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电视台重磅聚焦:新加坡人在知识城10年创业生活,珍贵影像首次曝光

23a26d09825d70040a902adc8ebc9b53.jpeg

ce30c562ab455740ed13e539db211036.jpeg

2008年,时任广东省省委书记的汪洋,提出腾笼换鸟的经济策略,带领四百人代表团到新加坡取经,2010年6月,中新广州知识城诞生,由新加坡星桥腾飞集团和广州开发区合资,各占一半股份。

df76811166c3a744de24214c122aad91.jpeg2010年6月,知识城奠基

9年后的今天,知识城一座座高楼巍然耸立。去年11月,知识城正式升级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今年7月,凯德集团并购星桥腾飞集团,接手知识城的发展项目。

知识城从无到有,从农田片片到高楼林立,经过近十年建设,终于有了城市的模样!

f3ef5e9e0b7ce96e470fe1f7f2609f69.jpeg知识城夜景  图/中新知识城在线发布

10月8日,新加坡电视台8频道人文类著名节目《星期二特写》播出了中新广州知识城系列专题节目。视频内容丰富多彩,不仅展示了知识城11年前农田阡陌的原始样貌,还首次展示知识城奠基的珍贵影片。

316051f77fb3381871052e430b7599f0.jpeg1f8922e48df0e1a0758083b238c9a158.jpeg2008年知识城未开发前原貌

此外,视频通过聚焦从新加坡来中国工作的翁文炳、黄国祥、李烈涛、徐书等人在知识城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从这些外来人的角度来描述知识城的发展。

知识城的建设除了新加坡人的努力外,当地人在为知识城建设腾挪土地也功不可没,枫下村马婆婆作为第一批搬入知识城中安置区的村民,他们的生活变化是当地村民最真实的写照!视频中熟悉的九佛乡音,并没随着小镇变化而消逝。

播放

1

翁文炳

 知识城合资公司战略合作部总监


b9407c1a94252887a4702700d4101d8c.jpeg

一大清早,广州车水马龙,新加坡人翁文炳住在天河区的公寓,早上七点半,他像往常一样,在公寓前等候公司的交通车。

“其实我刚来广州的时候,就一直住在天河区,当时知识城也没有非常适合的居住条件,所以我们几乎所有的员工,其实都是住在市区。现在公司也安排了这个班车,每天会接送我们上下班。”

翁文炳的工作地点在广州东北面,大约四十多公里外的中新广州知识城,车子从天河区直接驶入华南快速干线,再通往广河高速,大约需要四十分钟。

一过九龙收费站(现已更名为知识城收费站),车子就进入了知识城区域,六年来往返九龙大道,沿途景物再也熟悉不过。翁文炳是知识城合资公司的战略合作部总监,他的工作是把新加坡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转移到知识城。

9e58018aabd1b7f4c53bad71fb7f5ec4.jpeg
九龙大道景观

“可能最早期我们要从城市规划这个角度,当后边当城市已经逐渐盖起来之后,我们可能要引进更多的,例如说招商的一些经验、社会管理的一些经验,我们还把这里的官员带到新加坡去考察,然后邀请新加坡的一些专家到我们这边来讲课。

“我当外交官七年多,当时作为一个教育官员,其实教育部是希望我回去的。然后继续可能投身在学校等等。我当时可能想的就是,新加坡可能不缺另外一个校长或者是另外一个老师,可是它可能更需要一个懂得怎么跟中国朋友打交道,跟政府打交道的这么一个新加坡人。”

“所以我就觉得,新加坡在我身上所投入的很多的资源,我就觉得看看有没有一些中新合作的项目等等我可以去参与,就来到了知识城。”

ecc91172797b3eae8bbca0b08d163c87.jpeg
知识城    图/中新知识城在线发布

知识城在去年11月升级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让翁文炳倍感工作的深远意义。“作为一个新加坡人,我们可以带出一些价值,在交流,在彼此之间的这种沟通,可以让我们的合作方更了解我们的一些意图,然后我们可以把事情做好。”

2

黄国祥

知识城投资公司总裁

0ccfc690a6674831b0b7aa3a4857bc04.jpeg

黄国祥是知识城的开荒元老,见证这里从无到有的转变。

“我是在2011年1月在这里开始上班,从一大片农田、荔枝林、鸡棚、猪寮,一片的荒地,那种情况下进驻了知识城。知识城实质上是一个提升,它是结合了转型升级、创新、自然生态、幸福还有教育几大元素,而打造的一个更高的一个平台。”

知识城最先发展的是南起步区,区内的腾飞园也是最快投入运作的产业园。黄国祥,曾经担任知识城合资公司的总裁,以及腾飞园总经理,为有意进军中国的新加坡商家引路。

bf58cefdc0c54987eb7a1e619947c4cb.jpeg
腾飞园

“许多中小型企业到了中国大陆,他们对国情不熟,人生地也不熟,通过我们对这里环境还有整个政治体系,还有我们的商业环境的熟悉,能够为他们提供一点方便。”

“新加坡缺乏的就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所以我们在这里先安排了知识产权保护,再让他们进行市场对接,把我们知识城当成是一个桥头堡,然后向整个中国甚至是以后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发展。”

3

李烈涛医生

莱恩细胞创始人


6e50eeaac8a0e69d08007cc691b151d4.jpeg

在南起步区腾飞园内,不难找到新加坡企业的踪影。新加坡缺乏的就是一个庞大的市在80多家进驻企业当中,四分之一来自新加坡,包括生物医药公司莱恩细胞。

莱恩创始人李烈涛在广东出生,中山医科大学毕业后当了三年驻院外科医生,再前往法国深造,他一心想回亚洲发展,26年前来到了新加坡。

在新加坡,他从事过临床研究,药品市场营销,医药工业咨询,还曾经成立开发疫苗的公司,练就了一身本领。

近年来,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把生物科研技术转给民间,李烈涛抓住机遇和专家合作,研究能够治疗肿瘤的医药技术。2015年,他再次自立门户,在新加坡成立莱恩细胞,专注于开发T细胞免疫疗法。

