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恒丰银行的三年蝶变

导语:

从2019年到2021年,总资产增幅达18.32%、贷款增幅46.27%、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在全国性股份行中排第一、不良贷款连续12个季度双降,这家股份行如何做到的?

来源:轻金融 作者:李静瑕

近期出炉的银行2021年年报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即多数银行在当期保持平稳增长的同时,都纷纷加大对金融科技等攸关未来领域的投资力度。既拼当下,又拼未来,成为当前银行业竞争的常态。

这其中,有一家全国性股份行表现可圈可点:近三年来,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在全国性股份行中排第一,贷款增幅在业内位居前列。

这家银行就是恒丰银行。4月2日,恒丰银行发布了2021年年报,详细披露了该行2021年的业绩。年报显示,2021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238.79亿元,增幅13.56%;净利润达到 63.48亿元,增幅达22.01%,资产规模突破1.2万亿,不良贷款率为2.12%,较年初下降0.55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与不良贷款余额实现连续12个季度下降。2021年是恒丰银行股改重组后的第二个完整经营年度,从年报的主要指标看,这家银行交上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作为颇受媒体与市场关注的一家银行,恒丰银行近些年的改革与发展,很有典型性。在银行业大转型的背景下,以该行为样本做个透视分析,对于中型银行如何在激烈竞争中实现突围,具有启示意义。

01

业绩:稳中向好、进中提质

综合分析各项经营数据,“稳健增长”是恒丰银行2021年年报给人的第一个印象。除了前述全行性数据,恒丰银行各具体业务板块都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如,公司金融板块,在绿色金融、城市更新、专精特新等领域重点布局,绿色信贷余额增速达到140%,对公有效户增幅18.19%,对公存款年日均增幅12.28%。自有支付结算平台入网商户增长约300%,线上供应链产品放款金额同比增长295.6%。从年报可以看出,公司金融板块是恒丰银行的营收主力,且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

在G端,抢抓资格资质,累计获得包括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医保电子凭证等资格资质228个,与19个省、市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承销投资专项债497.4亿元,多家分行落地医保电子凭证业务。

普惠金融方面,依托场景着力打造“好快”数字化产品新品牌,推出“好园快贷”“好房快贷”“好保快贷”“好牛快贷”等普惠金融产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速达到50.15%,以“一圈一链一平台”为抓手,加大涉农贷款投放,普惠型涉农贷款较年初增长56.05%。

当前,“大零售、大财富”已经成为了银行的必争之地。从年报看,恒丰银行的“做大零售”战略取得显著进步,零售业务增速在加快,对银行营收贡献度在逐步提升。

2021年,零售有效客户增幅16.7%;个人客户金融资产管理(AUM)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5.77%;个人贷款增幅达到42.75%;基金销售接近上年3倍,信用卡发卡量增幅33.72%;先后取得理财子公司、私人银行专营机构经营牌照,加快丰富产品体系,持续提高风控水平,客户价值创造能力显著提升,个人理财保有量较上年末增长21%。

此外,该份年报对恒丰银行的公司治理体制、数字化转型进度,风险管理、人才队伍等做了颇为详细的披露。

总体来看,可以用“稳、进、新”三个关键词来概括恒丰银行2021年的业绩。“稳”的方面,全行营收、规模、客群以及一众传统业务领域,都保持着稳健增长。“进”的方面,稳健增长的同时,公司治理体制不断完善,数字化转型不断加快,风险管理能力持续增强,发展质效不断精进。“新”的方面,绿色信贷、供应链金融、科创金融、数字化新产品、财富管理等新兴业务领域都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很多指标实现了翻倍增长,业务创新步伐加速,率先落地了多个全国首单、首笔业务,该行过去一年的新牌照、新布局、新战略,令人印象深刻。

02

蝶变:三年三大步

对于一个遭遇过风险的金融机构来说,把时间线拉长一点,更容易看出它经历的变革与发生的变化。

让我们简单复盘一下恒丰银行最近几年的发展时间线。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底,恒丰银行启动风险化解、改革重组工作,新一届班子按照“剥离不良、引进战投、整体上市”“三步走”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重组事项。

2019年,该行重组方案顺利获批,12月,召开第一次股东大会,通过了《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方案》,非公开发行1000亿股普通股股份。其中,中央汇金公司认购600亿股,山东省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认购360亿股,新加坡大华银行和其他股东认购40亿股。

