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中达成14项合作协定 七年来最多

新加坡与中国政府部门、企业和机构在JCBC会后签署14项谅解备忘录与合作协议。(陈渊庄摄)

作者:陈婧

在全球冠病大流行的逆风环境下,新加坡与中国达成的双边合作协定不减反增,创下七年来新高,彰显两国卓越双边关系与广阔合作前景。双方将在数码经济和绿色发展等领域探索新合作机遇,在后疫情时代建构更具韧性的经济和社会。

新中最高层级双边合作机制——新中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JCBC)昨天(12月29日)下午召开年度会议。两国政府部门、企业和机构在会后签署14项谅解备忘录与合作协议,数量为2014年以来最多。

新加坡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王瑞杰在JCBC会后的记者会上指出,这些合作协议包括取得良好进展的传统领域,也涵盖后疫情时代的新机遇,反映出新中合作多年奠定的坚实基础与放眼未来的前瞻性。

王瑞杰举例说,两国合作协议中,既有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等互联互通项目,也有区块链等数码化领域合作,以及在新中天津生态城打造“花园城市”等可持续发展项目,从而更好地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挑战。

“在后疫情时代,我们需要更有韧性、数码化程度更高、更依托科技与创新驱动的经济……今天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具有这些前瞻性元素,是建立在新加坡的产业转型计划,以及中国的‘十四五’规划上。”

由于疫情关系,JCBC连续第二年以视讯连线方式召开会议,由王瑞杰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共同主持。新加坡有多达14名担任政治职务者出席昨天的会议,其中包括10位内阁部长,占内阁成员的一半。中国方面则派出17名高级官员参会。

新加坡共有14名担任政治职务者出席JCBC,他们分坐在两个会场。图为王瑞杰(中)所在的场地一。(陈渊庄摄)

王瑞杰:希望安全重启两国跨境旅行

王瑞杰披露,他和韩正在JCBC前的双边会谈中,重申新中两国间的卓越关系,并回顾了两国在主要合作项目上取得的良好进展。他也向韩正介绍新加坡如何安全地重开边境,与主要航空伙伴恢复客运航班,并希望在中国重启跨境旅行时,新加坡能成为与中国恢复航空往来的首批国家之一。

王瑞杰说:“我很高兴地听到韩副总理表示支持新中依据各自的卫生协议,安全地重启两国跨境旅行,并支持双方官员就此加强讨论。”

据中国官媒新华社报道,韩正昨天在会上引述习近平说法,称新中两国为“近邻和伙伴”,“政治上相知互信,高层交往密切”。

他也表示,中国欢迎新加坡深度参与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进程,深入开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加强冠病疫苗和药物研发生产等抗疫合作,积极拓展数码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

新中两国今年保持高层面对面交流的势头。新加坡外交部长维文医生上半年两度访华,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会面。王毅则在9月到访新加坡,与李显龙总理、王瑞杰和维文会谈。今年10月,李总理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话,双方重申新中两国的牢固关系,并对在绿色经济和数码经济等领域拓展合作表示欢迎。

维文昨天在记者会上以“保持相关连(relevance)”“与时俱进(updated)”和“互信(trust)”形容新中关系。他指出,身为城邦的新加坡在和庞大的中国打交道时,要不断思考如何能在对方的发展中保持相关连,确保双边合作与时俱进,并通过JCBC等合作机制维系长期互信关系。

始于2004年的JCBC,是新中之间的副总理级双边机制,其制度设计是在新中两国轮流开会,双方在会上全面探讨两国在贸易、金融、政府间合作项目等方面的进展,并确认新合作领域。

借助三政府间项目 加强国际化合作及互联互通

新加坡和中国将借助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继续加强互联互通与国际化合作,并探索在数码经济和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的合作机遇。

新加坡贸工部和中国商务部昨天在新中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JCBC)会后,就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旗下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签署合作计划,为陆海新通道在2021年至2025年发展勾勒框架,通过在贸易、产业合作、数码化等六个领域展开合作,为企业带来更大收益。

负责该项目的新方部长、通讯及新闻部长杨莉明,昨天在记者会上回答《联合早报》提问时指出,合作计划明确了陆海新通道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包括供需双方、有关当局和服务业者;它也有助于吸引更多潜在合作伙伴,进一步促进区域互联互通。

杨莉明说:“这个五年计划也将目光投向2035年,让我们得以长线思考。我们期待在各领域展开更多工作,从而充分发挥陆海新通道的潜力,合作计划代表了新中两国为实现这个目标所作的承诺。”

在国际化层面,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和裕廊集团(JTC)昨天签署谅解备忘录,深化“国际化走廊”合作,并支持在新加坡建设国际商务合作中心,促进新中企业跨境投资与海外业务扩张。

贸工部长颜金勇披露,位于纬壹城(One-North)的国际商务合作中心10月份启用以来,已接待几家中国企业,希望更多中国公司借此平台与新加坡企业开展商业合作,共同研发创新产品并拓展区域商业网络。

中新天津生态城则是两国在绿色发展领域的合作试验田。国家公园局与天津生态城管委会将推进“花园城市”项目,通过修建更多绿化带、公园连道和小型公园,把天津打造为绿色宜居、具有吸引力的花园城市。

共签署14项谅解备忘录与合作协议

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说,双方在这个项目中积累的相关经验,后续还可复制推广到其他中国城市。

除了上述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新中两国昨天还签订了另11项谅解备忘录与合作协议,范围涵盖城市治理、金融合作、数码往来和文化交流等领域。

广州市政府、中新广州知识城管委会,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将共同设立国大广州创新研究院。这所研究院由广州市政府和广州知识城管委会出资设立,预计在明年上半年启用。各方将在未来10年投入超过5.5亿元,用于培育研发人才、孵化和支持起步公司。

新加坡海港局和中国海事局签署谅解备忘录,把数码证书的互认范围从船只扩展到海员,从而提高两国注册船舶的码头清关效率。

新加坡关税局与中国海关总署也将以设立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信息传输平台,首先应用在集装箱货运领域,向两国货运商和物流业者提供清关和物流信息,以便业者更好地管理供应链和资金流。

颜金勇昨天也鼓励新中继续推进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他还在JCBC会议上建议两国携手提升食品等必需品的供应链韧性,包括在我国设立前沿检测中心,以缩短食品在中国港口的清关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