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加坡盛传“闹鬼最凶”的地方即将迎来新生?

空置近24年的旧樟宜医院,日后将在保留原有建筑特色的同时,以新面貌示人。新加坡土地管理局和市区重建局举办比赛,号召公众为改造樟宜尾提出创意方案,包括为旧樟宜医院和殖民地历史留下的其他英军营房建筑构思新用途。

比赛有两道题目,除了改造旧樟宜医院,另一题是邀请参赛者为樟宜尾制定概念总体规划,在保留该区质朴氛围的前提下,让它更具吸引力。

参赛者不仅要为历史建筑构思新用途,也要说明提出的策略能如何让樟宜角有别于本地其他娱乐休闲区。

本地文史研究者林坚源(左二)近日在当局许可下,带领媒体走访旧樟宜医院。有流言指二战战俘在此遭遇非人待遇,但林坚源说,根据多名战俘的描述,樟宜尾相较他们之后被送往的其他地方,条件要好得多。(陈斌勤摄) 

参赛者应充分了解和尊重该处历史

根据土管局和市区重建局的联合文告,比赛涉及樟宜尾一块42公顷地段,旧樟宜医院就坐落其中。医院由两座英军营房和一栋后来加建的矮楼组成,总建筑面积约7200平方公尺,约等于一个足球场。 

旧樟宜医院上一次招租是在2012年,但无人得标。它2006年曾租给一家房地产公司,公司原本有意将它发展为一个提供Spa、餐饮和住宿的度假村,但计划后来夭折。

由于年久失修,外加有流言指二战战俘在此遭遇非人待遇,旧樟宜医院曾盛传是本地其中一个闹鬼最凶的地方。当局希望参赛者是在充分了解和尊重该处历史的基础上,提出改造旧樟宜医院的建议。

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兼律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上个月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律政部开支预算时曾提及,土管局会持续探讨优化国有产业的用途,包括与市区重建局携手,向公众征询樟宜尾国有产业再使用的建议。

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的亚太培训学院就坐落在樟宜尾亨敦路(Hendon Road)34号和35号营房,当初耗费15个月和2400万元整修,在保留殖民地建筑风格的同时,加建了大礼堂和电梯等,让它更符合现代需求。

中心2014年开幕,冠病疫情前每年约有1万名员工在此接受培训。

打造更多社区空间 改善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便利

银行人事部(东南亚)主管特蕾莎·何说,当初选择在此落户,除了因营房面积充足,也因为这里远离喧嚣、绿意盎然。她认为,任何改造樟宜尾的计划,都应充分考虑如何维护这个质朴氛围。

根据文告,参赛者也应探讨如何在樟宜尾打造更多社区空间,以及改善公众的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便利,方便他们前往各个地标和樟宜尾步道等沿海景点。

土管局租赁署和商业规划与发展署长叶仪斯说,相关政府机构将参考参赛者提出的建议,看如何落实到樟宜尾的未来规划中。

比赛截止日期是6月9日,得奖者可获高达6000元的奖金,更多详情可参阅www.ideas.gov.sg/public/Charmingly_Changi。

文史研究者:樟宜尾营房当年对战俘来说几乎是“天堂”

旧樟宜医院两座英军营房日据时期曾关押战俘约一年多,但相比其他关押地点,能让战俘有机会进行体育活动的樟宜尾,在他们眼里几乎是人间天堂。

两座英军营房建于上世纪30年代,属于英军皇家工程师所居住的吉真那军营(Kitchener Barracks)的一部分。由于曾是战俘的关押地,坊间多年来一直谣传旧樟宜医院闹鬼,但事实上战俘当时的生活并没有外界想的那么糟。

本地文史研究者林坚源说,根据多名战俘的描述,吉真那军营相较他们之后被送往的其他地方,如有“死亡铁路”之称的泰缅铁路,条件要好得多。

“食物稀缺、疾病肆虐,战俘的生活条件无疑是艰苦的,但樟宜尾的战俘仍有机会进行体育活动,有人因此形容,相比其他关押所,樟宜尾几乎是人间天堂。”

二战后,英国皇家空军将贺敦路(Halton Road)23号和37号营房用作军事医院,由于医院也服务士兵家属,因此有1000多名婴儿在此出生。

英军1975年撤出新加坡,将医院转交新加坡政府,我国也续用至1997年。

林坚源说:“许多送往旧樟宜医院医治的人,最常提及的是医院宜人的环境和临海的景色如何助他们静养。”

记者:杨浚鑫

摄影:陈斌勤

如何优先看到“新加坡鱼尾文”内容?

从“订阅号消息”点击“新加坡鱼尾文”

进入我们的公众号

点击右上方按钮将“新加坡鱼尾文”设为星标

 

一只爱生活、文艺范的小鱼尾狮

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

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