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0日,中资企业(新加坡)协会、通商中国联合中国贸促会驻新加坡代表处、中冶新加坡、大华银行集团国际部、陆金所国际以及德勤新加坡中国服务部、新加坡江苏会等商协会团体和工商企业,举办了首届“汇融狮城”圆桌对话会与“慧眼中国”环球企业脉搏论坛。主办方特别邀请了中新两国资深专家、学者、工商企业界人士围绕新发展格局下的中新合作、RCEP签署实施对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构的影响等主题进行对话。
“最近我们对协会具有行业代表性的43家中资企业做了一个跟踪调查,主要包括航运、贸易、金融、科技、通讯以及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企业。在受访中资企业的反馈中,对RCEP生效落地的影响是非常正面的。比如,针对促进区域贸易合作影响方面的正面反馈占比超过84%,对降低享受关税的优惠门槛的正面反馈占到了超过65%,在稳定和强化区域产业链和供应链方面的正面反馈占比超过63%,在降低贸易交易成本方面的正面反馈占到了61.36%。”中资企业(新加坡)协会常务副会长兼“一带一路”委员会主席、中冶新加坡CEO谭志勇分享的这组调研结果表明,中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生机活力,RCEP的签署将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新加坡江苏会会长周兆呈说:“过去三十年的中新合作历程,无论是早期的苏州工业园,还是近期中新重庆互联互通的合作项目,在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带动下,新加坡的价值优势会更突出。新加坡企业在双循环中扮演的是一个外资内融的角色。目前,有大量新加坡企业、资本、人才在中国这个持续增加的庞大市场当中打拼,新加坡企业仍将在双循环中保持很强的参与度,继续加强内融。”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认为,从参与中国的国内大循环来讲,中新合作可在科技创新、规则运用落地、服务贸易升级等方面展开。首先,新加坡一贯注重科技创新,这可使中新合作突破以前比较传统的贸易、产业园区合作的模式,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来切入。其次,新加坡在很多制度、规则方面,不仅采用了国际通行的一些做法,而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这些制度创新落地的成果可以和中国企业分享。最后,以金融业为核心的服务业是新加坡的长处,新加坡可以利用服务业优势参与到海南自贸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当中来。
从国际循环的角度来看,新加坡可以作为中国企业出海的支撑点。顾清扬说:“不论是‘一带一路’建设还是RCEP,东盟都是中国重要的区域合作伙伴。跟东盟国家打交道,新加坡可以起到一种通道的作用,一种枢纽的作用,一种国际平台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陆金所国际CEO唐娟进一步阐述了新加坡作为中资企业进入东盟的第一站,具备两大优势。一是政策优势,新加坡作为东南亚金融中心,政策较为创新且务实,可作为兼顾创新和规范化的典型参考。二是文化优势,新加坡作为多元文化交汇点,人才储备充足,体现出中西结合的特色,这对企业未来发展而言具有较大优势。
“RCEP生效之后,东南亚投资者以企业或者个人形式对投资中国的需求会不断加强,随之而来的是,之前较多的投资壁垒可能会有对应的消除。新加坡也会有相关举措,方便中国国内投资者进入RCEP国家投资。此外,人民币国际化在新加坡的落地及实施具有极高战略意义。”唐娟表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发展,中国政府不仅展示出其经济实力,也表明了其对资本市场的开放和国际化的决心。
正如以上专家、企业家所说,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签署RCEP,对充分发挥新加坡作为国际贸易、航运、金融中心的优势,提升企业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建设第三方市场合作等方面都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来源:中国贸易报记者 张凡
投稿/建议:geyan@ccpi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