8f0e791b7c5ec86103b85a448377dfa9.jpeg2017年8月21日,新加坡教育部部长兼国防部第二部长王乙康参观位于知识城腾飞园的莱恩生物医药实验室    图/中新广州知识城在线发布

“我们就为这个病人的T细胞装上了一个TCR,就是作为好像一个导航系统,这个导航系统就会引导这个T细胞会辨认他特定的那个癌症的抗原,而对它作出杀灭的功能。”三年前,李烈涛把在新加坡开发的肝癌免疫疗法带到广州,希望更多病患受惠。

“肝癌是广东一个最高发的地方,所以比较容易得到我们病人跟医疗中心做临床试验。我们整个企业总部还是在新加坡,研发的工作还是由新加坡的研发团队在做,这边更注重的是做生产,质量管理跟临床研究,为将来的商业化准备。”

莱恩公司也照顾到员工的衣食住行,给予用餐和租房补贴,“我们给我们愿意住在这个园区的员工的住房的补贴,每天他就不会要赶着说到点了就要赶着下班,去赶班车。所以我们的公司就变成了很早也有人到公司,很晚也有人离开公司,就是周末也有很多员工继续在公司工作,就使得我们整个工作是变得很有效。”

ac86c84961c482e78872bdf679f4de59.jpeg腾飞园夜景

4

徐书、徐振宇  

莱恩生物公司员工

f625449ccffd1b3dacf088e0c43a3c65.jpeg

徐书和徐振宇十多年前领奖学金从中国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念书,之后两人共建家庭,还在文礼区买了组屋。徐书在新加坡莱恩公司初期就加入了,后来公司调派她到知识城当知识产权高级经理,振宇不想和太太分隔两地,去年三月也加入莱恩担任采购经理。

“生物科学这个领域现在是一个比较前沿,能进入到一个新的行业里边,觉得是一个好的发展机会。”徐振宇表示。

徐书和振宇在万科幸福誉租了一个单位,建立他们温暖的家。他们的儿子徐思意今年5岁,在私人幼儿园上课,有校车接送上下学。

“每天早上我和太太两个人在家里吃过早饭以后,会顺路送小朋友先上学。校车在楼下,我们把他送上车以后自己就会走到公司来,大概也就是十多分钟。”

a96c04d87b3d2f5bdb03c9cc3d4532c0.jpeg万科幸福誉

万科幸福誉不远处的凤凰湖,青山绿水为伴,是振宇全家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小朋友还比较小,其实可以在他比较年幼的时候能让他更多接触大自然,更多放飞自我。”徐书说。徐家三口在这新天地尽享天伦之乐。

6773f8e962d74e0a1e849aafa9f51b91.jpeg

凤凰湖玩耍

5

枫下村民马婆婆

知识城第一批安置村民

423331060710b879911a1a54fc2257ad.jpeg

在知识城中安置区,79岁的马梅花家里格外热闹,马家是第一批受知识城发展影响搬离农村,住进安置区的村民。

“起初不习惯的,现在还算习惯了,周围走得多就习惯了一点,住得久些就习惯一点。现在的房子漂亮了,最大改变就是个个都有楼住,以前都是住瓦屋。”马婆婆以前住在砖瓦房,她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当初老房子将要征用并且拆除,她犹豫了很久才点头答应搬迁。

“我起初不答应,它赔很少钱就不答应,不肯签名。后来我的儿子回来就一直说我,说每个人都签,为什么你不签。”

知识城启动建设后,受影响的有周边十几个村庄。搬迁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中安置区的住户来自附近几个农村,人数大约有两千人,当地政府按照户籍人数进行住房安置。

其实,马家的老房子十四年前就被拆掉了,在乡村变城市的过渡时期,马家九口人先在外租房子,等到中安置区完成后才陆续搬进新房子。

cfcaf91219a6309ac50a0463f5614787.jpeg
知识城中安置区凤山花园

“当时中安置区还是一块空地,当时安置在哪里都不知道,当它建好房之后大概是拆迁了5、6年,然后再安置。”马婆婆儿子表示。马婆婆一家九口人分配到360平方米,新房子面积大小不一,马家分配到四个单位,每个单位大概是一间四房式组屋的面积。

“变化很大,整个基础建设方面,环境就好像跟市区一样,这几年发展很快,地铁也有了,房地产也发展起来了,上面那个工业区也搞了很多工厂。附近的就业情况也好转了。找工作不用去市区找了, 这里可以找到。”马婆婆儿子感慨!

a1d1542e85475f5f62f39ae499e07154.jpeg
知识城九龙大道  由当初的两车道变成六车道

dc571deb00059edd0669448188d6c51c.jpeg

魅力知识城   图/中新广州知识城在线发布

不过对马婆婆而言,虽然住在崭新的房子里,但她心里始终牵挂着枫下村泥土的浓郁芬芳。

“我每天都回枫下村,没人陪我玩,回枫下人多。”农民始终还是离不开土地,没有什么比面朝黄土、庄稼围绕更让马婆婆感到怡然自在。

相关链接:十年成城,华灯璀璨下的知识城不再是山沟沟的模样!

©视频来源:中新知识城,文字:黄埔观察整理

c04b40eda3debb75673c57e9d17a8a68.jpeg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