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为建空军基地竟要扒“坟”,背后的故事还真汗颜!

c645984fdacd983eed1eadb2e6c1034d.jpeg

联系小圈

QQ:  2077525879

邮箱:001@sgquan.com

微信: xinjiapoquan001

惊人消息!

新加坡为建空军基地,要扒近10万坟!

简直是鬼哭狼嚎的节奏!

e779a3e03e9f99cdb450315c80cb8512.jpeg 

昨天,这间震惊新加坡地府的事儿已经宣布了!

为扩建登加空军基地(Tengah Air Base),将征用周边的土地,几个农场、蔡厝港的4万5500个华人坟墓和3万5000个回教坟墓得迁坟,现有的林厝港路也必须改道。

这次扩建计划,是为了容纳将于2030年后搬迁的巴耶利峇空军基地的部分军事设备,并且新建一条飞机跑道。

巴耶利峇空军基地迁移后,将腾出东北部800公顷的土地供新发展用途,这比碧山或宏茂桥市镇的面积还大。此外,从巴耶利峇到滨海南一带的建筑限高也将解除,未来这一地段可以建更高的楼。

7ebb2ea7efe49e03fbe56c8362e3aa06.jpeg 

众所周知!新加坡人多地少,地面上的面积已经超级有限了,想入土为安就太难了!

目前,新加坡面积最大的坟场——蔡厝港坟场的规模已经逐年缩小。

纵观蔡厝港坟场的发展,已经历了5起的起坟计划!

a6e28faaef9fc436cc9f52ec33fc3bab.png 

蔡厝港坟场的第5期起坟计划已于昨天(17日)正式开始起坟,受影响的是华人坟场的遗骸重葬地段(Exhumed Remains Section),下葬年份介于1947年至1975年。

接着这个话题继续聊!

今天,就说说新加坡坟场的事儿!

086cfeae0c82a32521ea894385b14df5.png815817b25c9ddc8dd3d01e5b10224286.png

新加坡最大的坟场——蔡厝港坟场

1996年12月5日,原本位于福荣山的竹仔巷死难者遗骸被迁到蔡厝港华人坟场。
75年前新加坡沦陷后第二天,日军开始大举在武吉知马的竹仔巷(具体位置在今天华中后面的南利园一带),屠杀村民和在那里避难的华人,持续数日,死难者估计高达2000多人。

上世纪60年代初期,新加坡多处曾发现日据时期死难者的乱葬岗,掀起了要求日本政府偿还“血债”的运动。

“华族殉难义士纪念碑”于1962年秋由公众建立,葬有“星洲武吉知马区五个半石竹仔巷”村民,承建墓园的是“东海有限公司”。当时,竹仔巷需重新发展,因此华社发动死难者遗骸的清理工作,并将遗骸集中在一起葬在福荣山坟场。

1995年,政府征用福荣山。1996年12月,“华族殉难义士纪念碑”和这些遗骸被迁移,并原样出现在蔡厝港华人坟场。

2d4131deb0718dcfa6f7a1f3dd69d19a.jpeg

2bb902da04630bd6d898c1dd3d3ea9e7.png

693e42d5e79c49d2c35c17826c25ee5b.png

新加坡最多英雄的坟场——克兰芝阵亡战士公墓

一踏进大门,就能看见一座纪念碑,碑上以各种文字写着:“为一切自由人而死。”

修剪得整齐的草坪说明这里有人专门维护,墓碑排列整齐,显得格外庄重与安宁。

关于这段历史,网上有很多介绍。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在克兰芝坟场内,刻有名字的墓碑约4700个,另有2万4000人的残骸由于无法辨认,名字都一起刻在了几个大石碑上。

另外这里也有许多墓碑上并没有名字,只有类似于“a soldier of the 1939-1945 war,known untogod”或“a Australian soldier of the 1939-1945 war,known unto god”这样的几行文字,就是这寥寥几行文字,便记载了一个人的一生。

00c569d1eaf64ee4ebbb65a057f65beb.jpeg 

从墓碑上看来,他们在战亡时大都20多岁,非常年轻的生命,来不及享受这世间的美好,便殉葬于残忍的战争之中。

6ad37c01e505e3a754f6ecd4b1f1f485.gif

埋骨于克兰芝的兵士们,或许,他们不理解这场战争的全部意义。或许,这就是他们此生的意义。而什么又是我们此生的意义?

战士们的遗体没有运回故乡,留在了新加坡,留在克兰芝烈士公墓里。有人说他们被派来这里打仗,注定是失败的,因为他们缺乏信念,这片土地上没有他们想保护的亲人和朋友。然后,这些在他们死后都变得没有意义。

dc2775a77545450280a1c25cc6be219e.jpeg 

0730c336628b34508397cba67e7d2d9d.png

新加坡最意外的坟场——日本人墓园

4c7abe01f6b436c628a1aec72c638521.png

新加坡日本人墓地公园坐落于新加坡中北部杨厝港附近,远离游人云集的闹市区。

一百多年前,有日本侨民到新加坡谋生,当中有平民、僧人、落魄文人、妓女等等。

1888年妓院老板,也是多个杂货铺的老板而木多贺治郎连同几个商人,向英国殖民当局申请墓地。

殖民政府批准后,此处成为日人集中埋葬的地方,大多是平民和妓女。

后来日本人出钱买下这块地,拥有了永久地契,并聘请了守墓人。二战中,随着日军登陆新加坡,这里也成为部分日军的墓地,二战后,更是将各处日军遗骨移入,包括被判处死刑的战犯。

    74fde78190b82ef78539bb9614ee976f.jpeg

693e42d5e79c49d2c35c17826c25ee5b.png继续聊迁坟场的事儿!

受到蔡厝港坟场的第5期起坟计划影响的华人坟场的遗骸重葬地段有许多华社名人的迁葬墓,这些迁葬墓大部分来自土地被征用的老坟场。

著名侨领陈若锦(1859年-1917年)的墓。陈若锦是19世纪新加坡的先驱人物陈金声的孙子,若锦街(Jiak Kim Street)就是以他来命名的。

陈若锦生前热心公益,为了保护华人群体的利益,还参与创办了英国海峡华人协会(Straits Chinese British Association),也就是土生华人协会(The Peranakan Association)的前身。陈若锦受英文教育,作为土生华人,他也能说一口流利的马来语。他也是当年新加坡银行业和保险业的翘楚。

陈若锦的女儿陈霰娘(1948年去世,享年54岁)也葬在蔡厝港坟场,她是陈庆炎总统的外婆。

新加坡早期报章《叻报》创办人薛有礼的弟弟薛有文(1859年-1909年)。薛有文幼年在槟城的圣芳济书院受教育,后随其父往厦门经商,从1890年起在汇丰银行担任买办,直至去世。他的祖父是本地福建帮的开山鼻祖薛佛记,儿子是担任过中华总商会会长的薛中华。

2bb902da04630bd6d898c1dd3d3ea9e7.png

小科普一下:

根据新加坡土葬条例,1998年11月1日起的所有土葬,安葬期限仅为15年。土葬超过15年后,将被分批起坟。

起坟后,如果死者的宗教允许,死者的遗骸将被火化。

如果有后人认领,骨灰将被存放在骨灰瓮安置所。

如果无人认领骨灰,将在起坟3年后被撒入大海。如果死者的宗教要求土葬,遗骸则会被重新葬在较小的墓穴里。

因此,要避免亲人的坟墓被起坟,最好就是选择火葬。

新加坡圈房产专栏作者:吴洲

356f80a48e87216c8a278519b8a09390.jpeg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