能在访问结束的时候有一份让自己满意的答卷。

新加坡香港的博士生是国内就业市场的有力竞争者,对标他们,我们能够建立哪些比较优势? 还有哪些短板需要补足?

将国内博士和海外博士纳入统一考核体系,执行非升即走的常任轨制度将是大陆高校的一个趋势。新加坡、香港的多数博士生也是中国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是大陆高校,因此他们是国内博士在求职中的直接竞争对手。除此之外,大陆一些学校和新加坡、香港高校建立了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这些博士求职时也是大陆就业市场的香饽饽。海外博士有更优越的研究环境,更丰富的数据资源,更严苛的学术训练。这就要求我们国内博士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才能在求职市场上有足够的竞争力。另外,国内博士对中国制度背景和数据的了解更胜一筹,如果能发现一个好的中国研究话题,也将是我们的一个比较优势。

785863953324db9f0839e9527ce28997.gif

7a062af0b452783c52d5030d105955f1.jpeg

学长寄语

对于有志于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的同学,国外访问交流是开拓视野、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很必要的事情;同时,访问期间希望大家能有紧迫感,对要达成的目标、实现目标的过程大家需要提前有所规划。

7cbcdb2322ca872d1d93b993bf7215cf.jpeg

fb9abedd1c934840dfa0e18b015eb743.jpeg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