12月底,战投资金到位,“三步走”前两步完成,恒丰银行注册资本增至1112.1亿元,在全国银行业位居第5。自此,中央汇金成为恒丰银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53.95%,恒丰银行也成为继工、农、中、建、光大银行之后,中央汇金持股的第六家商业银行。

从2019年到2021年,恒丰银行三年来的年报,披露了该行的发展蝶变之路。

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37.63亿元,不良贷款率3.38%,各项经营指标企稳向好,各项监管指标满足监管要求,实现净利润5.99亿元。

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10.28亿元,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2.79%和703.33%;不良贷款率2.67%,同比下降0.7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同比提高29.54个百分点,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

2021年,该行继续保持“成长性”:资产规模增幅9.25%,净利润增幅22.01%;不良贷款率进一步下降至2.12%,实现了不良资产余额及不良资产率连续12个季度双降,其中2018年以来新投放授信不良资产率保持在0.11%的极低水平,资产质量进一步巩固。

综合该行近三年的数据,从2019年到2021年,恒丰银行总资产增长近1900亿元,增幅达18.32%,贷款增长超2000亿元,增幅46.27%,净利润从2019年的5.99亿元增长到63.48亿元,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不良率逐年下降,2019年为3.38%,2020年2.67%,2021年为2.12%,考虑到2018年以来新增贷款的较低不良率,2022年该行不良率大概率将降至2%以内。

经营业绩与风险管理的质变,大幅度提升了恒丰银行的市场认可度。资料显示,上个月恒丰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金融债受到银行同业、券商、基金和保险等各类机构的热捧,认购倍数高达3.1倍。同时,年报还披露该行去年获批筹建理财子公司,设立私人银行部、资金运营中心,以及8家分行牌照,这一系列新牌照的获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说明了监管部门对该行近年来改革发展成效的认可。

不难发现,经过股改重组以及重回正轨后两年多的发展,恒丰银行已经完全摆脱了以往的历史包袱,新的管理团队历经数年的努力,将这家一度陷入困境的银行重新带回了“好银行”行列,诸多经营指标逐步回归到全国性股份行主流水平。

该行2017年年底出现重大风险时,山东当地政府力主走改革重组的道路,并与相关部委与监管部门多次沟通,推动市场化改革方案最终获得国务院批准,山东唯一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获得新生。从恒丰银行市场化改革以来的业绩表现看,不得不承认当时决策的深谋远虑与远见卓识。

03

背后:公司治理“形神兼备”

银行业向来是一个强监管的行业,大概是因为金融机构大多具有较高的财务杠杆率,且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只有良好的公司治理才能形成有效的自我约束,控制好风险,获得可持续发展。因此,金融监管部门多次强调,良好的公司治理是金融企业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用公司治理领域领军人物、恒丰银行独立董事李维安的话来说,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一家公司健康发展的基石。

恒丰银行的发展同样验证了这个道理。这家万亿股份行的蝶变,从根本上来讲,是公司治理由乱到治的结果。股改建账后,重构公司治理结构成为恒丰银行涅槃重生的关键一步。恒丰银行的新班子,从无到有,一点一滴构建起公司治理的“四梁八柱”,选聘了多名专业能力强、业内知名度高的专家作为独立董事、外部监事,董、监事会及高管层成员均由公司治理、财务金融、法律会计等领域的专家担任,经过数年的磨合,逐步形成了新的公司治理文化。

纵览近三年年报,该行公司治理前进的脉络清晰可见。

比如,新的治理体系与股权架构。建立起以国有股东为主体,外资股东积极协同、小股东普遍参与的适度集中、多元科学的股权架构,制定了新的公司章程,以及各类主体议事规则、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等一系列基础制度。

再如,对合规经营、风险管控的空前重视。董事会战略与创新发展委员会按月听取全行经营与信用风险情况汇报,风险管理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全行风险政策、内控制度等进行定期评估,提示风险苗头。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基于客户交易行为数据,构建多维度风险监测模型。

细读恒丰银行2021年年报的公司治理部分,“三会一层”的履职情况披露得非常详细,像董事会审议了多少次议案,各专门委员会研究了哪些议题,都有详细披露。从年报来看,恒丰银行董事、监事与管理层的沟通非常密切。董事先后就全行科技、财务、公司及零售业务等情况开展了64次调研,监事会先后听取了管理层22次汇报。可以看出,股改重组后,恒丰银行的公司治理体制机制正在变得日益成熟和定型。

