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3月2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文章称新加坡本地病例研究发现,新冠肺炎发病初期病毒量最多,传染性或更高。该文章称,针对新加坡本地新冠肺炎患者的研究发现,在病患染病初期出现咳嗽和发烧等轻微症状,病毒量最高,随着病情发展病毒量显著减少。研究人员呼吁,就算出现轻微症状也得戴口罩和看医生,留在家中休息,避免散播病毒。
新加坡国家传染病中心主任梁玉心指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患者一般先出现咳嗽、发烧等轻微症状,之后再恶化至肺炎等,但是当患者发展为肺炎时体内病毒量已显著减少。
新加坡卫生部卫生科学长陈祝全教授曾在SARS疫情期间担任新加坡卫生部医药总监。他指出,这种情况与SARS相反,SARS是随着病情加剧病患体内才产生更多病毒。新冠肺炎特征更像流感,患者症状较轻微时体内有更高的病毒量。
那么,病毒量高是否意味着传染性较高?梁玉心表示,这需要更多研究才能确定。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的是病毒基因量,但无法分辨活病毒和死病毒,而只有活病毒才能自我复制并具有传染性。
研究人员呼吁,就算出现轻微症状也不能掉以轻心,也需要佩戴口罩并及时就诊。
采写:南都记者 向雪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