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投资|新加坡主要经济政策动向及电力、科研等投资机遇

来源:广西广播电视台

1

新加坡政府4月主要经济政策动向

2019年4月,新加坡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体如下:

提升旅游业竞争力。新加坡政府与圣淘沙名胜世界、滨海湾金沙的经营者达成协议,延长两家赌场的独家经营权至2030年底。两家经营者将投入约90亿新元,继续打造世界级的娱乐景点和会展设施,预计未来每年吸引50多万名游客,创造多达5000个工作岗位。新加坡旅游局发布计划,拟于2026年前将裕廊湖区发展集景点、酒店、餐饮和零售等一体的综合旅游景点。新加坡旅游局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谅解备忘录,与支付宝、优酷、阿里云、大麦网、飞猪等平台合作,吸进更多中国游客特别是90后游客来新旅游和消费。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继2018年英国戴森公司宣布计划在新加坡生产首款电动汽车后,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正积极与其它电动汽车制造商就落户新加坡进行沟通,构想建立产业集群。在新加坡政府大力支持下,过去两年新加坡数据中心发展迅速,容量增加一倍至400兆瓦。近期,初创公司AirTrunk宣布筹集4.5亿新元,计划在新加坡建造60兆瓦容量的数据中心。若加上谷歌、脸书等正在兴建的数据中心,2022年新加坡数据中心容量将再翻一番。

持续改善营商环境。贸工部长陈振声在埃克森美孚工厂开幕式上表示,新加坡不以价格和土地来吸引企业投资,而是打造亲商环境,以衔接性、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监管以及整个生态圈作为竞争优势。贸工部旗下的亲商小组拟与能源市场管理局协力减少中小企业能源申请程序,将能源接入期从30天减少至不超出19天。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新加坡人力部2018年5月成立的劳资政工作小组就法定退休年龄和重新雇佣年龄顶限调整的讨论已进入后期阶段,拟向政府建议将退休年龄和重新雇佣年龄的顶限分别上调到65岁和70岁。新加坡海事局等部门合作推出海事业数码化计划,未来三年投入370万新元,协助航运和港口运输船领域中小企业数码化,帮助海事业员工掌握相关数码技能。(来源:驻新加坡经商参处)

2

新加坡全面开放电力市场

据《联合早报》报道,自5月1日起,新加坡大巴窑、中峇鲁和直落布兰雅等邮区编号为01至33的中南部地区居民,可自由选择电力零售商,成为电力零售市场自2018年4月率先在裕廊区逐步开放以来,最后一批加入计划的地区。这意味着新加坡电力市场正式迎来全面开放的局面,全岛约140万个家庭和商业电力用户都能自行买电,选择最符合自家需求的配套。

新加坡能源市场管理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最先开放的裕廊区家庭用户中,约有四成已更换电力零售商;蔡厝港、义顺等西北部地区以及榜鹅、盛港等东北部地区则分别有25%、18%的用户更换零售商。(来源:联合早报)

来源:李倩

3

2018年新加坡风险投资总额超过100亿美元

据《联合早报》报道,2018年新加坡风险投资领域共达成353个交易,较2012年增长一倍以上,总额达到105亿美元,较2012年增幅超过11倍。目前,新加坡共有超过100家孵化公司、加速创业公司和创投建设公司以及超过150家风险投资公司。

新加坡企业发展局等政府部门将继续采取措施推动风险投资发展,包括:新委任17个受认可指导伙伴(Accredited Mentor Partners),为更多首次创业者提供辅导和创业资金;广邀起步公司就业界面临的挑战提出解决建议,推动开放式创新;增加全球创新联盟城市数量,加强创新国际合作。(来源:联合早报)

4

新加坡政府拟拨款4亿新元支持粮食保障等科研技术研发

据《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环境及水源部长马善高近日表示,新加坡政府将在“研究、创新与企业2020计划”下,拨款约4亿新元用于支持水务、循环经济、应对气候变化及加强粮食保障等方面的技术研发。马善高重申新加坡政府在粮食供应方面的“30•30愿景”,即到2030年,新加坡生产的农产品满足本国三成的营养需求。他指出,要提升农产品产量,须探讨可持续、提倡零废弃的循环经济模式,以及高产量的农业科技,政府将会加大对这些领域投资力度。(来源:联合早报)

5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收购世界第六大集装箱码头运营企业10%股权

据《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收购集装箱码头经营企业TIL10%的股权。TIL是世界第六大集装箱码头经营企业,业务遍布全球,经营中国宁波、比利时安特卫普、巴西纳维根特斯等地的集装箱码头,同时还承担着地中海航运公司、马士基航运公司的集装箱运营业务。(来源: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