中央汇金作为专业化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模式创立者,对恒丰银行公司治理带来的提升是巨大的,不仅向恒丰银行输出了多名董事,更输出了一系列先进的公司治理理念。有接近恒丰银行的人士表示,汇金在管理国有金融资本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许多制度,比如“议案沟通机制”,都在恒丰银行得到了很好的落地和执行。

04

打好数字化决战:科技投入占比远超同业

数字化转型是银行下半场竞争制胜的关键。《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报告(白皮书)》调研表明,46家机构中有16家机构将金融科技、数字化转型确定为“一把手工程”,占比约为34.78%。

要打好数字化决战,需要银行高层强力推动、从上至下全员参与,以及从研发投入、IT与业务融合、创新机制建设、组织架构调整、人才转型等方面建立清晰有力的战略规划。

恒丰银行是少有的将数字化转型写入公司战略愿景的银行。建设一流数字化敏捷银行,未来5年乃至到2035年数字化道路如何走通走好,时间表和路线图已经很清楚。“站在先行行业、同业的肩上,恒丰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起点高、速度快。”恒丰银行董事长陈颖称。

关键是走好当下。2021年,恒丰银行科技投入达到21.1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8.85%,这个占比基本上高出行业均值一倍。大量金融科技投入产出的代表性工程,是历时两年、投入2500余人上线的新一代企业级全功能核心系统——恒心系统。这是我国首个实现业务和系统一次性整体升级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核心系统。

用不到2年时间走过同业5到8年的路,业务处理能力提升了6.38倍——对于恒丰银行而言,这是建设一流数字化敏捷银行征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夯实技术底座的同时,恒丰银行深入推进IT与业务融合,选取重点领域探索差异化数字金融服务模式。引入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实现对生物活体的精准监控和估值,破解了活体抵押难题,拓宽了涉农信贷增信方式,创新落地了“好牛快贷”;推出了“好园快贷”,一键批量服务产业园区中小微企业;打造“好商快贷”满足个体工商户小额、高频融资需求;依托“好企快贷”为重点企业上下游客户提供数字供应链综合金融服务。

此外,恒丰银行还格外重视数字化产业生态链条的打造,为企业提供“投行+商行”“融资+融智”的综合金融服务,比如围绕“资格资质拓展、建筑企业营销、农民工工资代发”三大场景,开展农民工客群链式营销,公私联动、总分协同,提供全链条、闭环式服务,带动对公和零售双向提升。

顶层设计方面,成立“一院两办”——数字银行研究院、数字银行办公室和敏捷组织办公室。目前,恒丰银行面向内外部各类需求的创新项目已逐渐在新系统上“开花结果”,打破部门壁垒、应客户需求建立的柔性团队已在多种场景下运转服务。

同时,恒丰银行推进科技系统与业务流程“握手”,深化流程银行建设,优化重点流程,解决流程中的痛点、堵点,优化后流程平均时效提高50%。

在敏捷组织变革之中,“人”是根本。2021年,恒丰银行创新推出“彩石计划”和“金石计划”,初步建立起一支1040人的后备干部队伍、2300余人的数字化人才队伍,人才梯队结构不断优化。

05

战略落地 未来已来

2021年10月,恒丰银行发布了建设一流数字化敏捷银行的新战略。年报将这个新战略概括为“2510战略”:“2”是两大战略先导,分别是数字化转型和敏捷组织建设;“5”是5大战略支柱,即做实基础、做优主业、做大零售、做强本土、做细成本,“10”是包括数字银行建设、公司、零售、同业、普惠等业务板块的十大行动方案。

新的战略,正在按照时间线,细化为年度规划与重点工作。2022年年度工作会上,该行将全年的工作重点概括为“三个十”:打好“十场硬仗”、守牢“十条底线”、强化“十大引领保障”。正如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所言,战略不是研究未来要做什么,而是研究今天要做什么。显然,恒丰银行的战略目标,不止有愿景,更有当下。逐年打硬仗,积小胜为大胜,务实可行的打法,无疑是战略落地的关键。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卸下了包袱,夯实了底盘,找准了目标,对恒丰银行这家万亿股份行未来的成长性,我们不妨多抱一些期待。