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通说
且行且珍惜!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的这首《清明》每个人都不陌生,它把清明节的场景描绘的淋漓尽致。行人追悼逝去的亲人的泪雨沾襟,酒旗飘扬杏花绽放的乡间美景,看似相互矛盾,却又融为一体。
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天附近,人们扫墓祭祀,缅怀先祖。同时,清明又处在天气转暖,万物欣欣向荣的时间,是踏出郊游的好时期。
于是盼望着,盼望着,中国的小伙伴终于把清明小长假盼来了!朋友圈瞬间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晒图高潮:春游、美景、狗粮、花花草草……
万事通那个羡慕呀,边默默在朋友圈点赞,边感慨人生最悲哀的事莫过于眼睁睁的看着别人享受假期,自己却在正常上班……
偏偏又有小伙伴,扬着一张蠢萌的的脸,发来节日问候:
呃,这真是一个好问题。新加坡华人是多,因此保留了几乎所有的中国节日: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这些节日都过,而且过得甚至比中国还隆重。
然鹅,过节并不意味着放假。新加坡种族多,要是每个种族都吆喝着把自己的传统节日都放假,那估计一年上不了几天班了~
好吧,既然大家都这么欢快的去见“鬼”,那么万事通就开启(伪)学霸模式,来八卦一下下新加坡那些跟“鬼”有关的事……
在新加坡住久一点的人都知道,新加坡非常“迷信”,甚至专门在住宅区搭建场地给居民烧纸。在新加坡祭祀,这些讲究你一定要知道。
祭品一般会摆一些水果和发糕。值得一提的是,水果一定要是单数。下次看到摆放的祭祀水果一定要去数一数……
▲ 在新加坡随处可见的发糕,切记不是给人吃的……
组屋楼下摆放的这个大铁桶就是烧纸用的。其实,烧纸也是一种心理慰藉,与其制止,不如合理的管理。新加坡把烧纸限定在一定区域,既保证了安全,又能让大家抒发对逝去亲人的哀思。
据说清明节前钱币兑换处的老板不止一次受到冥币……
近年来,我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当然,先人也跟着沾光,那些祭祀的纸扎已经升级为信用卡、电脑、ipad、手机、LV……
路边、草坪上、组屋楼下,新加坡貌似在地点上没有特别多的讲究,在哪儿都能看到摆放的祭品。
新加坡的鬼节特别多,春节、清明节、中元节、整个7月,或者说一年到头都可以看到有人在烧纸和有祭品在拜访。
曾经有通心粉给万事通留言说,某天一个哥儿们给大家发的橘子特别好吃,问他哪儿买的,结果这货幽幽的讲:组屋楼下捡的……
每个地方都有那么几处“鬼”屋,大家口耳相传,久而久之,那就真有了“鬼”。新加坡也有这么几处出名的闹鬼胜地。
有人说新加坡组屋一楼都是镂空是因为,这儿是专门留给“鬼”的……
看到这条消息,小编忍不住摸摸小心脏。完了,加班晚了不敢回家了……
旧樟宜医院修建于30年代,是新加坡著名的闹鬼胜地。
在二战期间,樟宜区被视为第一个攻击目标。2曰便由小曰本占领并改为照顾受伤士兵和平民的军事医院。相传日本在里面做过人体实验,折磨过囚犯,后来就听说常有孤魂在这儿四处流窜……
1990年5月15日,一对年轻的男女在这儿约会,却意外遭人黑手,女孩被捅死,凶手至今未找到。于是,惨死的女孩每晚都会出来呼救……
据说碧山地铁站很久以前是个墓地。有传闻称曾经有女乘客在碧山地铁站等车时被一只看不见的手触摸……
虎豹别墅是一个关于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主题公园,这儿有生动的雕像,以及著名的十八层地狱。
传说就在主题公园内的一个小山坡上,有一些雕像被废弃多年,老员工讲,这些雕像都是由流浪的灵魂所附体,因此会经常听到的那些被惩罚的雕像们的哀嚎……
人们怕鬼,可能怕的只是那些神秘的、陌生的事物。但是,对于逝去的亲朋,这样的日子,却会越发加重我们的思念。
关于死亡,有这样一个说法: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呼吸停止,标志着一个人生物学上的死亡;第二次是葬礼,标志着一个人社会关系的死亡;第三次是从所有世人的记忆里消失,这才是终极死亡!
北宋时期,苏轼的一首《江城子》流传至今。这首道尽了对亡妻的思念的词,描述的只是东坡先生的一场梦。即使只是梦,他也愿意夜夜赴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2017年,一部以墨西哥亡灵节为为背景的《寻梦环游记》冲上热搜,让无数人在电影院飙泪,大概这一刻,每个人都希望亡灵之门可以打开,好让我们有机会再去看一眼那熟悉又模糊的笑脸。
由此可见,古今中外,人们都需要这样一个节日,去怀念那些已故的亲朋,去倾诉那些逝去的情绪。
或许,清明节最大的意义就是我们可以放开的在逝去亲朋的坟冢前大哭一场,或怀念或追忆或释放压力。过后又可以在欣赏人间四月的美景中忘掉悲痛,回到平凡而美好的世界!
加个“星标”,
不错过新加坡万事通更新!
1 新元 = 4.96007人民币
1 人民币 = 0.201610 新元
(*截稿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