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加坡“垃圾屋”清晨起火狂烧,母子1死1伤

  |点击左上方,关注《新加坡眼》微信公众号|

新加坡一间堆满杂物的“垃圾屋”今早(3月5日)发生火患,一对母子受困火海,民防部队赶到现场破门救人,两人被送院治疗。过后,48岁母亲伤重不治。
新加坡民防部队在脸书发文指出,他们在今早6点10分左右接获通报,指宏茂桥10道第456座组屋的11楼单位失火。

多名民防部队人员合力锯开单位铁门,破门而入后,发现客厅里堆满了易燃物品,犹如“垃圾山”,完全被火焰吞噬,导致民防人员寸步难行。 (失火单位的客厅堆满易燃物品) 所幸在民防人员越过重重障碍物之下,使用水柱和压缩空气泡沫背包(Compressed Air Foam Backpack)成功把火扑灭。
当时,一名20岁男子被困厨房厕所中,48岁女子则昏倒在卧室内,之后两人都被救出。
(民防人员从厨房的厕所中救出男子)
该名女子被救出时已经没有脉搏和呼吸,民防人员对她实施心肺复苏。
事后,两人被送往陈笃生医院接受治疗。遗憾的是,女子因伤势过重不治。
(女子的睡房也堆满杂物,一片狼籍。以上图源:新加坡民防部队脸书)
另外,有30名居民在民防部队抵达前自行疏散。 
垃圾屋除了引起卫生问题,更成为火灾的温床。当局提醒大家,在单位内堆积易燃物品会阻碍救火工作和逃生道路,因此,民众不应将报纸、家具和衣物等易燃物品堆积在家中。
民防部队正在调查起火原因。

火灾死者主要死因依次是……

据专家介绍,火灾死者主要死因依次是:一氧化碳中毒、二氧化碳中毒、缺氧,还有一类是由于吸入炽热气体,喉管被烫伤发肿,堵住呼吸道,窒息死亡。

在火场中,浓烟遮掩,受困者容易迷失方向,即便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

受困火场中,当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为1.3%时,人呼吸数次便会昏迷,几分钟内便可引起死亡,而常见建筑材料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含量就高达2.5%。

另外还有一些材料,如聚氯乙烯、尼龙、羊毛、理绸等纤维类物品燃烧时能产生剧毒气体,对人的威胁更大。

其实,被火焰活活烧死的并不常见。换句话说,人们主要死于浓烟,而非死于火焰。

发生火灾时,要保持冷静,不要盲目出逃。在室内首先要做到与烟雾隔离,立即关闭与有毒烟雾区域相连的门窗,用软布将缝隙填实,同时打开和外界非烟雾区相通的通道,使室内保持有足够的氧气。然后再向窗外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或用绳索紧拴在窗框、暖气管、铁栏杆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条等保护手心,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如果选择出逃,要先分辨火源方位及有毒烟雾流动方向,避开烟雾浓度高的区域,向火源的上风方向转移。

在转移时用一定厚度的湿毛巾捂住口鼻,在静止或穿过浓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

(点击以上,阅读原文)

囤积症了解一下 囤积症或储物症(英文:Compulsive hoarding,或强迫性囤积症、病态性囤积症、弃置恐惧症)是一种强迫行为,过度性地收购或收集物件。 很多时候,囤积的物品完全不值钱,甚至有危险性或不卫生,不过也有些是属于可能有用但是闲置的物品,还有另一些是有精神价值的物品(比如某个逝世近亲的遗物)。
(图源:Municipal Services Office) 囤积者中,有超过80%无法停止攫取物品,其中75%患者常买个不停,买的时候不会管自己钱够不够,也不管家里有没有地方摆。对他们来说,购物是一种疗法,透过买东西让自己消除负面情绪、获得心理满足感。 除了此类“购物狂囤积者”,另有“拾荒型囤积者”,到处捡东西,不仅看到免费报纸、传单、小赠品会忍不住多拿几份,看到空瓶、空盒等废弃物,都会想办法搬回家里。 有些患者可能会错误地认为自己收集来的东西具有价值,亦可能知道积累的物件是无用,或对物件有强烈个人的精神附属感或寄托,但对其他人则是毫无价值的。 新加坡新跃社科大学博士生Sng Hock Lin在2019年曾做过几个囤积症患者做过田野调查。 

其中一人叫Alice,68岁,退休工厂女工,患有忧郁症和焦虑症。她家里囤积的东西包括很多个尚未启封、还包在塑料封袋里的绒毛玩具。

(示意图,图源:pixabay)
 她说:“我们小时候很穷,我母亲买不起玩具。我收集这些玩具,感觉很幸福。” Alice认为,这些玩具堆满了床边,给予她很大的安全感和舒适感。 Alice每次看医生之后,医生配药、装药的小塑料袋,她也一个不扔地收集起来。她最早是打算废物利用,但到了后来收集量很大,重复使用量很小,但她仍舍不得抛弃。 另一人是63岁林女士,她有个儿子则是囤积各种塑料饮料瓶子。 强迫性囤积病患者所聚集的物件数量通常会相当庞大,会干扰或损害到患者及身边的人生活上的流动性和基本活动,或是造成经济困难。 有部分患者甚至会继续存放过期食物,在某些情况下会强烈抗拒物品被清除掉。 囤积行为如果影响到正常生活如煮食、打扫、洗澡及睡觉等,即可判断为确诊患有囤积症。 目前尚不清楚强迫性囤积症是否是一个孤立的病态,还是一种从其他病症影响而成的症状,例如强迫症。 有些囤积症患者甚至大量收购各种无用物品 专家对囤积症的定义为:

一、患者有收集癖好,需要、大量收购或无法抛弃对别人看来价值不高或没用的物件。

 

二、由于收集物的大量堆积,妨碍到生活空间原本的功能,有时甚至需要动用餐桌、椅子、床、楼梯或浴盆来摆放物件,动用卧室或浴室用作储物空间。

 

三、囤积行为对患者带来明显的压力,干扰或妨害到正常生活。

 

四、不愿意或无法归还借来的东西;当借送界线模糊时,有时候甚至会演变为偷窃行为或窃盗癖。

 

强迫性囤积可能造成火灾、不卫生的环境(如蟑螂、老鼠横行等等);囤积者容易被收集物绊倒受伤,对自己和其他人健康和安全构成危险。

相关阅读:

— END —跟进新加坡时事,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ad more小坡生活 房屋租售 | 二手闲置 | 求职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