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加坡地铁屡修屡坏,交通部部长终于发话了……

新加坡的地铁经常坏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一会儿车厢变成了水帘洞,一会儿又开始喷冰块。这些也就算了,还时不时来个大瘫痪。

生活在新加坡的大家茶余饭后吐槽一下新加坡的地铁,已经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幕!

上个月初,相信很多通心粉都经历了新加坡地铁“史上最大型事故”!!!大量的雨水涌入地铁隧道内,从而导致从碧山到布莱德地铁站的隧道出现大量积水!

积水直接没过地铁轨道,致使地铁无法运行。导致南北线(红线)上13个地铁站服务中断,瘫痪逾20个小时,数万乘客出行受影响,地铁沿线各大巴士站和德士站人山人海,场面一度几近失控。

部长:瘫痪原因是维修的疏忽

在今天(11月7日)的国会上,超过10名议员针对10月7日地铁隧道淹水一事提出问题,基础建设统筹部长兼交通部长许文远回应时指,陆路交通管理局仍在调查当时浮动开关为何没有正常操作。

1地铁隧道积水是可避免的

对于上个月地铁瘫痪的原因,陆交局和SMRT之前在记者会上公布调查结果时指出,控制水泵操作的浮动开关相信早已出现故障,但没人发现,而且周围积满污泥和杂物,结果导致雨水泛滥,最终溢入隧道。

而许文远部长今天在国会发言时说,科动力子公司新加坡测试进行的独立调查发现,抽水系统的全部五个浮动开关都能独自操作,并没有故障,但事发当天为何没有正常操作仍未确定。

许文远指出,轨道底下集水池原本不应有污泥和杂物,才能发挥作用,而维修人员本应能轻易发现集水池是否已填满。事发当天,集水池在下雨之前就已填满,这是维修上的疏失。

“地铁隧道积水的事件是完全可避免的,根本不应该发生。事件不是因为预防淹水措施不足,也不是因为雨势异常的大,而是因为负责碧山站抽水系统的SMRT维修团队没有尽好本分所致。

2陆交局所扮演的角色

许文远也提到了陆交局在地铁方面所扮演的三个角色,分别负责监管业者发展基础设施,以及管理地铁资产。他指出,在监管方面,陆交局设定了业者须遵循的运作和维修表现标准,并会定期进行审查,确保业者达标。

他也说,预防淹水系统由于构造较简单,因此所面对的“风险”不如其他的关键地铁系统高,但当局今年9月29日与SMRT开会时曾强调了抽水系统维修的重要性。SMRT已准备进行检查,并向陆交局汇报有哪些水泵应更换,但隧道淹水事故却在检查完成前便发生。

许文远说:“在目前的监管框架下,陆交局人员并没有疏失或失误……但没有任何监管措施能完全避免刻意掩饰错误与疏失的行为,尤其是由一组人所策划的这类行为。

3已采取行动确保同样事故不重演

SMRT和陆路交通管理局在碧山地铁隧道积水事故发生后,停职了六名员工,马上采取了一系列行动,确保事故不再重演。许文远在部长声明中透露,SMRT在事后已更换了碧山集水池内控制水泵操作的所有浮动开关

陆交局也更换了碧山站的水泵,改用可处理含更多沉积物的水泵,并安装额外的浮动开关,增强系统的防水能力。此外,也增设了新的雷达传感器,独立监测集水池的水位。水泵控制面板也迁移到远离轨道的地方,以方便工作人员在列车运作期间操作水泵。当局也在清除集水池内的淤泥和杂物。

许文远说:“SMRT将采取迅速和严厉的行动,铲除任何不正当的做法,防止事故重演。

SMRT已重组了监管防水系统维修工作的部门,委任地铁站营运总监萧铫纬为建筑与设施总监,接替前维修副总裁黄德富的职务。把原定每三个月进行一次的检修,改为每月一次,并收紧了积水恢复计划,准备加强与民防部队和公用事业局的协作,定期举行演习。

这已经不是许文远部长第一次说地铁系统的可靠性提升了,更有网友做了上面这张图来调侃新加坡的地铁系统,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